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中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和逻辑思维法,对南京市大学生网球消费结构、消费动机、消费途径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南京市高校网球爱好者参与网球消费的动机、方式、消费水平、消费主体和对各项消费品的要求。结果表明:南京市大学生在网球消费过程中,实物消费占主导地位。质量、舒适度和款式分别成为大学生购买网球服装、网球鞋和网球帽最看重的因素。质量、价格成为大部分学生购买网球拍和网球的决定因素。经济条件、时间和场地,成为制约南京市高校学生网球消费的三大因素。
关键词: 南京市 高校网球消费 调查分析
通过对南京市高校网球消费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可以充分认识当前南京市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现状,得到可信的调查数据,为更好地推广南京市高校网球运动提供有利依据,根据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确保南京市高校网球运动健康发展。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十二所高校的部分大本科生。
2.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统计法。
3.研究结果及分析
3.1大学生网球消费场所的选择
在217名网球运动参与者中,55.76%的学生选择学校免费或社会免费网球场地,29.95%的学生选择学校收费场地,13.37%选择社会性收费场地,只有0.92%的人经常去高档网球场馆消费。接近84%的大学生表示,学校网场对学生收费应该在5元以下才算合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学生的消费能力不足,在校大学生主要经济来源于父母和亲人,本身抱有节约态度,没有足够的能力支付娱乐性的消费。另一方面,大学生消费心理影响,他们普遍对学校盈利性公共场馆表示不满,态度非常冷淡,觉得自己有权力免费使用学校公共设施。
3.2网球消费状况分析
一半以上网球参与者平均每周运动时间不超过1小时,只有极少数每周网球运动时间超过5小时,这一方面说明网球运动受到很多自然因素和专业设施的影响,比如天气、场地限制和球拍用具等。另一方面,网球运动成本较高,每多打一小时的网球都会增加一笔相应的费用。可以判定经济是影响大学生网球消费的最大因素之一。同时,时间是决定网球消费的一大因素,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在上课之余,考研、考公务员和获取各种等级资格证书成为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追逐的目标,他们的业余时间少得可怜,除了体育课外,没有更多时间参与网球运动,以致网球消费低。
在南京市大学生网球消费中,实物消费占有主导地位,其中因为网球拍价格较高,所以网球拍成了第一消费品,有近95.85%网球参与者表明网球拍是其网球消费中比重较大的一项。其次,网球服饰也是最主要的消费之一,这与专业网球运动服饰价格高紧密相关,况且大学生都非常注重自我形象,愿意将钱花在服饰方面。网球和饮料等消耗品是日常网球运动必备的物品,占有较高比例,排在第三位。此外,由于网球场是网球运动的必要条件,场地费用比较昂贵,因此131名同学表示网球场地费是他们主要消费之一。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南京市高校网球消费人群主要由男生组成,在被调查的网球参与者中,80.18%的为男生。由此可见,男生是高校网球运动消费的主体。
4.1.2南京市高校网球消费已购买球拍、网球服饰、网球等实物为主,几乎有90%的大学生网球消费用于购买了网球商品。大学生对盈利性的网球场地、网球培训机构的态度比较冷淡,这些机构的收费标准往往距大学生心目中的理想值还有一定距离。这说明大学生对个人娱乐和健身性的消费态度比较消极,多数大学生选择了一些简单易学、花费较少的项目作为自己平时的体育运动,如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及足球等。
4.1.3南京市高校大学生月消费水平在1000元以上的占到44.12%,这部分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接近全部大学生消费集中在伙食、交通通讯、购物三个方面,用于学习和娱乐方面的费用仅次其后。在对大学生网球运动时间和网球消费的调查结果显示,用在网球消费比重较小,只有少部分学生每周网球消费超过15元。从消费能力强、网球消费弱这两个方面可以看出,南京市高校网球消费具有巨大潜力,这项深受大学生喜爱的运动拥有很大的潜在人群。还说明了经济是直接影响网球消费的主要因素,由于大学生经济来源的单一性和局限性,因此推广此项运动还需从降低网球运动成本做起。
4.1.4网球场是网球运动必备的设施之一,南京市高校网球场地数量少、收费高是抑制网球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取消网球场收费或降低收费标准能有效促进高校网球运动开展,增加网球场地数量也是推广该项运动的有效方法。
4.1.5调查显示79.73%的高校网球参与者通过网球选修课和网球社团参与网球运动,由此可见网球选修课、学生社团、学生会及运动俱乐部等对发展高校网球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开展网球选修课程和扩张学生网球社团是推广网球运动的有效措施。
4.2建议
4.2.1加快网球场地、器材建设,提高场馆设施的利用率。一方面,各高校要根据时代的需要,改进网球理念,切实做好网球场地、设施建设的规划,发挥高校本身的优势,利用企业赞助或合作等形式,多渠道、多形式地筹集资金,改善网球教学和训练环境,丰富校园网球文化。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球场地管理和维护,在保证体育教学、训练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早、中、晚及双休日时间对学生开放,开放形式要既能满足学生需要又能维护场地设施,可以收取较少的维护费用。制定收费标准时,要根据学生消费的承受能力,采取灵活的收费政策,对经济困难者适当优惠。
4.2.2加强网球学科建设,提高教师层次。对高校网球教师进行科研培训,学习最新、最先进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理念,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水平,使学生能够接受最先进的网球技术和网球知识,从而引导高校网球运动健康、全面、科学发展。
4.2.3加大高校网球运动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高校网球文化氛围。有关部门和校内学生组织应通过广播、专栏、讲座、网络组织比赛和观看比赛等形式进行引导,广泛宣传,传授网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和价值功能。网球协会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项网球比赛或观看各大网球赛事,通过利用网球文化的影响推动高校网球运动发展,促进网球消费行为。
4.2.4南京市网球管理中心等政府职能部门要通力合作,完善各种高校网球竞赛制度,提供网球技术交流平台,营造良好的网球竞赛和交流氛围。
参考文献:
[1]陈林心,胡丽红.南昌市高校网球消费现状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23).
[2]张勇.上海:网球消费市场看好[J].网球天地,1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