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设计案例
教学目标:1.领会小说构思之巧妙,学习运用悬念、巧合组织情节的方法。2.学习利用感受、分析、对比、推论等手段鉴赏小说的方法。3.品味细节描写。领会文章幽默风趣的语言特色。4.审视人物形象,探究小说主题,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1.把握文章内容,领会巧妙构思,认识小说主题。2.小说精巧的结构,出乎意料的结局。3.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4.如何利用感受、分析、对比、推论等手段鉴赏小说。
教法设计:设疑解疑法、讨论交流法、拓展训练法。
学法设计:1.学习运用“审视题目—抓住主线—设疑解疑—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2.运用想象再造,进行创造性解读;运用技巧解题训练,积累经验,加深理解。
教学时间:一般用三个模块,每个模块拟用一个课时。
第一模块 语文基础积累(指导好预习课)
教学前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努力多学。常规化的语文能力训练要求全体通过,可根据自己的教学条件有所加减。(参看附表一)
附表一 高(初)中语文阅读(预习)自助套餐
(设计:“创造性使用教材研究”课题组 王国斌)填表时间?摇 ?摇年?摇 ?摇月?摇 ?摇日
书名或文题?摇 ?摇?摇?摇出处?摇?摇 ?摇?摇作者或编者?摇?摇 ?摇?摇来源?摇?摇 ?摇?摇
文学体裁 累加字数=之前所有阅读文章总字数+本次阅读字数?摇 ?摇
阅读时间 ?摇 ?摇时?摇 ?摇分?摇 ?摇?摇?摇时?摇 ?摇分 小计?摇?摇 ?摇?摇分钟 速度?摇 ?摇字/分钟
阅读方法 精读 略读 朗读方法 默读 浏览
第二模块 文本研讨(引导好导读课)
导语设计:
文字的殿堂美不胜收,小说的园地更是百花争艳,中外卓有成就的小说作家不胜枚举。今天,让我们一起结识法国的莫泊桑,领略他的笔下风采。
1.文题品思。释题:项链在文中的作用?这样的文题有什么好处?(学生猜想、研讨)
2.写法研析。本文题为“项链”,大家又读过了小说,你能围绕“项链”提出问题吗?可以是文章内容方面,也可以是写作手法方面的,比一比,看谁的问题提得有力度,有深度。
学生交流后整理,教师补充、梳理。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①主人公是什么样身份、地位的人?既然家境贫寒,为什么还要借项链?她有何梦想,实现了吗?
②项链给主人公带来了什么样的命运?
③作者为何在文章结尾才交代项链是“假”的?有何好处?
④作者对主人公的心理刻画特别深刻,表现在她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哪些地方?
⑤文中有句“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化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极细小的事指什么?
3.研讨上述问题。总结:通过以上问题的研讨,我们不能不佩服莫泊桑是个编故事的能手。他能将一个“没有曲折,不足为奇”的故事讲得引人入胜,靠的是精巧的构思,结局出人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读过一篇小说,我们很容易记住故事情节,但如果让我们来写,肯定就会大打折扣,原因何在?需要学习语言和表达技巧。
4.品读细节,认识人物形象。教师导学:精彩的小说,一定不乏精彩的细节描写。细节,展现人物形象,细节,能够打动读者。本文有哪些这样的笔墨呢?
请大家细读课文,找出相关细节,并品评其表达作用。
①主人公玛蒂尔德拮据家境的描写。
②主人公玛蒂尔德借、丢、还项链等情节时的内心活动。
③玛蒂尔德面部晴雨表、舞会中的几个“陶醉”、舞会后的逃走……
(学生细读,品味,交流,教师点拨)
(教师少教:讲清楚例子,让学生举一反三,大面积自学,充分交流)
第三模块 文段演练(指导好训练课)
1.设计或者寻找一些近年来的高考题,做阅读类专题训练。
附:高(中)考语文阅读题解题方法课堂训练表 年 月 日
考题来源 试题贴在表左侧,参考答案贴在表右侧
做题时间 ?摇?摇?摇 ?摇分 阅读时间?摇?摇 ?摇?摇分 阅读速度?摇 ?摇字/分
文本类型 古诗文 文学类 论述类 实用类 其他
题型——知识型、能力型、素质型、态度型、其他
内容概要
审题点(考题中对应的词语)1.?摇?摇 ?摇?摇2.?摇 ?摇?摇?摇3.?摇?摇 ?摇?摇
答题点 对应文本中的句段(用自己的语言组织答案)
1.?摇 ?摇?摇?摇2.?摇 ?摇?摇?摇3.?摇 ?摇?摇?摇
与参考答案比较 (找出错误点及主、客观原因)、审题思路总结、答题思路及技巧总结、知识点、采分点分析、易错点失误分析、解题启示(感悟、心得)。(让学生在做题过程中了解和掌握学习阅读文本时需要注意的考点,同时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反过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讨论:“有人认为,作者在结尾才说出项链是假的是耍了一个花招,欺骗读者,你同意这个说法吗?请具体说说。”
3.假使玛蒂尔德大出风头后,项链没有丢失,以后的情节如何发展?
她还项链时就知道了是假的,将怎么样?
设想玛蒂尔德在偿还巨额债款后,忽然得知所还的那挂项链原来也是假的,接着她又会怎样?
二、案例反思:创造性使用教材策略研究
这种模块教学,功夫在课外,要努力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
好的教学效果等于好的教学内容+好的呈现方式+好的教学方法。教学效率取决于教师对其所授内容的有效选择和改造程度。本案例教材的创造性使用体现在对教材内容的“增删替改”上和训练表格的科学设计与有效指导落实上。
创造性使用教材教学设计着眼于寻找一个恰当的切入点。这个点“寻”好了,“寻”对了,就可一线以串珠,拎起全文,是实现“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关键。“项链”是本文的中心线,围绕这个点便可生发出一连串问题,较为深入地理解全文构思之巧妙,文章的主题已寓于这些问题之中。
问题尽量由学生提出,要有生成性和延展性。提问题的过程是深入研习文章,培养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的过程。教师的作用表现在对问题的梳理和有效调控课堂进程上。
课前阅读填表活动、文本研读活动、读后导练提升活动和链接中高考、延伸讨论活动都体现了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方法和策略。
训练既回到整体,又进行创造性的解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给予学生有益的人生启示。对读进行延伸,有创新写作的训练,也有对语文思维的训练。
新课改下教材的创造性使用研究 课题立项号 GS[2014]GHB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