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剑
当下存在的“审批难”问题,其实质是政府相关部门自身定位不准确,体制机制存有障碍,使得审批环节成为束缚市场与社会潜力释放的重要因素,影响了经济增长的动力形成,不利于经济整体效率和能量的提升。
概括而言,“审批难”不外乎有以下几种情形:一是牵涉到行政体制性问题,政府各部门职责不清、边界不清,存在推诿扯皮的现象;二是官僚主义作祟,明明边界清晰,但审批程序对公众不透明,就是拖着不给办; 三是部门利益使然,行政审批权是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部分审批者也习惯利用手中权力来勾兑利益。久拖不办,无外乎是权力意识在作怪。
国务院2015年首次常务会议提出要推行“一口受理”、实行“限时办理”、严格“规范办理”、坚持“透明办理”、推进“网上办理” 五大要求,正是致力于解决上述问题的呼应性举措。推行“一口受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聚合行政资源,避免内耗;“限时办理”与“规范办理”则是强化审批部门的服务意识,淡化权力意识;“透明办理”是政府行政公开的题中之义;“网上办理”则牵涉到审批服务的手段如何与时俱进。
实际上,上述“五大要求”,近年来各地都有一些探索,并非新提法,但仍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折射出了各级政府审批“沉疴”仍广受群众诟病的现实。这说明,“审批难”较之于审批事项的精简,其难度与复杂性更大,不是简单的“取消”那么简单。它涉及政府职能、部门利益、操作技术、监督考核等问题,既非孤立存在,也不能单独解决,特别牵涉到的是行政体制性问题,本身就具有全局性意义。只有形成合力,破解“审批难”才不致沦为一句空话。为此,我认为,还应当大力推进改革,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第一,对一些政府部门而言,行政审批权就是控制、配置相关资源的权力,手中掌握的行政审批项目越多,意味着利用资源的空间就越大,寻租的机会和权力变现的渠道就越多。所以政府要规范“权力清单”,做好顶层设计,遏制行政权力扩张行政审批的冲动。
第二,较之“审批多”,“审批难”更多地反映了审批程序繁复、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对此,各地应该探索“并联审批”等有效方式,减少合并审批环节,提高办事透明度和办事效率。
第三,进一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改善行政作风,克服官僚主义。这是解决“审批难”问题所需建构的一个重要的大環境,也是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从制度建设上破解“审批难”问题的原因所在。
(作者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责编/刘瑞一 张夏梦(见习) 美编/李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