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别网络课程在线学习环境比较研究

2015-09-10 07:22胡坚达
中国远程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学习环境在线学习网络课程

【摘 要】

网络课程作为一种互联网教育传播系统和典型的在线学习方式,当前主要存在过度重视教育资源建设、缺乏网络教学活动设计和智能化工具支撑、忽视在线教学行为分析等现实问题。结合最新互联网传播模型视角下I类、C类和I+C类网络课程类别研究成果,围绕组织环境、资源环境和空间环境维度开展上述三类网络课程在线学习环境的分析与比较,并就网络课程平台、工具、资源、师生和教学活动在线学习环境五要素,提出不同类型网络课程构建策略。

【关键词】 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学习环境;构建策略;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5)08—0064—05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和“互联网+教育”的不断发展,网络教育模式历经AOC(传统异步在线课程)、“三分屏”和MOOC课程的发展演变,整体上呈现出网络教育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网络学习环境的不断优化、网络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等发展态势。根据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要求,推进信息化平台体系建设,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规划目标,网络课程作为数字教育资源内容表现形式和媒体连接通道,依托数字化平台和智能化工具有效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实现数字学习环境向智慧学习环境的转变,为互联网环境下个性化协作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借助网络平台先进的信息交流与传播社交手段,优秀的网络课程将人与内容的关系深化为人与人的关系,促进知识信息交流与传播开放性、自主性以及知识网络与个性化信息环境的形成,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自增长和以高度聚合“同学圈”关系为特点的网络协作学习要素形成,为有效构建网络协作学习环境奠定基础。

一、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发展困境分析

(一)网络课程过度重视教育资源建设

首先,当前大部分网络课程建设主要围绕课程资源体系的数字化、丰富化和多样化进行,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发布电子教材、教案、案例、课堂视频等教学资源,通过外部连接形式组织网络课程外相关教学资源,便于学生重现课堂内容和学习资料获取,强调传统教学资源的电子化与网络化发展;其次,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主要以任课教师团队为主导力量,网络课程平台资源环境开放性差,课程教学资源自组织性较差,难以发挥更多学习者和同行对课程资源建设的作用,在网络课程平台的后续运行过程中很难实现课程教学资源的自增长;再次,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市场化程度极低,很多课程平台资源主要来源于教师团队建设,内容侧重理论教学资源,形式上采取课件、电子书、视频等静态文档资源,资源主要以免费形式通过网站平台向学习者开放。由于缺乏课程资源开放的市场机制,导致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形式单一、内容参差不齐,重复建设严重,课程资源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不强等问题。综上所述,当前网络课程建设主要以资源建设为中心,网络课程平台的构建缺乏开放性的资源增长和市场化运作机制,没有充分调动更大范围的师生、数字内容提供商和有关培训机构等社会力量来共建共享网络课程教育资源,在课程资源建设形式和内容上难以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严重影响了网络课程学习效果和可持续性建设水平。

(二)网络课程缺乏合适教学活动驱动

根据互联网教育传播模型,教学活动作为网络课程建设的核心要素,是推动和引导网络学习者主动学习和使用教育资源的主要动力系统,是联系教育者、学习者、教育资源和交流工具等要素的纽带。网络课程作为教学形态创新的主要载体,主要侧重于教学资源和平台建设,缺乏对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协作性教学活动的设计,导致很多网络课程缺乏活力、学习者参与性差等问题。由于现有的网络课程平台缺乏智能化学习工具,很多网络课程在教学活动设计上主要采取网络测验、答疑、作业和讨论等教学活动形式,很难通过网络平台构建个性化协作学习圈和网状性社会化网络学习团队,需要团队合作的教学活动方案很难通过现有的课程平台组织和完成,如难以通过平台统计数据实现学习者教学活动和资源定制推送、教学活动流程处理和学习效果分析与评价,使大部分网络课程学习者仍停留在点对点的学习环境中。

(三)网络课程缺乏智能学习工具支持

网络课程作为智慧教育的典范,与传统课程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智能化学习工具的辅助教学。现有大部分网络课程主要是独立于大规模课程平台而存在的,普遍缺乏教育资源个性订制与精准推送、在线学习团队匹配与交流、教学活动数据统计与分析等智能化学习工具的专业支持,适应现代碎片化学习特点的移动学习端网络课程较少,没有充分发挥网络课程个性化学习优势。同时,由于缺乏智能化工具支撑,很多课程教学活动的实施、外部资源智能化自动导入、学习者学习过程资源的产生汇聚等在线学习环境营造功能还没有实现,协作学习、自主学习、O2O线上线下结合混合式学习模式很难依托网络课程平台展开,网络课程智慧教育传播系统还没有形成。

