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林洁
摘 要: 通过招聘为社区志愿服务的大学生组建心理社团,经过心理培训、实地调查、设计方案、社区实践、效果评估、调整方案等环节,探索并形成大学生心理社团社区服务模式。
关键词: 心理社团 社区服务 模式探索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改革进一步深化,新兴社区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人口的加剧,社区面临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加。大学生组建心理社团,为社区提供心理服务,一方面切合社区需求,通过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增强人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另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文章对大学生心理社团服务社区模式做探究,为心理社团开展社区服务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一、大学生心理社团
大学生心理社团是高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随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的转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发生改变和创新,从单一的个别心理咨询与治疗,逐步发展成为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相结合,将宣传教育与咨询服务相结合,专业咨询与朋辈互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1]。大学生心理社团应运而生。
二、社区心理服务
社区服务最早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的英国,这是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产物,是一种社区福利性、公益性(非营利性)服务[2]。随着社区不断发展和壮大,社区面临的问题日渐增多,急需有专业的志愿者团队,通过心理健康健康知识的宣传、活动等,增强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意识,预防身心疾病,以利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关于社区心理服务,比较统一的观点指在社区的心理健康工作人员,运用心理健康的知识规律,保持与促进居民的心理健康,同时通过培养健康的心理,达到预防身心疾病的目的。
通过组建大学生心理社区,开展社区服务,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平台,将所学更好地服务于社区,这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心理社团,为社区提供多种形式的心理服务,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有利于社区和谐发展。
三、大学生心理社团服务模式建构
对大学生心理社团服务社区模式建构的探讨,有助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心理社团的服务。
1.组建心理社团,加强队伍培训与建设。
通过学校学生会、宣传海报、网站、学生报纸杂志等途径,宣传招募心理学专业志愿者,选择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有丰富志愿者服务经验的同学,组建心理社团。组建后,通过队伍建设,设立心理社团负责人,负责心理社团服务工作的全局规划。既要分工合作,明确责任,又要严格考核制度,既邀请心理学专业教师,对心理社团进行培训和专业指导,又加强安全、法制、礼仪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在社区服务中,既遵守法制,又注重自我保护。
2.实地调查,了解社区所需。
此阶段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前期准备,二是实地访谈,了解需求,进行实地调查。前期可由心理社团一到两名同学到社区进行实地访谈。一是与社区干部进行交流,征求社区干部的同意,了解社区对心理服务的态度;二是取得社区干部的支持,这是在社区开展服务活动的重要保证。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自编社区服务的访谈提纲,了解社区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和他们面临的困难,设立不同服务内容和项目,从而增强社区服务的针对性。
3.设计服务的方案和内容。
根据心理社团的专业优势,结合社区干部和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设计服务方案。设计方案尽量详尽、具体、可操作。服务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团体心理辅导、亲子健康讲座等具有心理学特点的服务项目,创建心理社团服务品牌,建立项目化服务体系。
4.社区实践,开展社区服务。
根据设计的方案,走进社区,开展服务活动。进入社区之前,充分准备服务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确保社区服务的顺利开展;还需将活动与社区干部进行沟通,取得社区干部的同意和支持。开展活动时,成员须佩戴校徽,着装整洁,穿戴有志愿服务的标志,服务过程中,待人接物要礼貌、热情,说话和气、态度虔诚。活动期间,还要注意人身安全和交通安全。
5.评估服务效果。
建立健全社区服务效果评估机制,确保社区服务的有效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团服务质量如何;第二,社区服务效益,即受益面的大小;第三,社区居民参与状况情况;第四,社区服务的效率;第五,服务的效果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第六,心理社团服务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等。可通过与社区居民交流,发放效果评估问卷,建立社区服务活动记录卡,考勤制度等方式进行评估。
6.根据实践,调整方案。
根据实践情况和各处环节实际操作,对不足之处进行调整,达到更好的效果。实践是对方案的实施,将方案落到实处,调整是根据实际效果与反馈,对方案进行调整,实践与调整虽是两个不同的环节,但两者互为前提、互为结果。组建团队、实地调查、设计方案、社区实践、效果评估、调整方案六个环节缺一不可。
总之,探索的服务模式的各个环节相辅相成,上一环节是下一环节的基础,下一环节是上一环节的补充和实施,既要从服务模式的整体出发,以系统观点进行社区服务,又要考虑到服务模式的各个部分,只有将整体与部分结合起来考虑,才能取得更优异的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建军,陈庆.大学生心理社团的发展与创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5):27-28.
[2]赵嘉.关于社区心理服务模式的调查和研究——以潍坊地区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11):106-109.
[3]华红琴.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推进:需要、路径与策略[J].学习与实践,2010,11(1):111-117.
[4]李序科.重庆市城市社区心理卫生现状调查及其对策思考[J].社会工作,2007(4):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