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宝龙
总的看,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的基本面是好的,转型升级的态势是好的,改革发展稳定的形势也是好的。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经济运行高开稳走。一季度GDP增长8?郾2%,上半年增长8?郾3%,好于预期,好于去年,好于全国,实现了“开门红”“半年红”。二是转型升级见到曙光。“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等重点工作深入推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创新驱动力明显增强,效益效率持续提高。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郾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7?郾7%,劳动生产率提高7?郾3%。三是全面深化改革见到实效。年初确定的31项重点改革有序推进,各类改革试点加快推进,激发了市场活力,提升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和干劲。截至6月底,全省市场主体达到441?郾4万家,增长12?郾6%,注册资本增长26?郾4%。四是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就业形势保持稳定,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五是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全面深化“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加快推进社会领域改革和社会治理创新,全省形成了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总之,在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下,我们拿出了改革发展稳定三张靓丽的成绩单。成绩确实来之不易,这是在党中央领导下,全省上下众志成城、上下同欲、共同努力的结果,必须充分肯定,倍加珍惜。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收官“十二五”、谋划“十三五”的承上启下之年,各方面的任务都很重。下半年,总的要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增长、抓改革、促转型、治环境、惠民生,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努力推动经济加快进入增长中高速、质量中高端的轨道,实现全年经济高开稳走向好,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为“十二五”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一、咬定青山不放松,始终保持战略定力
目前,我省转型升级已见到曙光,经济增速与质量效益初步达到了一种新的平衡。实践证明,转型升级“组合拳”针对性强,实际效果好。前两年,我们每年淘汰落后产能,换来了现在的良好局面,这个代价很值得。这说明早晚要干的事,早干比晚干强。看到上半年8?郾3%的数字,我很高兴。一方面,我们为全国大局作了贡献;另一方面,这是在转型升级加快的基础上实现的,同时也为下一步抓转型留出了空间,有了更大的回旋余地。
但我们也必须清醒看到,转型升级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特别是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暴露出许多新的问题,与“三期叠加”的影响相互交织,使我们不仅面临稳增长的巨大压力,也面临社会矛盾凸显的严峻形势,转型升级的难度在增加,“过冬”的时间可能比预想的要长。具体说,一是“换挡期”的爬坡特征明显。虽然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但下行压力仍然较大,随时有溜坡的可能,要一直保持增长中高速难度不小,需要握稳方向、踩好油门。二是“阵痛期”的分化特征明显。新兴力量快速上升,但企业、行业、区域分化也在加剧,形势比较好的还不够多,多数比较困难,大致只有“三七开”,要实现动力转换、进入质量中高端的轨道,还需要较长时间、付出很大的努力。三是“消化期”的慢性特征明显。中央新政组合利好不断,但抵消前期刺激政策的影响还有一个过程,有的政策边际效应也在递减,要实现经济血液的良性循环,还需要保持耐心、精心调理。四是“攻坚期”的复杂特征明显。现在战略方向包括改革思路已经十分明确,但战术战役实施存在不少问题和障碍,要取得实质性突破,还要靠各级干部的新作风、新本领、新作为。
形势越复杂,越是考验我们定力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来浙江考察指导,对浙江工作充分肯定,这是最大的褒奖,也是最大的动力。我们一定要咬定目标、上下同欲,坚定不移地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条路子走下去,坚定不移地打好浙商回归、“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四边三化”“一打三整治”、创新驱动、市场主体升级、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七大产业培育等转型升级已有的“十招拳法”,并不断探索新的招数,进一步打出声势、打出效果,一直打到迎来转型升级的艳阳天。
二、把握发展规律和趋势,在构建新兴支撑力量上深处着力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2006年4月17日,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省委常委会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指出,“分析经济形势,我看关键是把握两条:一是把握经济运行大势,特别是要看全局,要看前后的周期走势,把握主流,把握方向。二是高度关注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情况中,有很多是昭示着未来发展方向的积极因素,虽然现在还只是萌芽性的、初生性的,但只要我们加大工作力度往前推,就会茁壮成长,成为主流”。近年来,我省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结构变化、动力转换的新趋势,今年上半年尤为明显。服务业、新经济新业态、城市经济成为新兴支撑力量。这是经济规律使然,是发展趋势所在。我们必须增强敏锐性和感知力,牢牢把握发展规律和趋势,抢抓新机遇,聚焦新动力,构筑新优势,全力打造对浙江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支撑力量。
