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先德
某天课外活动时,同学A与同学B在教室里打了起来。班主任急忙赶过去制止并了解事情始末。原来,同学A打扫卫生时不小心把水溅到了同学B身上,同学B骂了同学A,同学A一气之下打了同学B,同学B于是还手,两人最后扭在一起……班主任说,同学之间怎能打架呢?同学B说,他把水溅到了我身上。同学A说,我打扫卫生时不小心才把水溅到了他身上,他骂我,我才动手的。两人各执一词,似乎都有理。班主任既没批评A,也没指责B,而是说,刚才的事我没看见,现在你俩把事情经过重新演示一遍,我看看究竟谁对谁错。不过,当同学A把水溅到同学B身上后,要加一句“对不起”。
两同学于是“演”了起来。当A把水溅到B身上时, A说:“对不起!”演到这儿,两人都笑了。同学B再也骂不出口,同学A自然也生不起气来。于是,两人有说有笑地打扫起教室的卫生来……
班主任反思说,很多时候,遇到学生打架时,我们要么各打五十大板,要么重点惩罚肇事者。如此表面看虽然事端平息,实际上学生口服心不服,同学矛盾并未真正解决。而换一种教育方式,其效果大不一样。
当下的道德教育,无疑是问题多多。无论学校德育还是家庭教育,我们仍然以说教为主,于是我们喋喋不休,孩子似听非听,效果可想而知。事实上,这样做的结果是我们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缺乏情感体验;或是我们提出的要求过于空泛,往往使学生不知所措;或是我们的教育太过抽象,孩子实践起来不着边际。如此何来好的效果?
苏格拉底主张通过与别人谈话、讨论或辩论,激发受教育者寻求真理的积极性,引导受教育者自己思考,探求问题答案,发现真理。美国教育界普遍认为,父母、教师不应给孩子灌输某种既定规范,每个人都可根据各自价值观去选择,德育的重要职能就在于引导他们自主选择。柯尔伯格则干脆说:用直接教的办法灌输某些条文是无用的,德育应鼓励学生进行道德认知冲突的自我抉择,发展道德认知力。德育的一切都必须指向学生,德育活动的开展只有契合学生的所爱、所愿、所想,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上文中的那位班主任,巧妙地设置情景再现,用一句简单的“对不起”,就不仅化解了同学矛盾,且使之学会了如何礼貌待人,有过错了如何求得对方谅解等。而事实上,现实中的许多事件,都是因为一声“对不起”而化为无形,反之则大打出手,两败俱伤。鲁迅先生说:“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可见,对一些德育问题,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营造浓郁氛围,让学生在模拟中体验。如此让学生身临其境,产生道德认知,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同时,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捕捉德育素材和契机,抓住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为多数学生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提出富有启迪性的主题,选择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实践,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加深他们的内心体验,影响他们的行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行合一,历经体验而获得的道德认识是根深蒂固的,由情感浸润的道德素养是经得起风雨考验的。有效的德育就是要使学生真切地体验,在体验中自觉地实践,从而实现心与心的碰撞,实现道德的提升和完善,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房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湖北十堰 442100)
责任编辑 余志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