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改革

2015-09-10 07:22袁平
考试周刊 2015年73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摘 要: 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是指以非语言的其他学科内容或某个主题为依托,学习第二外语或外语,将语言教学与学科内容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主要论述了以内容为依托的外语教学在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类课程,特指《中国文化》课程环境下的应用背景、意义及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以内容为依托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 跨文化交际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可分为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三个部分,由此形成必修、限选和任选三大类课程。各高校应根据学校类型、层次、生源、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遵循语言教学和学习规律,合理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课时,形成反映本校特色、动态开放、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指南》明确规定了各高校应以需求分析为基础,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与学生需要开设体现学校特色的大学英语课程,供学生选择。《指南》还规定了基础级别、提高级别与发展级别的通用英语、跨文化类课程与专门用途英语要实现的目标。由此可见,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我国高校将会越来越受到关注。

一、以内容为依托的外语教学

以内容为依托的外语教学(CBI),是指在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中,教学活动并不按照语言教学大纲,而是围绕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和获取的信息展开。CBI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学科内容知识,而不是学习语言,这样让学生在学习学科内容的过程中习得真实自然的语言。这种教学模式将语言形式与学科内容知识的学习统一了起来,消除了在大多数教育环境中将语言学习和学科知识学习人为分割的状态,强调通过具体的主题使学习者学习有意义、相互联系的语言。本研究将在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也称素质拓展课程)中开设《中国文化》进行跨文化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中外不同文化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语言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我国大学英语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方向。

二、我校的素质拓展课程《中国文化》建设

我校外国语学院从2010年起开始探索“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理念与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紧密结合的途径,以及该理念对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作用,组织动员我院的大学英语老师以自己感兴趣的某一学科为基础,学习并研究“以内容为依托的外语教学”的教学理论。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并结合我校素质拓展课的开设情况与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将自己的研究方向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中国文化》课程是大学英语课程群中跨文化交际的一部分,目前属于公共选修课。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积极向世界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通过学习和领悟中华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陶冶他们的审美情趣,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培养文化敏感性、树立多元文化的观念、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1.课程内容选择

本课程主要用英语介绍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包括中国的哲学和宗教、文学、艺术、传统节日、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等内容,具有代表性、民族性和趣味性。教材内容真实、地道,可以为学生的语言输入提供素材。微课与视频设计精致、简便实用,有利于翻转课堂的实施。

2.课程内容结构

教师课前要求学生预习相关话题,并给出单词表。另外,根据翻转课堂和微课教学法的教学理念,教师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教学团队录制微课或者在网络上查找相关的微课或教学视频让学生自学。课中教师讲解归纳主要内容,并引导学生讨论,课后学生以团队形式进行展示,或写作或演讲或录制视频,形式多种多样。

3.教学方法

教师在上课前把每一单元的预习任务分配给小组长,小组长再安排一个学生做词汇表,一个学生做Presentation,其余学生表演话剧,每个组员都有明确的学习和预习任务,教师在形成性评价时依据学生的表现给分。Presentation和话剧表演(视频与音频)等都很受学生的欢迎。

教师每周都有明确的学习任务,这些任务的完成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了学生使用先进的科技与信息的能力,提高了自己的PPT制作能力、审美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批判性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采用“基于内容为依托”的教学理念,将学科知识与语言教学融为一体,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听(看视频)、说(讨论、演讲)、读(阅读教师指定的教材内容与提供的参考资料)、写(写作)、译(将中国文化现象翻译成英语)等语言技能,并把这些技能综合应用起来。这种将输入与输出结合的方式,能更好地促进语言的习得。如在谈到节日这部分时,要求学生探索中国节日与西方节日在庆祝方式、宗教影响等方面的异同。这种思维性的教学文化,鼓励学生提出质疑,进行反思,并进行积极的反思与评价。

依靠“基于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法”在方法上的灵活性,通过问题驱动、输出驱动、产出导向性教学等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把启发式、任务式、讨论式、小组活动、课堂展示、多媒体手段等与学科内容结合起来,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提高思辨能力与综合素质。这种探索式、启发式的学习,使语言学习过程更有意义,这种有意义的学习经历使学生有更强的学习动机。

采用了最先进的翻转课堂教学法,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课堂与课外训练形式多种多样,学生课堂内外参与度高,打破了单调的传统训练模式,使课堂教学得到了延伸,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4.教师团队建设

