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莉
摘 要: 精妙的图画,优美的文字,暗藏的细节,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能力,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丰富儿童的情感。
关键词: 绘本 文明礼仪 《大卫系列绘本》
绘本作为一种图文结合的阅读材料,以图叙事的功能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与认知能力。精妙的图画,优美的文字,暗藏的细节,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能力,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同时丰富儿童的情感。绘本通过故事给幼儿最初的文学体验,孩子从中体会到阅读的快乐。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和家长认识到绘本的独特魅力,近年来绘本逐渐风靡,在此背景下,绘本纷纷走进语文课堂,特别在全课程一年级的教学中,其地位尤为突出。
一年级的孩子刚刚进入小学时,状况不断,他们弄不清什么是在学校里不被允许的,老师们的再三说教总是显得苍白无力,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实在不怎么样。于是,经常有小朋友在课间追逐打闹,没有上课的意识,还处于游离状态……情况总是层出不穷,老师的教育和提醒总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大卫系列绘本》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帮助老师解决了这一难题。《大卫系列绘本》包括《大卫惹麻烦》、《大卫上学去》和《大卫不可以》三册。漂亮的绘图,简单的文字,画面中那个调皮的小男孩大卫一下子就吸引了小读者。
一、绘本教会我们上课礼仪
全课程的第一本绘本故事《大卫上学去》很快且有效地改善了这个情况。故事主人公大卫也是一个刚入学不久的孩子,和班级里大部分孩子一样,于是孩子们很快在大卫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也很快就把自己角色置换成了大卫。孩子们在细细品读绘本故事的过程中也在纷纷自省。
案例一《大卫上学去》
1.师:现在的大卫,和你们一样,是一年级小学生啦,他在学校会是好孩子吗?
生:(孩子们偷笑)会……不会。
师:想知道吗?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大卫上学去》。
2.接下来,出示绘本1-13页,带着孩子浏览故事,点评大卫。
3.老师小结:一天的学习生活又结束了,你给这个时候的自己打多少分?为什么?
4.师总结:大卫的一天过去了,相信大家在大卫身上多少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吧。布置一个作业:以×××上学去为题,用一幅或者几幅画画出你在学校的表现。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小朋友们以一种新的姿态面对学习生活,能自觉遵守学校、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做事更有秩序了。孩子们经常以审视大卫的眼光反省自己或提醒身边的小伙伴。走进课堂,孩子们听课更专心了,更懂规矩了,调皮捣蛋的事情很少发生了,因为大家都不想成为惹人嫌的大卫,每个孩子都有极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他们更希望成为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赞许的“好孩子”。
二、绘本教会我们文明有礼
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快更好地了解学习生活,养成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成为名副其实的“神气博爱娃”,我在接下来的课堂中引入《大卫绘本系列》的另两本——《大卫惹麻烦》和《大卫不可以》。
案例二《大卫惹麻烦》
(一)(出示图书《大卫惹麻烦》)观察封面
1.介绍作者:作者的名字叫大卫·香农,这本书是作者模仿自己五岁时画的画而创作出来的,这个故事荣获美国凯迪克大奖。
2.大卫什么样子的呀?(生把看到的讲述出来)
3.大卫在做什么?接下去很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4.这是谁?妈妈做了个怎么样的动作?妈妈在什么时候会做这样的动作呢?为什么生气?
5.我们一起来读读故事,看看大卫到底都做了哪些让妈妈生气的事情?
(二)边欣赏图片边提问
1.图片一(我不是故意的。):大卫在做什么、说什么?他的动作是怎么样的?脸上的表情又是怎么样的呢?
2.图片二(我没想这样……):你看到了些什么?妈妈看到了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会说什么呢?
……
(三)小结
告诉老师你喜欢大卫么?为什么?妈妈还会爱大卫么?既然爱,为什么还要批评、提醒、惩罚大卫呢?(提醒、批评、惩罚也是爱)
你要是大卫,你今后该怎么爱爸爸妈妈呢?
案例三《大卫不可以》
1.和孩子们分享绘本故事《大卫不可以》。
2.交流感受。
师:你们平时也被妈妈、老师批评吗?
小结:有时批评、提醒也是一种爱的表现,因为妈妈、老师都想让你们都成为守规矩的孩子。只要你勇敢地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妈妈、老师就会更爱你们。
连接着两次接触大卫,孩子们逐渐知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也渐渐变得文明有礼。上课时,专心听讲,回答问题,积极主动;课间休息时,能文明休息,不追逐打闹,安全游戏;活动时,温文尔雅,谦逊有礼,不你争我夺。
大卫是个调皮的孩子,就像我的学生,所有孩子都简单善良,都想得到肯定,获得荣誉,从大卫身上的种种不足,种种麻烦中,他们习得了自己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大卫有圆圆的脑袋,乌溜溜的眼睛,时不时地调皮捣蛋,形象生动有趣,配上简单又浅显的文字,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一起讨论,孩子们在讨论中反思自己的行为,习得文明礼仪,收获许多,成长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