张建国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的元曲小令,被称为“秋思之祖”。短短28字,意蕴深远,结构精巧,平仄起伏,顿挫有致,音韵铿锵,直贯心灵。其四射的艺术魅力,倾倒古今多少文士雅客,骚人才子。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楚愁苦之情。其中最后一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直接道出了作者的秋思之悲。关于“断肠”一词的理解,我认为乃是本课的重点以及难点。那么在教学中如何突破这个重难点呢?我是通过以下三个步骤来达成的:
一、 以读促悟,体会悲情
古诗词教学中,读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才能体会作者的感情,感悟诗歌的意境美。首先,通过学生自由朗读,琢磨体会朗读的语速与节奏。这首小令的感情基调决定了它的语速不宜过快,在读的过程中,学生们不断地自我矫正,调整语速,这是自由初读的目的。其次,师生齐读,分角色朗读。通过这一环节的齐读,将韵脚读出,将重音读出,前三句两字一顿,最后一句三字一顿,读出一种惆怅落寞之感。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男女生分句朗诵,随着朗读教学的推进,要求渐渐提高,带着这首小令的感情基调去朗诵,逐步体会作者的秋思之悲。最后,师生合作朗诵,以二重奏的形式反复吟诵主旨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利用以上多种形式的读来逐步体会作者的断肠之情,使古诗词教学呈现出一种循序渐进的层次美。
二、 赏析意象,感悟“断肠”
这首小令最突出的艺术特点便是多种意象并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九种意象不着一动词,只是靠罗列、铺排、并置便将感情指向了悲,指向了断肠。因此赏析这几种意象,便成了体会作者断肠之情的抓手。
首先,教师示例:“昏鸦,黄昏时的乌鸦。昏,点出了时令特点,黄昏本就令人忧愁伤感,再听到那呱呱呱的乌鸦叫声,更是平添几多愁绪啊。”紧接着组织学生分组交流,围绕意象展开讨论。几番讨论过后,学生们借着对意象的赏析,同作者的秋思之悲做了一番心灵的交流——有的学生赏析了“枯藤”:“枯黄的藤蔓,缠绕着老树,让人们感觉一点生机都没有,秋天的萧瑟感全在一个枯字上体现了,令人万念俱灰”;有的学生赏析了“古道”:“沧桑的古道,人烟稀少,满是伶仃之感。道上除了西风吹起的黄叶还有什么呢?真让人伤心,悲怆”;有的学生赏析了“瘦马”:“想象那匹饱经风霜的老马,像作者一样皮包骨头,弱不禁风,不由得心生怜悯之意”;还有学生赏析了“人家”:“小桥流水边的那户人家,仿佛更勾起了作者无限的思乡之情,越是看到温暖的地方,越是感觉自己身世的凄凉。”
通过这一系列意象的赏析,学生们对断肠之情的体会愈发的深切了,仿佛触摸到了马致远那颗孤独、落寞、无奈、怅惘的心。
三、 插入背景,水到渠成
古往今来,也有很多文人借景抒情,写出自己的秋思情怀,可是感情深度却远不及马致远,为何?皆因这《天净沙·秋思》中的断肠之情。我想若要彻底理解作者的断肠之情,还当追述一下他的身世。此时,我顺势插入作者的背景材料——“马致远少年时曾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在初期执行着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在经过了‘二十年漂泊生涯’之后,他看透了人生的荣辱,遂有退隐林泉的念头,晚年过着‘林间友’、‘世外客’的闲适生活。可以说,作者一生大部分时间都过着一种漂泊无定的羁旅生活,他也因之被注定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
马致远的这种身世处境,这种悲情遭遇,更与何人说?羁旅漂泊二十年,壮志未酬,有家难归,一腔愁绪只能诉诸此曲。了解到作者的身世背景后,我们再来体味这首小令,便自然能理解那种断肠之情了。
如此这般,以读促悟让学生与文本对话,赏析品情、插入背景与作者的心灵对话,层层推进,充分地理解了本文的断肠之情,又提高了诗词的审美情趣,可谓环环相扣、水到渠成。
(作者单位:沙河市蝉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