从产业结构看,要牢牢把握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的大趋势,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近几年,我省服务业发展势头很好,比重逐年提高,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一发展趋势,创新机制,完善政策,统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统筹发展新兴高端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大力推进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抓紧启动服务业强县建设,推动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抓服务业不是不要工业,恰恰相反,要抓工业,抓制造业,坚持市场导向,按规律办事,着力推动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型。传统工业改造,一要抓嫁接,与国外先进企业嫁接,与同类先进企业嫁接;二要抓提升,加快企业自身技术革新与改造;三要抓合作,加强企业联合,优势互补,提升企业效益和竞争力;四要抓汰劣,淘汰落后产能。要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发展。中小微企业是税收的潜力、就业的海绵、科技创新的最初土壤,是浙江的一大优势,这个优势一定不能丢。我曾经用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分析研究过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关系。大企业成了托拉斯,并不是小企业就没法生存了。资本有机构成的核心是追逐利益最大化,大企业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必然把很多零件、产品的加工生产转给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生产发展要依存于大企业,这里边体现创新、体现服务、体现依赖。要切实抓好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的实施,推动小微企业由低、散、弱向高、精、优迈进。
从经济形态看,要牢牢把握传统经济和业态向新经济新业态转变的大趋势,推动信息经济、“互联网+”等大发展。近几年,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此长彼消的转换正在加快。新经济新业态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和亮点。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浙江经济飞起来。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务院出台《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一契机,充分发挥基础和先发优势,加快制定实施浙江的“互联网+”行动计划,突出“互联网+”与七大产业联动,抓好特色小镇和创客空间建设,让互联网这条“鲶鱼”持续搅出新的活力。
从区域特征看,要牢牢把握从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的大趋势,全力推进都市区建设和城市经济繁荣。县域经济发达,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和优势。现在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局限性越来越明显,普遍存在节点功能弱、集聚能力弱、资源整合能力弱和大企业大产业形成难、高新产业发展难、现代服务业发展难的“三弱三难”问题。从国际经验看,城市能级越高、功能越完善,集聚高端要素、高端产业的能力就越强,服务业就越发达,经济发展优势越明显。这种情况在我省也已经逐步显现。我们要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着力提升都市区、中心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周边县市要尽量纳入、统筹规划、合理分工、协同发展;大力推进县域经济转型,加快形成与新型城市化相适应的经济布局和发展方式。
能不能顺利实现上述转变,最根本的还要靠改革创新。要深入贯彻省委十三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切实抓好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各项工作落实,以改革激发活力,以创新引领转型。要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有效制度供给。紧紧抓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个核心,扎实有序推进已经确定的重点改革项目和各类改革试点,谋划实施一批新的重大改革举措,更好地发挥全面深化改革的牵引作用。要把推进政府改革作为撬动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的杠杆,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营造最优的发展生态系统。要把创新驱动作为转型升级的首要战略,着力破解科技创新“四不”问题,加快推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围绕“八倍增两提高”目标,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健全创新支持政策,持续加大创新投入,不仅要重视技改装备等硬投入,也要重视工业设计、人才引进、品牌和营销网络建设等软投入,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政府要全力打造环境,以环境托起平台,以平台集聚要素,以要素催生创新。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打造创新平台、构建创新生态链上,大力推进基金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发展众创空间,把省级产业集聚区核心区建设成为高新技术园区,引导市场主体把有条件的旧工业区改造提升为创新平台,使平台成为智与资的结合点、创新活动的爆发点。大力支持浙江大学建设紫金众创小镇和浙江工程师学院。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快建设国际学校、国际医院,探索建设国际化社区、引进国际家政,提升人才服务的国际化水平。