(四)网络课程缺乏师生教学行为分析

网络课程主要学习者用户的需求和行为分析对课程平台建设与教学活动设计起到关键性作用,是提高在线学习者学习吸引力和效果必不可少的环节。当前,网络课程建设主要以教师为主体、以平台和资源建设为中心。在课程运作过程中平台功能与智能化工具调整较少,网络课程平台缺乏对学习者需求与行为活动的调查与大数据分析,不适应互联网环境下在线学习者学习要求。相对而言,以淘宝教育为代表的市场化运作网络课程平台分析客户需求和趋势、依托大数据精准推荐学习者更多相关课程和预测在线学习的需求热点,便于课程平台运营商和资源开发商调整市场规制和经营策略,提升在线学习者学习满意度。

二、网络课程在线学习体验环境比较

根据网络课程中教学资源开发与教学活动设计比重以及教学师资投入,网络课程主要包括I类(以提供和开发教学资源为特点)、C类(依托在线教学活动设计和智能化工具开展高交互协作学习)和I+C类(教学资源开发与教学活动设计的比重偏I类和C类)三种网络课程类型,不同类型网络课程对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智能化工具、网络师资配备和平台要求等形成的在线网络学习环境差别较大。一般而言,网络课程在线学习环境主要包括组织环境、资源环境和空间环境,是互联网环境下平台、资源、工具、教学活动和师生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线学习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对学习者的吸引力和学习质量。在大数据、教育云和移动学习等智慧教育新工具和新形态的推动下,针对不同类型网络课程协作学习环境研究,对于引导网络课程协作学习环境的建设与改造以及提升网络课程对在线学习者的吸引力提供指导。

(一)网络课程的组织环境

网络课程的在线学习主要是通过课程平台和教学活动组织实施。课程平台作为在线学习的组织载体,是组织教学资源、师生、有关企业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教学活动作为有效推动在线学习的主要动力源,是网络教师组织在线学习者参与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网络课程平台主要包括独立性课程网站和专业化课程平台。前者主要以非营利性的I类课程为主,强调课程资源建设的共建共享和单点学习,网站平台智能化功能相对比较薄弱,在线学习者主要通过平台获取教学资源,完成作业、测试和答疑等常规化的教学活动和学习任务,学习者之间缺乏团队化协作学习组织模式和效果反馈机制,学习过程管理、效果评价、质量监管很难在线管理,大部分在线学习者通过创建QQ群、微信群等主题学习圈完成学习课程的讨论互动,平台配备的网络教师相对较少,在线学习者在完成规定学习任务后获得网络课程在线学习证书;后者以教育服务业市场化运作模式为主,如很多I类和I+C类网络课程,主要依托开放性的网络平台自组织数字教学资源,多渠道聚集网络名师、数字教学资源开发商和服务商等社会力量共建教学资源,实现数字教学资源的自增长和质量提升,在线学习者以付费会员半市场化和教学资源服务定价形式筛选直播和异步多媒体教学资源,并通过平台互动交流形式完成课程答疑和延展性学习,共享在线学习合作成果。

C类网络课程主要依托智能化工具组织学习活动,依靠对教学活动的评价和反馈引领学习者阅读和使用其他I类或I+C类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并在智能化工具的支撑下快速形成协作学习小组,开展讨论、答疑和角色扮演等多种活动形式的小班化教学工作,并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产生大批学习成果。

I类网络课程教学活动相对比较缺失。很多在线协作学习和团队学习模式很难通过课程平台智能化工具直接完成,导致网络课程在线班级教学组织比较弱,很多师生教学活动采取O2O线上线下相结合,网络名师与身边导师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方式,部分教师还通过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众包(指的是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大众的做法)平台开展专业工作任务的承接,实现工作任务向学习任务和教学活动的转移,弥补线上线下学习环境的不足。I+C类网络课程由于在同一课程平台中具备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环境关键构成要素,在线学习者在完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系统平台获取教学资源智能化匹配推荐辅助在线学习者顺利完成教学活动,并产生更多有价值的学习资源成果。C类网络课程的在线学习主要依托异步交流工具,在课程平台技术支撑下形成学习者、课程、区域和学情等多维度学习社交圈,每位学习者处于多种不同的学习圈空间,并依托学习圈组织讨论、交流、分享、答疑、探究等多种互动式的教学活动,形成网络课程的小班化教学和在线学习共同体,极大地提高了网络课程在线学习效果。C类网络课程在线学习组织时对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参与积极性和网络课程教师配置比例与另外两类网络课程相比要求更高,一般适合具备较强学习能力的学习者。