《中国文化》课程团队有三位教师授课,每人都有自己的班级。三位教师有副教授、讲师和助教职称,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三位教师集体备课,但有自己的特色。三位教师共同选取或录制关于中国文化的教学视频或者短片或微课、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多样的语言输入。A教师强调学生的口语输出,如就某些话题展开讨论或者辩论;B教师强调学生在课前热真阅读教师布置的材料,读后用书面表达即写作输出、要求学生将中外文化现象进行深入和深度对比与探讨,并用作文的形式展现出来,同时要求学生翻译中国文化现象(与四六级翻译题相似);C老师强调应用先进的教学技术,要求学生以团队的形式用录屏软件录制自己感兴趣的中国文化课相关视频,并在最后一次课堂上展示。三位教师都事先确定好教学内容,学生做好课前的准备,课堂讨论与巩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与组织能力。

三、结果与讨论

通过访谈,我们得到了关于教学方面的一些反馈。

1.学生的收获

学生喜欢上中国文化课,一方面是三位授课教师很有亲和力,英语口语好,形象佳,且上课形式多样,很受学生的欢迎。有位学生说,老师很亲切很善良,又很有激情,上课想开小差觉得不好意思。

有些学生说通过做展示,自己学会了怎么做PPT,怎么选择颜色、字体,这对以后的学习工作有好处。有些学生说,在多数课程上,他们就是被动地听讲,而在这门课上,他们必须提前学习,否则上课的讨论就会跟不上,这对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很有好处。

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由于控制了班级的学生人数,一般在35人以内,老师对每位学生都有监控,而且成绩评定以形成性评估为主,每位学生平均每2周就有一次展示,想偷懒都不行、逃课更不行。

每一次的自主学习任务单、自测题、自己教师录制的微课,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付出的努力,学生不再把这类选修课当做混学分的“水课”。师生关系融洽,大大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2.教师的收获

课程组教师们也收获颇丰,我们《中国文化》组积极参加外研社组织的有关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培训,成功申报了校级的在线课程建设、省级和校级的教学研究项目,并在省里的微课比赛中获得了二、三等奖奖项。教师的微课制作、科研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A老师说:这种“被逼”的申报项目,竟然还觉得很有成就感。

3.问题

授课教师让学生组成团队,阅读《中国文化》中的部分章节,然后做成PPT或者录制视频向全班展示。由于有的小组学生的PPT或视频在讲之前没有给老师审核,个别小组准备得不好,没有吸引力,导致其他学生缺乏兴趣,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再加上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中国文化中有很多关于历史、政治的词汇,学生不愿花时间弄懂,导致兴趣降低。少数学生对自己提前学习不感兴趣,不愿意课前花时间阅读有关章节,只希望老师灌输有趣的文化知识,课程的内容与他们预料的不完全相同。

四、本研究的实践意义

开设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中国文化》,符合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社会需求、符合学生的专业发展,且满足了学生的个性需求。

1.本研究关注学生的需求

通过提供各种真实的教学资料,包括课文、讲义、教学视频(含微课)、补充资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领域,促进了学生的终身学习。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输入与输出相结合,如阅读、讨论、辩论、陈述、报告、角色表演、写作等,这些教学资料与课堂外的活动相结合,促使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语言应用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对信息进行分类、重组、选择和评估,提升了思维水平,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强化了终身学习意识。

2.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

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帮助者、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帮助学生搭建支架,构建知识,慢慢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让学生朝着独立学习、终身学习迈进,成为一个自律的学习者。

3.促进教师实际教学能力的提高

目前的教师培训往往关注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把申请项目、发表文章作为评价教师的主要指标,忽视了教师实际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师培训应更多引导教师特别是大学英语教师从事与自己教学实践有关的研究。

五、结语

研究表明,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将语言学习融入学科知识的学习中,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帮助他们成为自主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1]米保富,袁平华.以学科为依托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新方向[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4).

[2]王松,等.以学科内容为依托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J].研究生教学研究,2013(1).

[3]袁平华,俞理明.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外语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1).

[4]周丽,刘青.使用原版教材开展国际商务课程双语教学的探索性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5]袁平.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改革研究三峡论坛,2014(5).

[6]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http://www.fjjyzx.com/article/jyfz/200701/20616.html)

本文为2014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教研项目“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改革探索”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因素在中美商务谈判中的体现
从《推手》看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浅谈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