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2015-09-10 07:22刘超蓉
考试周刊 2015年84期
关键词:渗透方法生命教育小学数学教学

刘超蓉

摘 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赋予了生命教育必要的人文关怀。而数学作为独立的一门学科,也应将学生的成长、发展作为首要因素,把教书育人有机结合起来,使生命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同时获取珍惜生命、善待人生、积极进取的真谛。

关键词: 生命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 渗透方法

生命是教育的起点,因为生命使教育成为可能、变得丰富。因此,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理所应当成为教育的第一要义。教育之于生命,如同黑夜里亮起一盏明灯,照亮人生的前行。让每一个鲜活的生命由“活着”走向“活好”进而升华至“活出价值”,仅靠生命个體的单一努力难以实现。教育应关注人的生命、关注人的价值,应引导个体感知、理解、珍惜、升华生命,这是社会赋予教育的神圣使命。下面我谈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实践的做法与思考。

一、加强交流,促进生命发展

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让他们明白生命的意义,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健康成长,是教师的责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情感的交流,使学生自信、自立、自尊、自强,提高生命质量。

记得前几年有一次我去代同年级老师的课,当时我请三个学生竖式计算。结果,两个学生板演正确,算理也说得很好,受到了我的表扬。就在这时,另一个做错题的学生将头深深地低下去,我发现后立即带着期待的眼神、温和的语气询问:“你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吗?”在我的鼓励和其他学生的启发下,那个学生很快找到了自己的错误。“刚才这个同学虽然做错了,但是她能够自己找到错误并改正,真是好样的。告诉老师,你叫什么名字?”随着那个学生自信的回答,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源于学生内心的欣赏与激励、接纳与认可,是一种真情流淌。每一位学生除了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也希望得到同伴的认可与赞同。

二、开发潜能,引领生命价值

生命教育中的学生是正在发展的活生生的人,他们自身具有一定的潜在能力,以这些潜在能力为基础,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这些能力包括动手操作能力、阅读能力、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甚至包括挫折耐受力等。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拓展学生的心理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和潜能。

例如:三年级下册“数学好玩”中有一课是《小小设计师》,教师可以将师生课前共同收集的一些徽标展示给学生欣赏,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再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根据轴对称、平移、旋转等知识设计徽标,当一回小小设计师,促进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与想象能力、创新能力,活化学生的空间意识。最后,让学生与同桌交流自己的设计思路、设计特点、具体含义,并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共同交流,从中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另外,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难免会碰到困难、挫折,而生命教育很重要的一点是提高学生的挫折耐受力。记得在教学“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在班上选择了全班公认数学最优秀的和最差的各两个学生进行口算比赛,两组题目分别如下:

1.324+198 596-399 396+498 (优等生完成)

2.324+200 596-400 400+500 (学困生完成)

比赛的结果当然是学困生获胜,顿时全班学生从疑惑不解到热情高涨,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意见,大多数学生认为这样比不公平。课的发展如课前设计一样顺畅,但是比赛学生的表现却令我时至今日仍然不能平静:2名优等生都在不发表任何意见的基础上独自伤心地哭了,而2名学困生表现大同小异:眼里闪过一丝得意,但是脸上没有一丝笑容,他们体现出的“宠辱不惊”令我记忆犹新。课后我向两位优等生进行简单的解释,并向他们道歉(老师没有考虑你们的感受),并重点帮助他们分析了“哭泣”的原因,希望他们在遇到困难时,能变得坚强和从容。对于学困生,我鼓励了他们,希望他们今后继续努力,并告诉他们,不要自卑,其实你们也是很棒的。从他们微笑的小脸上,我看到了希望。

