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明
摘 要: 信息技术课程虽然是一门新兴课程,但已经在大部分学校普及,这门学科实践性较强,与生活息息相关。在高中开设信息技术课,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更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已经在我国高中得到普遍认可和应用。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 探究式教学 教学设计 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课堂上,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学习,不断提升自我。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使用探究方法主动学习,然后获得知识并提高自身能力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探究式教学策略非常有利,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能让学生树立探究意识,提高探究能力。探究式教学策略的定义是以一定的教学模式指导为前提,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形式和教学媒体总体考虑。本文主要对高中信息技术的探究式教学进行了分析。
一、探究式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涵盖两部分内容,即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问题。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是在设计程序时,要掌握相关概念和计算方法,而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则是在进行网站设计时,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总结经验,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要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就必须根据教学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讲解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时候,选择任务驱动法,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掌握基础知识以及操作技能。在这个阶段,教学模式与内容主要由教师来设计与控制。
当学生完成第一阶段的学习,掌握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就可以学习如何利用信息知识解决问题。在进行这部分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出一个问题,或者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己选择主题,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做选择,然后解决实际问题。这个阶段可以采取探究式教学模式,在相对开放的环境里,让学生逐渐走入社会,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中,学生作为主体,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策略的设计
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法进行分析,并进行策略设计,其设计主要分为五部分,包括对课堂组织进行设计、设计情境引导、设计探究问题、设计探究过程和知识拓展。
(一)对课堂组织进行设计
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身份则是引导者。课堂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三种,围绕研究课题进行分类,主要分为个人探究、小组探究和集体交流三种,针对比较简单的问题与任务,可以先讓学生进行单独的探究,再组织集体讨论交流;若教学任务比较复杂,则组织小组进行探究或者集体进行交流。与此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安排,对于同一个问题,有的能够单独完成任务,有的不能,此时就要进行小组合作。例如在信息技术课上,进行信息集成这一章节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组织形式,结合每个人的能力,选择不同的组织方式完成教学任务。
(二)对情境引导进行设计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其形成学习动机。在创设情境时,必须掌握学生的心理,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创设情境,这样学生才有探究的兴趣。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创设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情境,例如创设假日与家人一起旅游的情境,对这次旅游进行设计,这个案例非常生活化,要对旅程进行规划,就必须了解旅行地的天气、景点门票、路线等具体情况。创设合适的情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三)对探究问题进行设计
探究式教学与问题引导息息相关,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设计一个好的探究问题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可以为学生节约时间,防止学生走弯路。如果没有问题进行引导,学生的探究就可能会偏离教学主题,在进行问题探究时容易失去方向。教师应根据教学重点,设计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四)在探究时对过程记录进行设计
学生探究的整个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学生自主进行探索,解决问题,提高能力,把探究的具体过程记录下来。这样,在完成探究活动之后,学生可以总结自己在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并进行反思,更好地完成探究活动。
(五)对知识拓展进行设计
信息技术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还能对学生的生活产生影响,改变学生的生活方式,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不仅要学习基础知识,还要学会将其应用到生活中。教学内容还应该进行延伸与拓展,不能只限于教材,要设计知识拓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结语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实行探究式教学十分有利,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刁羽.高中信息技术探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误区[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3(24):20-20.
[2]吴湉.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探究式教学策略的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1(11):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