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奇
充分利用好开放和港口优势,打造辐射长三角、影响华东片的港口经济圈。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殷切期望。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推动对外开放和经济转型实现新跨越。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战略机遇,努力把宁波建设成为“一带一路”的战略支点城市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增长极。
完善港口集疏运网络,建设国际化综合枢纽港。经过多年的发展,宁波港基本确立了我国深水枢纽港和国际集装箱远洋干线港的战略地位。2014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中国大陆港口第三位。宁波在建设国际化综合枢纽港进程中仍需大力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和集疏运网络,进一步扩大港口辐射力,以成为连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枢纽港。一是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岸线资源开发利用,新建一批集装箱和散杂货码头,改善航道、锚地等设施,增强港口承载能力。二是构建互联互通的海陆集疏运网络。积极开辟新航线,完善宁波至全球的航线网络,构筑长三角国际航空物流枢纽。启动甬金铁路建设,积极谋划建设沪甬跨海铁路,完善铁路集疏运网络。推进六横梅山疏港公路、杭甬高速复线、甬台温高速复线等建设,构筑“二环十射四连四疏港”高速公路网。实施疏港内河工程,推进河海作业区建设,增强江海陆直达能力。三是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加强长江经济带和中西部地区腹地开发,大力发展海铁联运、江海联运等多式联运,建设江海陆联运服务中心,打造宁波——华东地区集装箱海铁联运“黄金通道”。推进“甬新欧”贸易物流线建设,增强对中亚、欧洲等地区进出口货物的吸引能力。
推进临港产业创新发展,打造港口经济发展高地。目前,宁波已经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临港工业基地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港口物流中心,但是港口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还不够强,临港经济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宁波要积极推动临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港航服务业、新型临港工业、海洋高科技产业等优势行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一是大力发展现代航运物流业。着眼于交通运输港向贸易物流港的战略转变,推动航运物流业向现代化、高端化发展。拓展港口物流服务领域,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港口物流营运商,构建集商品交易、仓储管理、电子支付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港口物流供应链管理服务体系。发挥港口大宗商品集散中转优势,做大做强液体化工、塑料、有色金属、铁矿石、粮油等交易品种,建设具有影响力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完善航运交易平台,培育壮大船舶交易、航运订舱、液体化工船租运、船员培训、后勤补给、航运保险等特色航运服务业,建立“海上丝绸之路”信息服务平台,逐步增强参与国际航运资源配置的能力。二是推动临港工业高端化。临港工业是宁波经济的重要支柱。要继续择优发展临港工业,坚持生态化、高端化、集群化的产业发展导向,瞄准石化相关行业、高端装备制造行业以及国家布局的重大项目,打造若干个强辐射力、强带动力、高附加值的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临港工业结构升级。三是打造临港产业发展大平台。推进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宁波大榭开发区、宁波新材料科技城等重点开发区域建设,集中力量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准的大产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端产业基地。发挥海洋经济的特色优势,启动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建设,健全国际高端产业布局规划,打造区域创新发展高地。
发挥港口的开放引领作用,扩大国际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宁波要充分发挥港口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统筹海陆双向开放,创新开放模式,增强宁波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支撑能力,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开放门户。一是加强国际国内港口合作。启动申报丝路国家港口合作组织,争取设立常设机构,加强航线航班、航运定价、信息共享、港口建设等协调合作。深化省内港口和沿海、沿江港口合作。二是推动国际投资贸易发展。牢牢把握国际产业转移和全球市场重新布局的有利时机,加大对重大产业的招商力度,引进一批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大项目好项目。鼓励企业“走出去”,建立境外资源开发、生产加工和产品营销基地,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贸易和资本技术合作,增强跨国经营能力。三是搭建高层次的国际经贸合作平台。办好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设立东盟进口产品保税展示交易平台、进口货物集散中心。筹办好中东欧部长论坛、中国航海日、海内外“宁波周”等重大活动。四是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挖掘宁波的人文资源,加强城市形象推广,展示宁波人文魅力,提高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开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品牌,开辟邮轮母港航线,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扩大人员往来。
强化改革创新,激活港口经济圈协同发展新动力。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是宁波港口经济圈建设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参与长三角合作交流,深化长江经济带城市之间战略合作,走协同发展道路。一是深化港航物流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积极谋划建设海铁联运综合试验区,建立健全海铁无缝衔接、信息互联共享、通关快捷便利、运价协商调节的海铁联运发展新机制。推进港航服务综合改革,积极争取启运港(站)退税、国际船舶登记、沿海捎带等试点政策,创新航运发展制度和运作模式。二是深化国际贸易便利化改革。借鉴上海自贸区,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国际化、航运发展制度创新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大力营造国际化和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发挥开放口岸功能,谋划建设梅山贸易便利化试验区,探索境外货物、资金、船舶自由进出园区的制度和政策,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对外开放先行区。深化大通关改革,推进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和检验检疫一体化改革,推进口岸执法部门信息系统互联共享,加强口岸“单一窗口”建设。三是深化国家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试点改革。加强日用消费品、大宗商品跨境电商平台建设,深化监管模式、电子支付、信用体系、退税结汇等领域改革,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跨境电子商务试验区。四是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壁垒,建立健全规划共绘、交通共联、产业共兴、环境共建、社会共享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跨区域流动和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