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网络工程专业第二课堂设计

2015-09-10 22:37:15夏欣
考试周刊 2015年57期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网络工程

夏欣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创新型人才能力培养的要求,探讨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和培养目标,探索了面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网络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方案,分析了实践能力培养对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性,以及在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课程内容更新频率快,实训平台要求、造价高等客观困难,提出促进校企联合、促进第二课堂建设,建立科学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网络工程    创新型人才培养    第二课堂设计

1.引言

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网络工程”本科专业。该专业培养面向计算机网络规划、组建、安装、管理、维护与应用的专门人才,专业通过近年来的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少进展。网络工程专业涉及的课程内容主要围绕网络知识,网络技术的变化日新月异,这就要求我们对课程的培养计划进行实时调整,保持其先进性;加之该专业是一门工程性质突出,对实践能力培养有较高要求的专业,教学活动中,网络硬件设计、安装、调试与维护的操作均需要在仿真度较高的实验场所中进行。目前高校受场地、经费限制,很难建设出全方位满足实训要求的实训场所。基于以上分析,进行校企合作,开拓第二课堂,弥补第一课堂的实训环境不佳的不足,让学生更切身体验真实的生产环境,便成为当下的迫切需求。

2.创新型网络工程人才基本能力要求及培养目标

2007年12月教育部开始推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对于本科生的能力做出了3个层面,6个方面的明确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根据上表分析,确定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网络规划设计、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策略设计、网络工程测试等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基本目标,以电子商务网站开发、网络服务应用开发、网络运营管理等创新性能力为提高目标。

3.实践平台的搭建

根据上文分析,培养出高水平、创新型网络工程人才,必须构建一套完善的、高质量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在掌握近网络基本理论的同时掌握网络工程的实用技术,同时训练创新能力。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包括学时数、经费额度、办学空间等),网络工程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之间存在许多脱节现象。很多学校的网络工程专业缺少专用的网络实验室,网络实验室实验设备落后,企业级、电信级网络设备奇缺。这些问题客观而真实地存在着,而且短期很难得到解决,这就对网络工程专业实践平台建设者提出了很高要求。在传统内因无法打开局面的情况下,借力外部力量寻求突破已达成共识。实践表明外部平台的最佳组织形式就是“第二课堂的”建设。

4.第二课堂的组织现状

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在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已经运用多年,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专业的发展,第二课堂的内涵及外延有了很大变化。与现实的需求相比较,第二课堂的开展存在以下几个不适应。

(1)组织形式单一,未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传统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形式是课程的形式,所有学生全员参与,缺乏系统考虑与设计。

(2)第二课堂活动缺乏与第一课堂的有机结合。很多第二课堂设计受到外部条件的制约,有什么样的外部条件搞什么样的第二课堂,有些活动和第一课堂脱节严重,甚至关联不大,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热情。

(3)第二课堂的课持续性不够。很多第二课堂活动属于“一次性”活动,这届学生有,下届学生取消了,无法形成影响力和示范效益。

(4)第二课堂活动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考核机制,参与与否,很大程度上依靠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参与的效果很多时候缺少关注,很多时候就是一笔“糊涂账”。后期的跟踪、调查、反馈工作更是难以落实。

综上所述,网络工程专业的第二课堂组织现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有限,改革势在必行。

5.改革第二课堂组织形式,促进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

(1)加强领导重视,是搞活第二课堂的基础保障。第二课堂的活动很多涉及校内、外资源的融合,没有领导的支持,很多举措很难落地。

(2)以第一课堂为主体,组织与第一课堂联系密切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以第一课堂为主体,加强第二课堂科技活动的开展,是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举措。应在第一课堂开设的课堂基础上,制订第二课堂教育计划、活动方案与实施方案。这其中包括以下两层含义:第一层,不能喧宾夺主,第一课堂的主体地位不容动摇,否则会本末倒置,第二课堂的设计不能影响第一课堂的教学安排;第二层,第二课堂的时间安排要契合第一课堂,不能脱节。

(3)充分挖掘校外资源,推进校企合作,将更多工程性、先进性的元素移植入第二课堂。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科特性要求我们要有发展的眼光和国际化的视野。在目前校内资源无法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的问题下,寻求外部资源是必然的决策。我们也尝试了几种合作模式,以下重点介绍几种:第一种,引入企业做免费讲座。这种形式主要是看重企业掌握的前沿资讯;第二种,设计培训课程,凭兴趣报名。我们会根据课程特性,邀请企业来学校做适当的培训课程,一般安排不超过10周的课程。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及发展方向,自由报名参加;第三种,进行课程置换。这种形式试行效果很好,拿出一部分第一课堂学时和第二课堂进行按比例置换(比如1节第一课堂课程置换2节第二课堂课时),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第二课堂学生行为难以约束,缺课率较高的情况。这几种形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综合使用,达到良好的后期效果。在与校外企业合作过程中,确定各方面资质良好、培训效果良好的企业,建立共建基地。

6.建立监督,奖励机制,确保第二课堂平稳运行

对第二课堂活动需要进行规范化管理,其中监督机制,奖励机制的建立至关重要。在传统第二课堂的运行过程中,时常出现监管缺位情况,这个情况的造成原因主要是授课人员的流动性带来的,针对这个情况,我们需要和相关企业及培训公司签订协议,规范双方责任义务。同时对第二课堂的出勤率也要进行考核,并将其作为课程平时成绩的依据。

7.结语

对于网络工程专业来说,第二课堂是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弥补第一课堂实训体系在资金、空间上存在局限性的不足,将新技术、学科新动态引入第一课堂成为目前很多学校的共同认识和做法。要让第二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则要从组织形式、合作对象、内容选择、过程监督等方面下工夫。

基金项目: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名称:第二课堂平台构建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以网络工程专业为例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人才培养网络工程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简介:网络工程专业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高教学刊(2022年11期)2022-05-05 23:05:07
地方高校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新工科背景下网络工程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网络工程中的安全防护技术
构建沈阳地区创新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研究
科技传播(2016年19期)2016-12-27 15:24:04
国外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启示
中国市场(2016年31期)2016-12-19 09:03:11
依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培育机电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
大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1-16 19:47:38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1-16 19:46:51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49期)2016-07-05 18:0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