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志中
前不久,我担任本地一次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的评委。活动中,主办方选取了丰子恺先生的《白鹅》这篇课文,各位参赛选手都下足了功夫: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优美动听的背景音乐,精美的动物图片,教师声情并茂的课前导入以及环环相扣的教学流程,可谓精采纷呈。可是,如果将这些“繁华”的东西去掉,剩下的东西还有多少是语文呢?
赛后,与参赛选手们交流,我问一位选手:“为什么课前要让学生欣赏六幅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呢?”答道:“丰子恺先生是漫画家,而且这些经典的作品很有艺术魅力,拿它作为课前导入,让学生自然得到艺术的熏陶,也可将学生带入阅读情境。”问另一位选手:“课堂为什么向学生展示狮子、老虎、麒麟、骆驼等动物的图片呢?”答到:“通过对比,突出白鹅‘头’的特点,从而把握文中白鹅‘高傲’的特点。”事实上,像这样的语文课堂在我们的身边比比皆是,不少的老师将语文课上成了音乐课、绘画课、表演课及思想教育课,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深思。
思考一:语文课教什么?
语文教什么?这涉及到对语文课程的定位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此,我们的语文教育目标应有两个:一是语用目标,即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能力;二是素养目标,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只有树立了正确的语文教育观,才能落实语言文字运用的教育理念 ,才能教出“真语文”,才能建“真语文课堂”。
就以《白鹅》一课的教学为例,丰子恺先生以活泼、诙谐、准确的语言描绘了一只高傲的白鹅形象。作者重点表现的是白鹅性格特点──高傲。从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细致刻画了白鹅的特点,还善于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对白鹅的喜爱之情,读后让人觉得风趣幽默。因此笔者认为,拿这篇文章做我们语文学习的范本,应该让学生通过阅读让学生明白文章是如何抓住事物特征来状物的。此外,对比的写法以及幽默的语言也应该是这篇课文的特色,值得让学生去品读。
王荣生教授认为,语文教师要有课程意识。是的,语文教师要站在课程的意识而非教材的意识去看课堂,如果只有教材意识而没有课程意识,那就“不识庐山真面目”了。语文课为什么与其它的课不同呢?吕叔湘先生说:“教材就是一个例子。”当前,我们的语文教材仍然是文选式的,这种文选式的教材决定了语文课与其它课的不同:他没有严密的知识体系,知识之间也没有前因后果般相互牵连的关系,语文的知识和能力夹杂在每一篇文章当中,什么时候传授什么知识,什么时候发展何种能力,需要教师对教材的“二次开发”。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语文教育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语文课堂教什么?笔者认为,语文课应该将内容定位于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这一基础上确定某一文本的具体合理的教学目标。
思考二:语文课怎么教?
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应在正确的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遵循语文教育教学规律以及语文知识本身的规律,挖掘教材的核心价值,即文本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学习能力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具体到某一篇课文的教学中,就是一堂语文课教学的目标指向要落实到语文课程标准的某一方面的目标上,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课一得。
其次,语文课重在学生对文本内容个性化的理解和对语言文字的涵泳体味上。笔者认为,学生对文本内容个性化的理解和对语言文字的涵泳体味这两个方面是我们语文课堂的重头戏,在语文课堂上应予以强化。
第三,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一词的“学”字上下功夫,即研究学生的语文“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让学生在阅读中走入文本、在阅读中品味文字、在阅读中享受阅读的快乐。
思考三:语文课如何评价?
首先,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评价,即要以学论教。观课关注的应该是学生的“学”,而非教师的“教”。课堂上学生是否有高涨的学习兴趣、是否有持久的关注度、是否对文本有深入的解读,这些都是衡量一堂语文课优劣的标准。如果课堂上光有教师的精彩表现,而学生鲜有积极的活动,那么,这一课堂充其量只是教师的表演课而非学生的“生本课堂”。
其次,要看课堂上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怎样得出来的。学生的问题一定是学生主动发现并认真提出来的,而非来自教师的规定或教材设计。生本的课堂应该是学生动态生成的,是学生积极参与的,学生既是教学内容的学习者,也应该是教学内容的生成者。
第三,要看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指向语文课程,是否发展了语文素养和语文学习方法的某一方面而非一些非语文的东西。
当前,我们的语文课堂中,我们能看到“精采的语文课堂”,却看不到精采的学生和本真的语文。我们期待本真的语文重回我们的语文课堂,我们期待学生能在阅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我们期待学生能在课堂找到更多的语文课程和语文学习本身的东西。
参考文献:
[1]王荣生《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 任翔《中学语文“教学模式”简说》,《中国教育报》2010年9月5日。
(作者单位:衡东县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