(二)网络课程的资源环境

网络课程资源一般包括免费共享和付费服务两种形式,以文本、视频、动画等网络课程资源表现载体为主,主要包括电子书、课程微视频、电子教案等课程材料,通过课程目录、链接、数据库和网络直播等形式组织课程资源,供在线学习者检索、购买和浏览。由于网络课程整体上缺乏高质量教学资源市场化建设运营动力机制,很难形成教学资源调查、设计、开发、销售、版本更替和评价一体化教育服务产业链,导致很多教学资源缺乏专业化和标准化的编排规范,教学资源内容容量和表现形式选择不够科学,整体资源结构不够合理,导读与导学性教学资源缺乏,内容上更多倾向于在线学习者的理论学习与考证辅导,很多网络课程教学资源不能有针对性地满足在线学习者碎片化的学习习惯。随着教学资源信息化、网络化和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作为一种典型的信息消费形式,越来越多的数字教学资源企业纷纷加入到教育资源服务中来,通过自建或依托第三方网络教育专业市场平台,以资源超市销售和服务模式完成教学资源的体验、服务和评价,配备相应的课程顾问和网络教师解决在线学习者教学资源使用的疑问,依托相应技术手段解决教学资源的便捷化和精准化浏览体验,如资源书签、资源界面设计、重难点标识、课程视频段的多点式内容检索和相关性资源大数据推荐等,通过教学资源的详细描述和客户体验评价辅助资源的筛选,有效地提高了在线学习的效率。

网络课程的资源环境主要包括资源内容、资源界面和资源位置。一般而言,缺乏商业运营的共建共享性I类网络课程资源环境建设主要集中在资源的开发上,强调资源的可用性、针对性和内容设计的有效性,而在满足用户友好性资源界面设计、便捷化资源浏览与检索和学习进度保存等使用体验方面比较缺乏,对教学资源所处的网络课程平台环境缺乏有效规划、设计和运维环节,学习者所处的资源环境相对固化。商业化的I类网络课程(如淘宝教育)由于价格和竞争等市场机制作用,运营商在规划设计网络平台时充分考虑了多边市场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特点,强调对入驻资源提供商的筛选和平台用户体验等的环境建设,并通过设定与调整市场规制不断优化。不管是共建共享型还是商业化的I类网络课程,均强调自主学习,教育教学效果不够理想。C类网络课程由于缺乏专门的资源建设,很多资源是高交互学习团队在协作式学习过程中推送和产生的,其资源环境主要体现在虚拟教学团队推送资源的时效性、针对性以及适量和够用等方面,体现了以交互协作式学习为主的C类网络课程在实施会话型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资源可用性,更强调教学活动的引导型学习,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三)网络课程的空间环境

网络课程的空间环境作为实施众帮式(目前是网站运营模式的一种,即让用户参与网站的建设,用户提供网站内容,使内容更完善,更多人受益,如百度百科等)在线学习活动的虚拟场所,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是形成个性化在线学习共同体的先决条件,是学习者彼此之间开展系列团队式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一般而言,网络课程的空间环境,包括若干个学习空间环境,学习者处在若干个不同的学习空间中,学习空间与对应注册的账号相关联,并依托学习空间开展资源分享、互动学习等社会化活动。优秀网络课程所建构的空间环境往往会根据在线学习者的兴趣、关注的主题、以往学习记录和学员基本资料信息等综合因素,自动地向学习者推荐主题学习空间,自然形成关系紧密、志趣相投的协作化网络学习团队,并在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下适时开展教学资源定向推送、主题讨论和教学问题探究式学习等活动。该在线学习共同体在长期的虚拟学习空间教学活动中,少数学习者由于在相关主题协作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贡献度和影响力,逐渐成为特定主题学习空间的意见领袖,并对其他用户产生波及效应,激发更多在线学习者的参与度,提升学习共同体成员间的凝聚力。

C类网络课程比较强调空间环境建设,以智能化支持工具和教学活动设计为主要建设对象和中心任务,通过配置一定比例网络教师引领和推动相应教学活动开展。这类学习空间环境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学活动设计科学性、智能化支撑工具的灵活性、网络教师配置比例与师资水平和意见领袖的凝聚力等方面。另外,学习空间的主题粒度也会对学习空间环境产生影响。针对教学活动交互设计与教学资源开发不 同侧重程度的I+C类网络课程而言,偏向I类的I+C网络课程交互式协作学习相对较薄弱,虚拟学习空间和教学团队缺乏智能化工具支撑难以有效组建,教学活动任务推动在线学习者参与性明显不够。而偏向C类的I+C网络课程的空间环境建设更强调个性化学习需求和教学活动推动,是教学资源在学习空间的有效集成和智能化推送。

