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本学
1.建立知识间的联系,融会贯通
高中地理是建立在初中区域地理基础之上的,初中地理中区域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地理要素,往往是高中系统地理,特别是人文地理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在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适当复习初中地理知识。一是可以抽点时间浏览初中地理教材,主要是地球地图知识、大洲大洋的分布、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基本情况、中国分区地理等内容,加深这些基础知识在头脑中的印象。二是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当涉及初中知识时,及时查找区域地图或复习初中相关内容,注意初高中知识的有机联系,将系统地理知识落实到具体的地理区域中理解、分析、解决问题,使知识得以融会贯通。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情感是激发学习动机的能源和力量。“热爱是最好的教师”。热情蕴藏着坚强的意志力,没有深厚的情感,要完成艰巨的学习和工作任务是不可能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向师性”进行调控,增强向心力与凝聚力,所有学生无一不渴望得到教师的信任和肯定。当教师把这些信息通过举止言谈微妙地传递给学生时,得到的是学生消除畏惧心理后的积极反应。课堂上当学生能正确回答问题时,我就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当回答不完整时,我就给予反复启发和提示,鼓励他排除心理障碍,直到独立完成。
针对“求异好奇性”进行调控,激发学生探索精神。教学实践证明,有趣的、使人兴奋的气氛会使人产生悬念、开动脑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当十分注重知识的趣味性,激发学生探索精神。例如讲“生态系统”时,可以让学生解释“蝗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食物链,巧设疑点,激发情感。一些热点问题当做新鲜血液注入课堂,可激发学生情感。
3.区位教学要区别几个重要概念
在区位学习中,要区别好区位因素、区位条件和地域类型(农业地域类型,工业地域类型)三个重要概念。区位因素是针对区位主体说的,是人类某种经济活动和地理环境要素的关系。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科技、政策等)。自然因素——能不能从事某种农业活动,市场——农业活动的规模,科技、技术——会不会从事某种农业活动,政策——政府鼓励不鼓励从事某种农业活动。工业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地形、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运输、科技、政策、原料、动力、环境质量、决策者理念和心理等)。区位因素的分析应注意区分一般区位因素和主导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是在选择区位过程中对区位选择影响最大、优先考虑的因素。分析主导区位因素要从具体的地理事实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主要有五种类型:原料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动力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区位条件是某个地域针对某种人类经济活动的环境要素,是区位因素在某地域的具体体现,包括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地域类型是人类某种经济活动集中的地区,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农业生产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一般可分为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园农业、热带雨林迁移农业)、混合农业、畜牧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游牧业)。工业地域是工业聚集形成的地域,包括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和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区位因素和区位条件共同决定了地域类型。
4.创设问题情境与激问
以学生问题为中心的问题教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这一方面是因为问题意识既是形成质疑能力的前提,又是潜在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和鼓励学生多问。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地理事项做观察日记;联系生活中的现象、时政热点;利用故事情节等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如:高中地理“月球”专题教学之前,教师让学生做一些月亮的观察日记,寻找一些描写月亮的诗句,阅读专题内容,等等,准备好几个关于月亮的问题在课堂上探讨。学生结合实地观察,深入文本,自我感悟,在感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由于自身知识储备的差异,各自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如:“为什么我们始终只能看到月球的同一个面?”“为什么每天月亮升起的时间不一样?而且一天比一天晚?”“初一时月球和太阳位于地球的同一侧,形成大潮可以理解;十五月球和太阳位于地球的两边,为什么也会形成大潮?”“为什么一天会有两次涨潮?”更有学生提出在月球上观察地球的“地相”是否跟“月相”一样阴晴圆缺?等等。所以只要教师精心创设情境,并鼓励学生提问,他们便会提出许多想要探究的问题。
5.在复习中应该掌握地理学科所特有的基本学习方法,并力争做到学以致用
复习中应该多要求学生从日常复习中,透过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通过对教材上已有的地理事物的分析等过程,掌握地理学科特有的基本学习方法,并且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地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法和比较法做出相关的判断和评价。对知识点组成的相关的能力点进行变式处理,积极主动地锻炼“提取和认定”能力。(1)方位变式;保持地理事象的原型,只改变其空间方位;(2)角度变式;对具有相似、相反特征的地理概念,从不同角度训练。大到小,远到近;(3)层次变式;对地理理性知识提供不同认识层次的范例,如地球自转图从立体到平面再到抽象又到无图考图;(4)拆拼变式;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地理现象,产生特有的过程变化线。如:传统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结合在一起,也可以将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绘制在一起。值得注意的是,变式训练要适度,要联系实际,要充分明确变式训练的目的是什么,不是单纯训练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练思维,做思维体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