课后我进行了反思:第一,教学应该更多地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本节课的情境创设目的本是为了激起全班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差生”比优生算得快的“意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发现题目特征,理解简便算法的实质是“凑整”。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对于多数学生而言,课的设计达到了预期效果,但是当我看到优等生那哭泣的表情,学困生体现出的“宠辱不惊”时,我知道对他们我是失败了,显然这不是他们的精神需要。第二,教学中学困生体现出的“宠辱不惊”使我想到了网上看到的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一位老教师到农贸市场去买菜,遇到当年他教的一名做小生意发了财的学生,正在卖鸡蛋的学生热情邀请老师去吃饭,老师说:“卖鸡蛋这样的工作你不觉得难为情吗?”学生说:“这和当年您教育我的情形相比,这还算不了什么……”这个故事显然讽刺了老师对待“差生”的教学行为,但是值得我们反思,正如学生比赛胜了也不敢“声张”。是啊,我们真的应该给学困生更多的阳光,不仅让他们可以经受挫折,还可以沐浴灿烂的阳光,拥有健全的人格。从另一个层面看:学生得益最大的竟然是老师的“关照”。他在无数次的挫折和打击面前变得坚强,而这种品质将使他终生都会享用它的利息。所以挫折教育是人生重要的一课,而学习上一帆风顺的优等生,却很少遭受挫折,所以才会在一次不正规的比赛“输”掉后哭泣不已。孩子们的一生中不遇挫折是不可能的。老师有责任早一些让他们具有“免疫”能力,让他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从容不迫。面对挫折能够从容不迫仅靠说教是无法达到的,老师在教育教学中还应注意设计教育环境,不要一味给学生营造一切需求都能轻易得到满足的教育环境,更不要阻碍他们适当接受困难和挫折磨炼的机会。

三、联系实际,体验生命历程

数学的学习与我们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许多生活化的经验。在课堂内,教师不仅寓生命教育于数学过程,还应鼓励和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社会调查等途径搜集、占有资料,从中受到生命教育。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数学和生命的联系,在查阅资料中知道了时间的宝贵,知道了生命过程中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危险,知道了在活着的时候要珍惜生命,知道了水是生命的养料。在体会1亿有多大时,学生查阅到,1亿滴水能足足填满3个西湖,珍惜水是珍惜生命的象征,从小事做起,才能让生命更有价值。实践中了解了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更让学生体会生命的真谛。高年级学生学习统计知识后,可以组织一次“我是小小交通员”的数学调查和访问活动,到交通路口测算不同时间段车流量;访问交警,把测算和调查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动手制作统计图,动脑编应用题,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不仅智力得到发展,学生还在人际交往、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方面得到锻炼,受到生命教育和美育熏陶,寓生命教育于学习之中,寓生命教育于活动之中。

四、不断思考,开发生命潜能

生命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发展生命,促进学生的个体价值体现。数学学习的本质也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更是思想的提,智慧的生成。苏格拉底曾说:“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教师应当像助产士那样办事。”教师应鼓励学生从能思考到会思考,再到善于思考,在思考中启迪智慧,在思考中提升自我。会思考的学生不拘泥于接受答案,善于质疑问难,善于自我反思,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对问题的独立见解。因此,数学教学中需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机会,突出知识的发生及发展的全过程,在提升智慧的同时挖掘学生的生命潜能。

如教学“24时计时法”时,我问: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哪种方法好?或者你更喜欢哪一种?学生开始回答了。生1:我认为12时计时法好,因为这种计时法我一看就知道是上午还是下午了。生2:我认为24时计时法好,因为它非常简洁,只需要几个数学就表达清楚了,而12时计时法还要写那么多汉字。渐渐地,大多数学生的意见都倾向于12时计时法了,这时我说道:“我认为24时计时法好,如果你用12时计时法来预告电视节目,外国人不认得‘早上、下午、晚上’这几个字,他不就看不懂了吗?请你们继续辩论。”经过一阵激烈的辩论后,多数学生转而认为“24时计时法好”。这时,我又说:“我不同意你们的意见,如果我打电话约一个朋友明天去看电影,我肯定地说:明天下午4点一起去看电影。而不是说:明天16时去看电影。”请大家继续展开讨论。同学们终于领悟到了,其实,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它们适用于不同的环境而已。本来可以画上圆满句号的课,我却不仅限于此,而是扮演了一个“无事生非者”,巧妙地引发学生一次又一次的辩论。最后,学生经历了学习过程,真正理解了知识,才能更准确地运用知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今天的数学教学,应该站在将每一堂课看成学生生命发展的重要阶段的高度来审视。

生生不息,教育不止。生命教育应伴随着学生的成长,潜移默化地进行无痕化教育,使数学教学与生命教育做到和谐统一。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理念随时在教师的言行中体现,对孩子的生命教育,是让孩子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懂得生命的意义、把握生命的价值,让每一位学生记住:要想创造一个辉煌的明天,必须拥有一个鲜活的生命。

参考文献:

[1]义务教学数學课程标准,2011.

[2]王忠平.小学数学课堂融入生命教育法浅析[J].新课程小学,2012-07.

猜你喜欢
渗透方法生命教育小学数学教学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