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诗情 升华认知

2015-09-10 07:22李敏
语文教学之友 2015年8期
关键词:诗境杜甫首诗

李敏

格尔兹曾言:“困扰骑在每个人的头上。”实际上,诗歌教学的困扰早就骑在初中阶段广大师生的头上,久久抛掷不去。

最近,观摩了三节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题的同质异构课。在为授课教师们喝彩的同时,我也对初中诗歌教学产生了一些质疑。

一、常见诗歌教学模式

1.“温水煮蛙”,显示了量变到质变的道理。在诗歌教学的课堂里,也大量存有此类现象,这是一种逐渐向负面转化的现象。例如,在这三节课中,就有一位教师的课堂以课文的背诵为主线,让学生反复诵读,达到熟背,在此基础上稍微涉及诗歌内容。当学生在课堂上熟练背诵课文时,观摩教师发出啧啧赞叹声。但这些称赞声无法引起我的共鸣,相反痛惜感却倍增。因为,鉴赏变成了背诵,至于诗歌的韵味以及内蕴的忧国忧民情怀,教者很少涉及。更因为,不仅是一个教师在误导诗歌学习的方向,发出赞叹的教师都是他的“伙伴”。当诗歌教学沦落至此时,我们是否有一种穿越到私塾时的幻觉?

2.“提纲挈领”式。作为一首深受称道的经典的古体诗,在现今的课堂上却不能引起学生关注,这是诗歌教学的悲哀。悲哀之处何在?我在另一课堂里寻找到了端倪。这位老师以叙事的视角切入,以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找出诗歌涉及的时间、人物、事件、环境,接着引导学生揣摩诗人的“仁心”与“大爱”——在自身穷困潦倒之时,一心希冀天下寒士都能于风雨飘摇之中,在广厦里“欢颜”,哪怕“吾庐独破受冻死”。不能不说这位教师的精明,他能读到这首诗最精锐、最核心的东西。但问题也就出在此处,教师能轻易圈定的却不能为学生瞬间、准确接受。教师的课堂很精彩,但是凸显的也仅仅是教师表演的舞台,不是属于学生学习的学堂。这种提纲挈领式的做法难以高效,反而会消减学生的诗歌学习热情。

3.“蜻蜓点水”式。诗歌区别于小说、散文等其它文学体裁,它是短小、含蓄的,具有其独特之处。因此教师对初中生读诗要有相应的指导。但是,在新课改如火如荼地推进之时,竟有教师大度地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与鉴赏。另一位老师就是这样操作的。他以明代徐师的“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作为切入点。这一切入点可谓高妙,是一般教师难以想到的。但之后让学生围绕“放情”展开文本内容的搜索,以及之后小组交流、组间的展示,则是流于表面。课堂上,学生表现得呆滞、表述不清,甚或有偏离要旨的情况。究其原因,教师的教学浮在表面上,只有开头部分蜻蜓点水式的指引,之后却没有给予学生“四两拨千斤”式的点拨。

二、我的诗歌教学观

实际上,就杜甫的这首诗而言,表面上是一种叙事性的诗歌,但其中蕴含着真挚、深沉而丰富的情感,而且也不乏抒情的语句。只有完全融入诗歌,鉴赏才成为可能,教学也才有效益。这就要求对诗歌文本进行细化咀嚼。

1.激荡性灵,放飞诗情。阅读诗歌的前提就是尽快使得学生进入诗歌学习的状态,这有点类似于比赛前的热身。经过预热,比赛的状态容易找出来。仍然以这首诗歌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用杜甫的《春望》诗歌声像展播开始课堂教学,让学生近距离领略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激荡出与诗人类似的感怀与性灵。当学生带着这种状态进入文本空间时,将更能理会诗圣不顾自身冷暖、安危,虑及天下寒士的激越情怀。当然,类似的方法会有很多,但必须以有效降低课堂学习缺失率为底线,真正感化学生进入高效学习状态。

2.咀嚼文本,融入诗境。文本是学生诗歌阅读的首要依据,诗歌的内容、诗人创作的主旨都浓缩其中。诗歌学习必须以诵读为基础,细细品读语句,在细嚼慢品中融入诗境。鉴赏杜甫的这首诗,需要咀嚼到他家徒四壁、穷困潦倒之窘境与对天下寒士之真关爱,需要咀嚼“南村群童”之无视“我”之冷漠与我对天下苍生之热忱,需要在对这两组情境的对比中,融入诗人通过语言和情感架构起的诗境中,领会诗人及其作品人民性之要义。

3.交流诗意,升格认知。诗歌的内在蕴意是非常丰富的,阅读赏析的收获也是多样的,这就要求诗歌课堂上,学生之间要通过交流分享,以获得更多的理解。例如,读完杜甫的这首诗,学生可以交流诗歌的主体内容,可以在欣赏、赞美杜甫大爱、仁心之中,升华人格认知。对于初中生而言,面对困境,往往选择自保,难以虑及他人。在杜甫的教育和感召下,学生们自然会懂得和践行另一种更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生活方式。如果此时,教者适时拓展延伸儒家的积极“入世”态度,那么学生不仅感知了这种文化,还为其言行的完善埋下优良的文化“种子”。

(作者单位:南通市海安县城东镇西场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诗境杜甫首诗
佘景峰
《上课没人抢》
诗境
登高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以学定教,让诗歌教学“得言、得意、得法”
绝句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