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让心灵触摸阳光

2015-09-10 07:22薛佳文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名著图书语文

薛佳文

现代社会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文化涵养,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正是伟大人物智慧的结晶,是滋养学生心灵成长的沃土。因此,为了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

学校教育不仅要像提供母乳一样给孩子们提供最初的滋养,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提倡自主阅读让孩子们学会自由飞翔。

苏联教育思想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学生和教师精神成长的书籍,那就是学校。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比我们现在很多村小的硬件设施还要差得多,但他每天都要和老师、孩子们一起读书,让孩子们真正走进图书的精彩世界。

没有阅读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很难有阅读的习惯;没有阅读习惯,我们培养的学生就是半成品甚至是废品。面对未来的社会和挑战,他们将很难有完整的精神生活和充实的人生。

经典的意义,就在于使后辈们能在智慧光芒的照耀下,提升效率,缩短历程。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民族语言的美,还要帮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然后从中汲取精神的营养。不断完善,潜移默化地塑造出美丽的灵魂。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展多样化的综合实践活动正是激发兴趣的好办法。

初中生情感丰富,外显,喜欢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的活动。他们不像高中生能以理智的眼光去观察、分析问题,也不像高中生能对深奥的问题作深入持久的钻研。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把单调枯燥的知识传授化为有趣的、灵活的活动课,化深奥为浅易,使学生在一系列的阅读活动中增长知识,获得能力。例如,每次上课前五分钟,可由一名学生推荐一部值得阅读的名著并说明他的理由;也可开展接龙故事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根据老师所提供的主题,学生分组,全组每人写一段,集体完成一个具有可读性的故事。在这关键时刻,老师应引导学生,出示阅读及阅读后创作的示范,让学生认识到课外阅读不仅能怡情消遣,还可以提高能力,陶冶情操,塑造人格,提升品位。

另外也可以在阅读经典后进行语文知识智力竞赛、辩论会、现场作文、制作手抄报、学生原创诗歌等活动。我们实验初中为学生创办了自己的文学期刊《星光》,创办了学生诗情展现的社团——群星诗社。学生可以踊跃投稿,展示自己的风采,既锻炼了自身的勇气,也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再比如,我们实验初中还带领部分学生外出采风,赏兴化千岛菜花风情,感无锡太湖妖娆水韵,悟上海复旦东润先生灵魂精华所在。潜移默化的集体活动教育,让学生阅读的素质在润物细无声中获得提高。

三、厚积薄发,建设图书角阅读好书

让学生博览群书,夯实语文基础,才能厚积薄发。因此,我认为应该在班级建设图书角。我们实验初中也正是这样为学生服务和创造条件的。为学生创设图书角,并鼓励学生将自己珍藏的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拿出来,每人为班级贡献一本,每半学期轮换一次图书,并登记贡献书本、借阅书本的情况。另外,学校还设立了“读书节”,每年此时,各班级进行阅读知识大比拼,评比出优胜班级进行奖励。

四、制订个人计划,坚持每周摘抄、练笔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就要提高学生接触语文积极信息的机会。诗人歌德认为: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养成的。为此,老师应帮助学生拟订个人读书计划,将初中要读的名著作品列出阅读书目。每月,为学生推出“本月阅读计划”,配备专门的笔记本,坚持写读书笔记,坚持每周摘抄积累,月底利用一节作文课进行交流和总结,将优秀的语段进行展示和推广。例如,初一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推荐学生读鲁迅的《朝花夕拾》;在初二学名著专题时,要求学生必读《水浒传》。每年寒假暑假,学校会制订计划——精选经典作品,要求学生阅读完毕并完成相关读书笔记。返校后,进行名著读后感练笔竞赛,以设奖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兴趣。当然,阅读欣赏的主体是学生本身,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应该努力激活学生的阅读期待,带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从而使他们的心灵触摸到温暖的阳光。

林语堂先生说:读书能“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叔本华也说过:“没有别的事情能比阅读名著给我们带来更多精神上的乐趣,这样的书即使只读半小时,也会让人愉快、清醒、高尚、刚强,仿佛清澈的泉水沁人心脾。”我相信:阅读,能让学生的心灵触摸到阳光。

猜你喜欢
名著图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名著,我想挽着你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