三、坚持底线思维,应对风险挑战要精准发力
今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喜中有忧,各领域矛盾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不确定性在增加。经济方面,工业依旧疲软,出口剧烈波动,消费热点缺乏,投资后劲不足,财政压力较大,楼市冷热不均,股市剧烈震荡,金融债务风险不少。社会方面,公共安全形势堪忧,社会矛盾依然较多,涉恐形势尖锐复杂,特别是经济领域问题向社会领域传导扩散、新的利益群体及诉求增多、网上网下互相影响、境内外势力联手行动等态势越来越明显,增加了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成本和难度。
稳增长是底线,保稳定是大局。下半年,中央将隆重举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我省将承办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明年还要迎来国际性重大峰会。我们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努力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确保完成全年和“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确保社会和谐、安定有序。
一要确保完成目标任务。五年目标和全年目标都要认真逐一对表,倒排进度抓落实。好的指标要继续保持,落后的指标要抓紧赶上,个别难度大的指标要尽可能抬高底部,年底要抓好省级部门和市县考核。特别是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确定的目标和财政收入、节能减排等转型升级指标,一定要全力以赴,确保完成。这既是浙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全国大局的要求,我们必须在关键时候挺得住、顶得上,为全国大局多作贡献。要确保完成民生相关指标,扎实做好就业、社保、医疗等工作,不折不扣办好民生实事,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二要出管用的实招。中央和省里都出台了稳增长的措施,关键是要精准发力、落实见效。突出抓“大”,推动占比高的大市大县平稳较快发展,推动大项目落地建设,推动大企业提升发展。突出抓“快”,急基层所盼、解企业所困,切不可纸上谈兵、自娱自乐、体内循环,减负政策要落实,项目服务要到位,实际困难要就地解决、马上解决。突出抓“细”,不能老谈战略,只会画饼,光说不练,总是停留在概念、方案、规划层面。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要把更多精力放在战役战术上,抓具体、具体抓,使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要切实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继续做好不良资产化解处置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做好社会风险防控工作,及时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抓好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等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要做好有关安保任务各项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四、践行“三严三实”,抓落实务必执行有力
近年来,全省上下拧成一股力量,形成了心往一处想、齐上一线干的良好局面和浓厚氛围,齐奏出悦耳动听的交响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首要任务是全面肩负起“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新使命,落实好“更进一步、更快一步,继续发挥先行和示范作用”的总要求。这更需要我们以过硬的作风来保证和推动事业向前发展。要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为契机,严字当头,实字为要,干字为先,提升战斗力,强化执行力,抓实、抓细、抓到位、抓到点,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执行要全面准确。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准确把握中央的大政方针,全面准确分析研判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坚定发展信心,把认准的事情干好;保持足够耐心,不追求超越发展阶段的目标,做到在正确的时间干正确的事情。
执行要态度坚决。一些工作不能落实到位,很重要的原因是意志不坚定,在执行上松松垮垮、拖拖拉拉。定了的就要立即干,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不能迟疑犹豫,不能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我们遇到困难、矛盾和阻力的时候,一定要搞清底数、增强底气,旗帜鲜明、敢于碰硬,一抓到底、干出气势。
执行要创新办法。现在我们的工作思路、战略方向很明确,关键要在具体的战役战术上多动脑筋,多想办法。比如平安浙江建设,这是一个战略部署,它的支撑就是一张张平安网络、一个个平安细胞。现在在抓的社会治安防控“五张网”“两网融合”、基层社会服务中心、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等工作就有创新、抓得实。再如,转型升级“组合拳”已经有十招了,这都是在战役战术层面的,其它的还有没有?各级各部门都要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形成压力层层传导、问题各个击破的良好氛围。要用好考核指挥棒,树立鲜明用人导向,加大调整不胜任现职干部力度,切实打造“狮子型”干部队伍,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最后,我再强调一下,要认真谋划好“十三五”发展,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做好规划编制工作,为召开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