三、网络课程在线学习环境构建策略

不同类型网络课程适合不同在线学习者需求,其课程平台、工具、资源、师生和教学活动五要素共同作用,形成不同在线学习特有的环境特征,实质上是网络课程在教育技术、教学设计和商业运作的总体表现。为优化不同类型网络课程环境,提升不同在线学习教学形态下学习者满意度,网络课程运营商应充分认识技术、教学和商业对在线学习环境的影响,把握好网络课程的不同定位和在线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建构以良好用户体验为中心的在线学习环境。

I类网络课程以建设面向在线学习者的教学资源为中心。不管是以政府还是以市场为主导,运营商应紧紧把握这类网络课程的学习特点,构建开放性资源平台及其运作规制,吸纳相关教学资源开发企业和网络教师构建利益共同体,优化教学资源的多方评价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策略。为提高用户体验,平台运营商可尝试采取教学资源详细描述、免费试看、服务评价、进度保存、内容检索和相关学习的大数据推荐等策略加强服务体验,并依托各区域学校学分互认联盟推动在线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平台运营商应结合客户需求变化和线下教育的发展趋势,依托市场规制引导利益相关方开展专业化的微课、微课程、在线电子书和网络直播等不同形式的教学资源设计制作,尝试通过开放性智能化平台建设与高质量教学资源开发,逐步形成以市场化运作机制为手段优化教学资源数量和质量,以教育智能化技术为支撑确保用户学习体验,以O2O线上线下有效结合的学习模式为特点的I类网络教育生态系统。

C类网络课程以建设面向在线学习者的教学活动为中心。平台运营商在规划设计网络课程平台在线学习环境时应充分考虑学习者之间高交互性的特点,通过设计灵活适用的智能化工具保证在线学习者与网络教师教学活动实施、虚拟学习社群组建与管理和过程化教学资源的推送。为营造较好的C类网络课程在线学习环境,平台运营商应加强教学活动过程化实施的智能化工具建设,促成高度聚合“同学圈”关系为特点的网络协作要素和智慧学习空间的形成,实现学习空间主题与学习者兴趣的精准对接,提高在线学习的针对性。为提高学习参与度和完成率以及学习任务的评价与反馈效率,平台运营商应尝试投入更多网络师资力量和建设经费,强化在线学习空间管理,引导在线学习者完成讨论、分享和答疑等互动式教学任务,提高在线学习共同体的归属感和教学目标的完成率,逐步形成以在线教学活动为中心和驱动力,以智能化学习空间和学习社群为依托,以高交互学习参与方式为典型模式的社会化、个性化在线学习环境。

不同的I+C类网络课程侧重比重和经费投入情况决定了网络教学的定位。偏I类的网络课程平台运营商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充分考虑教学资源的分布状况和可用率,围绕网络课程资源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和学习空间单元,通过教学活动设计辅助在线学习者教学资源的获取,通过线上线下的资源组织和权威在线学习证书评价结果,提高更多在线学习者的参与度;偏C类的网络课程运营商应把握好网络师生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后期运作经费保障,注重网络课程平台虚拟学习社群的建设管理和众帮氛围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郭文革. 网络课程类别分析——基于互联网教育传播模型的分析视角[J]. 远程教育杂志,2014,(5):41-46.

[2] 张作为. 数字教育资源电子商务市场模型与平台发展研究[J]. 职教通讯,2014,(14):1-4.

[3] 黄荣怀,杨俊锋,胡永斌. 从数字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变革与趋势[J]. 开放教育研究,2012,(1):75-84.

[4] 刘芳,孙福万等. MOOCs背景下的开放大学课程建设[J]. 中国远程教育,2015,(1):16-22.

[5] 王玉龙. 基于百度文库的微课资源社区构建策略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2015,(2):73-78.

收稿日期:2015-05-30

定稿日期:2015-06-23

作者简介:胡坚达,硕士,副研究员,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处/地方服务合作处处长、培训中心主任(315100)。

责任编辑 日 新

猜你喜欢
学习环境在线学习网络课程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及应用策略研究
虚拟化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
培养初中数学兴趣
网络课程设计中学习动力培养策略研究
高校思政课网络教育阵地开辟的探索与研究
基于混合式学习理念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基于SOA的在线学习资源集成模式的研究
初中英语教学漫谈
浅析混合学习模式下的教师培训网络课程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