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弼兰
摘 要: 随着各高职院校纷纷开设小语种专业,就业竞争变得日趋激烈,文章从高职小语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析了影响小语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提出针对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社会需求 高职小语种 复合型人才 培养模式
小语种专业主要培养在非英语涉外企业部门,从事翻译、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才。随着中国与非英语国家的贸易合作、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小语种日益显现出它的重要性,许多大专院校设立了小语种专业向社会培养输送了许多优秀的外语人才,在彼此间合作交流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随着小语种专业的不断增多,毕业生整体质量出现下滑趋势,就业形势一年不如一年。
一、小语种人才就业现状
自2005年以来,随着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的不断涌现,社会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高职高专小语种毕业生以适应快、用得上、留得住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总体就业对口率与薪资水平高于其他专业,一度成为“香饽饽”。但最近几年,高职小语种专业毕业生面临就业难、对口率低的问题,就业形势严峻,小语种专业不再热门,很多人怀疑小语种人才已趋于饱和。但是社会上的小语种学习班却办得有声有色,高校校园里出现其他专业学生纷纷学习小语种的现象,这说明市场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并没有减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小语种人才更稀缺。但落实到每个毕业生身上,甚至于每家企业身上都不容乐观。目前正处于很奇怪的“两难”期,毕业生难找到专业对口的满意的工作,企业又难招到自己满意的小语种人才。
二、影响小语种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1.高职院校盲目扩招,学生整体水平下降。
随着我国吸引非英语外资企业的投资,企业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自2004年以来,很多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俄语、德语、日语、韩语专业,从整体毕业生数量看,前两年确实出现过供大于求的现象。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原本就比本科弱,再加上降低分数扩大招生,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自学能力越来越弱,教师要付出更多精力和时间未必能取得同等的效果,因此整体就业率下降是必然趋势。
2.学习时间短,课时少。
高职高专的学制是三年,其中近一年的时间是上岗实习,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时间只有短短的两年加三个月,加上因为高职高专在课程设置时照搬本科院校的教学套路,只对课程内容进行压缩而忽视小语种专业课程本身的特点,分配给小语种的课时只占总课时的1/3左右。想利用这少之又少的时间,学好零基础开始的一门语言,无论再怎么努力都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就业型的小语种人才,使其适应社会需求。
3.学生的工作能力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企业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已经呈现多元化趋势,市场对单纯小语种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正逐渐减少,大量需求“小语种+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小语种专业学生进入公司后,基本都分配到各个部门,要从事人事管理、品质管理、财务管理等,大多数人不从事专门的翻译工作。而高职小语种专业学生的职业知识比较贫乏,在工作中常常感到棘手,不能立即适应,企业还要手把手地教会,导致企业不敢招用高职小语种专业毕业生。
4.学生的就业期望值高,无法正确认识自己。
小语种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偏高,不能正确判断自己的能力,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学生不会客观评估自己掌握语言的水平如何,只认为自己掌握了两种语言就应该进好公司,工资不高的、加班多的一般企业不在学生的考虑范围内。
三、小语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1.进行课程优化。
高职高专小语种专业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期只有四个学期,想要在这四个学期里教好一门语言,首先要制定好每学期的教学目标,并让每个学生都明确这个目标,根据目标自觉跟上教师步伐。在课程内容上降低比较难的语法教学分量,在兼顾书面知识帮助学生取得语言证书的前提下,利用外教资源加强口语表达。
2.语言与专业结合。
高职小语种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比较宽泛,涵盖贸易、医疗、汽车、旅游、文秘、管理、营销、会计等。因此,高职院校要根据地域特色开设相关职业基础课与职业常识课,虽然学得不一定那么深,但是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可以为适应岗位和继续深造打好基础。
3.进行双语言教育。
目前市场需要的是既掌握一门语言又懂得专业知识的翻译人才,同时要具备基本的英语能力。小语种专业的学生都说,学完小语种感觉都不会英语了。因此在小语种教学中,可以采取语言对比教学法,比较两种语言的相似处和不同点,使学生自觉学会并运用知识促进知识迁移,学会横向纵向比较分析,总结规律,让这两种语言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
4.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现在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一般较高,教师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做好就业准备工作,从社会需求环境分析了解社会形势,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打破消极的就业观念,主动出击,寻找机遇。
对于高职高专小语种专业来说,要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操作能力。语言只是一种工具,仅凭一门外语就业是过去的说法,单一的语言人才会在市场中逐渐失去竞争力,如果再有一门职业技能则将具有更大优势。
参考文献:
[1]赵丽萍.高职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0(11).
[2]周若玮.从韩语专业就业现状探讨韩语专业的课程设置[J].考试周刊,2014(11).
[3]蔡杰.高职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