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胜 孙保华
我校地处经济开发区,学生3202名,58个班,每个班大约有60人,流动人口子女较多、教学资源相对紧缺、教师人数严重不足,但是为了使我校教学质量能持续有效地发展,我们积极引导教师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达到构建理想课堂的目的。
行动一:强化备课。
规范备课组活动流程,提高备课组活动的质量;明确组长职责,组长要做好计划、全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每一步都应认真组织,教导处分管人员配合组长加强对整个活动的检查考核。
自主钻研:提前两周确定备课内容、备课负责人(主备人),全组教师都要认真钻研教材,阅读教参并上网查阅资料,突出“预习作业设计”和“纸笔训练设计”,主备人写出说课稿。
简要说课:在备课组会议上,主讲人将自己的备课设想和备课过程作简要介绍(说课)。
集体议课:其他组员进行补充、删减、矫正,教研课要全面评议。
审核印发:备课负责人在集体议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整理,形成规范的教学设计,由学科中心组长签阅后复印下发。
课前补改: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班上学生的情况等再作调整修改,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课后反思:在教学结束后写出教学反思,捕捉教学中的亮点或发现不足之处,以便更好地改进自己的教学。
行动二:课堂研究。
1.立足“常态课”。把教师真实的一面反映出来,以便听课教师与其交流,真诚地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2.研究“教研课”。要求每个教研组都要围绕研究主题上研究课,让研究课真正为教学服务。
3.研讨“专项课”。一般的课堂研讨主要是针对新授课,部分教师对练习课和复习课的教学感到有困难,对此我校经常开展练习课、复习课和试卷讲评课的研讨,让每位教师都能准确把握每种类型的课。
4.展示“观摩课”。我们的观摩课(校级课)主要采用“同题异构”的形式,主要为发挥身边优秀教师的学术引领作用,促进优秀教师与青年教师的互相学习。
行动三:研发课程。
课堂是没有天花板的舞台,要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这个舞台上尽情驰骋,就必须有卓越的课程体系来支撑。为此,我们积极进行“能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的研发,试图建构起丰富的校本课程体系,让师生生命变得更加丰盈。
1.“一主三翼”式的书香课程:“一主”即以语文课本教学为主;“三翼”即结合“晨诵、午读、暮省”,推行《日有所诵》诵读指导,《新补充读本》阅读指导,以及儿童阶梯阅读共读指导。
2.立足乡土资源的科学综合课程:利用新材料、光伏、丝绸服装等特色资源优势,开发丰富多彩的微型课程。如身边的新材料、光电新能源的奥秘、养蚕与丝绸工艺等微型课程。
3.数学阅读与拓展课程:数学教学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相结合,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努力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能力,重点做好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4.英语课内外阅读整合课程:着力将小学生必需的语言基础知识落实在听、说、读、写活动中,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另外,通过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努力让学生做到口语交流无障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5.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公民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每月一事”项目为抓手,积极倡导“日行一善,月养一惯,月习一德”。
行动四:培优补弱。
针对我校的现状,通过培优补弱的活动,真正使教师动起来,使学生活起来。真正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形成“赶、帮、超”的浓厚学习氛围。
1.明确对象,制订计划:开学初,对所有学生进行摸底,每班将优等生和学困生登记造册,制订辅导计划。
2.制订日程,营造氛围:班主任将学生分组,分别落实到相关责任教师的人头,具体到每位教师每天的培辅对象,将日程表印发给相关责任人。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引导,用爱心去感化学生,用知识去帮助学生,用成功去鼓励学生。
3.寻找突破,细致转化:差在哪里?是兴趣还是习惯?是基础还是能力?是单科还是多科?针对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切入点进入,进行知识的补足。
4.小组合作,分层作业:成立学生帮扶小组,各班建立学习异质组,利用学生的优势,课内课外结合。强调作业的分层布置,坚持因材施教,学困生重在对知识点的巩固,学优生强调知识的拓展。
行动五:细化管理。
1.细化巡视督查——校级领导要做好日常的巡课工作,定期汇总并在周前会中反馈巡课情况。进一步完善学校校级领导蹲点、中层以上干部推门听课评课、分管校长汇总点评制度,加强对教学的监督与指导。
2.细化质量监控——加强质量调研的过程管理。首先,教研组要根据进度安排,及时进行单元检测,认真总结反思并上交单元质量检测反馈表;其次,教导处定期对部分年级、学科、班级开展质量调研、专项调研和单项过关,如语文,写绘过关、硬笔过关、阅读过关、作文过关等;数学,口算过关、运算过关等;英语,单词过关、阅读过关、写作过关等。每次调研、过关完成以后,将组织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针对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问题,积极查找深层次原因,然后再制订符合校情的决策,努力做到检测一次,研究一次,提高一次。
3.细化考评奖励——各教研组及时把所有研究材料上传到“构筑理想课堂网络平台”,学期结束进行综合考评,学校对优秀教研组(备课组)进行奖励。连续两个学期被评为优秀教研组的团队,将成为“华小十大优秀团队”的候选团队。
行动、坚持,是我们的价值取向。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我们相信,怀揣“共享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一理想,且歌且行,一定能书写“华城”教育的华彩乐章!
(作者单位:江苏金坛市华城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