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理论专家太湖纵论反腐新常态

2015-09-10 07:22王春
廉政瞭望 2015年4期
关键词:贪腐廉政腐败

王春

日前,由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廉政建设与治理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指导的首届中国廉政与治理“太湖论坛”在江苏省无锡市江南大学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廉政理论研究专家参加了本次学术会议,本刊总编辑廖翥应邀出席了会议。会议研究探讨了廉政新常态的内涵、现状、特点和规律以及治理路径等,现摘录部分与会专家的观点,以飨读者。

任建明(廉政建设与經济研究学会会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在18大到20大这个时期内,呈现出高压反腐、改革或制度反腐、国际合作反腐三大反腐败新常态。可以考虑对违法情节较轻的官员实行“宽大处理”,但不能免其经济和社会责任,而且要在公开的法则下进行。而“宽大处理”的前提必须是官员主动自首、且是十八大以前的贪腐行为。

李景平(西安交通大学廉政研究所教授)

——反腐应建立5种“新常态”:一是政治“新常态”,反腐治吏,管党治国;二是国家“新常态”,依宪治国,反腐立法;三是纪检监察“新常态”,领导决心,反腐常态;四是公务人员“新常态”,群众路线,执政为民;五是社会“新常态”,公众参与,凝聚共识。

毛昭晖(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反腐败与廉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反腐败斗争正处在两个转型的关键期:从治理对象划分,从以治标为主向治标与治本并重转型;从治理方式划分,从权力反腐为主向权力反腐与法治反腐并重转型。而推进法治反腐,应当依托于两个转型的前提加以全面展开。实现两个转型首先应处理好“法治与民主”和“国家法律与党内法规”两大关系。

庄德水(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

——反腐新常态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不仅仅在于正风肃纪、打虎灭蝇,刷新反腐数据,而在于改变原有的权力结构、利益格局和政治生态,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辟新路。

田芝健(苏州大学廉政建设与行政效能研究所教授)

——中国的高压反腐态势已经形成,经过18大以来持续下猛药,腐败存量得到有效清理,腐败增量得到有效遏制。腐败高发降解期与高压反腐阵痛期相互交织,反腐“高压”成为“常压”,“高压态”成为“常压态”。高压反腐的常态化、法治化、长效化趋势,使得依法从严反腐不可逆转。

徐玉生(江南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建构以文化、制度和组织等三个维度合围形成“笼子”,即立体式反腐败“CSO 体系”的解决方案,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全面梳理现有制度、引入辩诉交易制度、建立健全“阳光法案”、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和健全完善党内法规体系。

郭文炜(香港廉政公署前任副专员)

——反腐败可以让经济投资环境更加公平公正,我看到内地也在打击“塌方式腐败”,策略是完全对的。在专业反腐机构方面,要形成更强威慑态势。香港廉署人数与香港总人口数之比,约为1∶5000;而内地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人数与内地总人口数之比,约为1∶2900,内地从事反腐败的资源充足,力量更大。香港廉署1400人中有1000多人负责查案,占70%,内地纪委中调查贪腐的人员没有这么高的比例。查案人员比例应该大幅提高,如果能达到50%,这样官员贪腐的风险也将大大提高,同时应改善查案手段,给予查案人员更大的权限。

猜你喜欢
贪腐廉政腐败
魏晋时期的清廉与贪腐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廉政之歌
明朝初期的廉政教科书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
国外警察腐败控制与启示
贪腐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其消除对策
种好“责任田” 不越廉政线
村官贪腐背后的权利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