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学实录

2015-09-10 02:11李忠平
考试周刊 2015年55期
关键词:教学实录宗教改革文艺复兴

李忠平

摘 要: 人类历史上每次出现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就会伴随巨大的历史进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促进了人文精神的传播。在世界史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如何突破本课重难点显得非常重要,文章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做了总结。

关键词: 思想史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教学实录

一、教学基本情况分析

(一)对教学内容的分析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的第二单元第六课,本课内容分三个部分,分别是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本课学习是在“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课的基础上开展的,同时为下节课“启蒙运动”的学习做好铺垫,因此本课在第二单元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深入学习了解西方人文主义内涵及其发展的关键,这两大运动影响深远,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当今欧美的政治、文化生活,因此本课内容十分重要。

(二)对学生情况的分析

本节课的教授对象为高二文科班学生,他们探求知识的热情高,理性思维能力正在形成,世界观、价值观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本课内容,学生在初中历史中接触过,对相关知识有比较充分的了解,而且经过了一年多高中历史学习之后,已基本熟悉了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本课注重让学生在课上分析、讨论,从而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思维能力,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主导作用,以及树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是符合高二学生的认知水平的。

二、教学目标设定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学习,学生掌握“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壮大,是意大利出现文艺复兴运动的社会条件”。

2.通过学习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背景,理解其实质是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3.掌握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探讨这些作品是如何体现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的人文主义思想的。

4.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否定了罗马教皇的权威,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盖下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天主教神权统治的斗争。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引导学生从背景、概况、实质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探究,把它们放到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大背景下进行分析学习。

2.充分利用教材图片、情景再现、分析对比、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在教师引导下,鼓励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引发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又促进了社会进步”,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和文化发展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

2.学习文艺复兴,联系社会现实,我们应该尊重人和人性,重视人文情怀,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通过学习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学习他勇于改革、坚持信仰的顽强意志及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课堂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

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雅典社会出现了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等一些以人和人类社会作为探索主题的学派。古代先哲们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方面不断强调人性,是欧洲人文主义精神的最早体现。

然而,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一千多年间,欧洲陷入了封建割据的状态,导致社会生产和科技发展停滞。

从14世纪开始,随着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冲破封建的藩篱,要求获得个性解放,这段历史就是我们本课的内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二)教学内容

1.文艺复兴

(问题)什么是文艺复兴?

(教师)文艺复兴就是14—17世纪,初期在意大利,后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以人文主义为核心,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旗号,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反教会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

(问题)意大利为何能开欧洲文艺复兴的先河?这场运动为何打着光复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呢?

(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得出正确认识。

(归纳)(1)前提: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意大利出现;阶级基础:资产阶级的形成;人才优势:汇聚众多人才;文化环境:古罗马建筑遗迹和文化典籍。

(2)资本主义处在萌芽时期,资产阶级力量还不够强大。

(问题)思想核心:人文主义

提倡追求自由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提倡科学,追求知识和肯定人性。

(问题)意大利文艺复兴有何成就?

(方法)学生看书后教师点拨。

(归纳)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在这个时期主要通过文艺作品或美术作品表现对人的尊敬。

文学三杰(前三杰):

薄伽丘《十日谈》,通过故事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但丁《神曲》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彼特拉克《歌集》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艺术三杰(后三杰):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

(问题)请同学们认真比较欣赏这几幅画在人物服饰、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方面有什么不同?并就此谈谈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创作特征是什么?他们对宗教持什么态度?

(归纳)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全无中世纪刻板、严肃的风格,而是以人性化风格进行创作,力图展现人性的美,抒发作者的情感。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并未放弃天主教。

(问题)16世纪为何会扩展到西欧?有何表现?

(方法)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并总结。

(归纳)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上的路发生了转移;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增强。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代表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拉伯雷《巨人传》;伊拉斯谟《愚人颂》;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过渡:文艺复兴从意大利扩展到欧洲其他地区,人们开始用自己的眼光探索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奥秘。那么它对社会进步有何影响?

意义: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宗教改革的出现。

2.宗教改革

(问题)什么因素促使德意志地区兴起宗教改革?

(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结论认识。

(材料)材料一: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堕落行为,这种轻商思想与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的趋势背道而驰。

材料二:许多修道院与公共妓院无甚差别。——伊拉斯莫

材料三: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国榨取的财富达30万古尔登,这个数目等于1497年德皇所征税额的21倍。

材料四:天主教会宣称,人若要得救,必须以教会为中介。……(教会)声称只要购买赎罪券,上帝就可以赦免他本人及其亲属的罪。

(归纳)文艺复兴推动了人文精神的发展;天主教教会对德意志的压榨;教皇出售“赎罪券”。

(提问)改革又是怎么进行的?

(归纳)宗教改革的过程。

序幕:《九十五条论纲》张贴

观点:因信称义(当钱投入钱柜叮当作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教的正道《圣经》和君权高于教权;信徒皆教士;僧侣还俗。

意义:①否定天主教会和教皇的作用;②否定教会神学的垄断地位;③否定教皇和教会的特权地位,追求地位平等;④满足资产阶级资本原始积累的要求;⑤符合资产阶级追求国家统一、强化王权的政治要求,动摇教会的权威。

影响:拉开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新教登上历史舞台,形成三教鼎立的宗教格局。

(小结)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脱出来,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使人文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三)教案点评

本节教学设计充分利用教材图片和材料,用问题方式设计情景,层次分明,逻辑清晰,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猜你喜欢
教学实录宗教改革文艺复兴
中国当代艺术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浅谈古希腊艺术,基督教艺术与文艺复兴艺术间的关联
心沐光影次第绽放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宗教音乐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展现与表达研究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英国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
《绿苇儿童诗》教学实录
DIY小卡片“玩”转思想史教学难点——以人教版“宗教改革”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