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的谋与略

2015-09-10 21:09查英
决策 2015年11期
关键词:铜基铜陵市铜陵

查英

“一台生产铜板带的机器是1.2亿元,加上全部的机器得投资多少钱?重资产行业转型不易。”铜陵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贸局局长岳霆为市场算了一笔账,这笔账不小。

“对接和落实安徽省调转促‘4105’行动计划,铜陵市已成立1个总领导小组,7个工程推进小组,谋划了10大重点工程,形成‘千百十亿’推进格局。”铜陵市发改委项目办主任周文胜一口气报了一串数字,这串数字的分量不轻。

在铜陵,转型并非突如其来。这一次,“转型推进力度更大”成为干部们的共识。

肩负突围资源型城市转型困境使命的铜陵,如何能在安徽省调转促的政策推力下,走出一条新路?9月20日,安徽省“调转促”动员会召开后的第二天,铜陵市紧接着召开市委九届十五次全会,铜陵市委书记宋国权对铜陵市“调转促”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明确了“135”的工作推进思路:“一个排头兵”即争当安徽省调转促和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三个聚焦”是聚焦产业转型、基地建设和创新驱动;“五项对接”即对接安徽省“4105”行动计划、国家和省各项政策、金融机构和基金债券、铜陵有色等骨干企业、督查考核。

转型并非易事,当转型排头兵更非易事。以此定位,不但需要勇气更需要底气。

铜与非铜

安徽省“4105行动计划”中,确定了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铜陵经开区铜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基地占据一席。

“铜老大”是铜陵转型的底色。2014年,铜陵市规上铜工业累计实现产值1447.4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量的比重为75.1%,这一比重在2009年为59.7%,比重上不降反升。

多年来,为优化“一业独大”的产业结构,铜陵一直坚持“不唯铜,超越铜”,既在铜本身超越,又在其他产业领域超越。这构成了铜陵工业转型的基本格局:铜与非铜。

铜陵市经信委铜产业办主任周金生告诉《决策》:“在铜陵6大铜基新材料产业链上,铜基新材料产品丰富,好似一颗以‘铜(电解铜)——铜基新材料’为主干的产业树。”

已形成全产业链的铜产业,产品种类这么多,转型应往哪个方向转?对此,周金生认为,“铜陵的铜产业属于链条的上游与中间端,为下游产业配套材料供应,从行业角度来看,铜产业的发展应向快速发展的行业配套转,例如电子信息产业。”

从一组数据可看出铜陵的铜产业规模与内部结构。

目前,铜陵千亿铜企有1户(铜陵有色),百亿企业2户(铜陵精达与全威),十亿企业7户,亿级企业30户。

2014年,铜陵市电解铜产量为13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796万吨的16.5%,居国内第一,世界第二。铜材加工产量133.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1784万吨的7.5%。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电解铜产量为95.4万吨,铜材加工产量113.6万吨。

纵向对比看,2014年铜材深加工产量首次超过电解铜,今年前三季度的数据两者进一步拉开,铜材加工超越铜生产意味着铜产业内部结构的转型变化。

实现铜生产向铜加工跃升是一大进步,不过横向对比,一个不可忽视的客观现状是,国内电子信息领域广泛使用的高端铜基电子材料主要依赖进口,这就造成“一方面电解铜大量出口,另一方面高端铜基新材料大量进口”的局面。2014年,铜陵出口电解铜18.2万吨。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国内市场高品质铜基产品80%以上依赖进口,价格畸高。

“与先进地区相比,铜陵铜产业的层次以及产品附加值偏低。向中高端层次、高附加值产品推进是转型的方向。推进高技术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对于铜产业转型以及铜陵市调转促都非常关键。”周文胜分析说。

另一方面,铜陵市转型不唯铜超越铜,还要发展其它产业来超越,“扶持一些新兴产业,虽然目前规模还小。”

据悉,铜陵市正在谋划的新增长点布局在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制造与生物医药等领域。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铜陵已与众泰汽车签约,年产10万辆新能源汽车项目明年将投产。“另外与深圳一家企业也已签约,配套生产动力电池。我们的目标是希望在十三五期间将新能源产业扶持起来,扶持成百亿级产业。”周文胜告诉《决策》。

在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领域,铜陵将依托已有的机械加工、矿山装备、仪器仪表模具的企业基础,打造先进装备制造龙头,向智能装备迈步。

基于铜与非铜的产业转型调整,铜陵市有着“为与不为”的清晰思路,即“抓住铜,延伸铜;不唯铜,超越铜”。

基地是载体,政策是推手

“135”调转促思路明确后,周文胜的工作更加紧张,他是省市之间负责沟通调转促的联络员之一。在他手里,第二批基地的申报工作正在紧张筹备中,虽然申报还没开始。据了解,第二批申报大约要等到明年首批14个基地进行第一次评估之后再启动。

在铜陵经济开发区,岳霆的工作则是围绕首批申报成功的铜基新材料基地加班加点编制方案,“最近抓实施方案抓得比较紧。”

目前,实施方案已基本完成,内容包括目标任务分解、项目推进计划与跟踪进度、资金分配办法、相关机制制度建设等。到2020年,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铜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年产值为1200亿元,铜基新材料产业高技术产品产值要达到铜产业产值比重70%以上。在基地发展承诺书里面,这个目标数据很明确。

相比目前产值,1200亿翻了一番以上,2014年规上铜工业的产值为1447亿元,这就是说,5年之后铜基新材料产值要接近现在的规上铜工业总产值。

如何才能达到既定目标?这些目标的载体是什么?

铜陵经开区的工作方案上这样写道:“目标的完成,企业是核心,项目是关键,创新是支撑,招商是保证。”

按此思路,基地建设将坚持以铜陵有色公司为核心,以全威、精达公司为两翼,做强现有龙头,带动一批骨干,吸引一片配套。

按照总体规划,铜基新材料基地企业分为两个片区,一片在铜陵有色,一片在铜陵经济开发区。铜陵有色是安徽省内首个千亿企业,有金威铜业、铜冠铜箔、高导铜材等6座铜基新材料生产厂。而在铜陵经济开发区内,一半以上的企业是铜基新材料企业。按照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基地谋划了41个项目,总投资189亿元。41个项目建成后,预计新增产值480亿元。

由此可见,基地建设将为铜陵转型升级插上翅膀。铜陵市市长倪玉平在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铜基新材料基地建设是铜陵产业转型升级的载体,对铜陵意义重大。要整合各种要素,把优质资源向园区集中,向基地倾斜,扎实做好基地建设工作。”

当然,产业转型还需要政策平台支撑。铜陵争取到的“国字号”政策平台达13个,包括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国家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双示范市”等。政策平台不仅在体制机制上有先行先试的时间优先,另一方面则有一定对应的专项资金用以扶持。

对于铜陵来说,转型突围所需要的各类要素资源天生缺乏,如何突破与化解这些压力?铜陵的答案是,既要靠自我突破,也要善于借助外力。周文胜直言:“我们希望得到国家和省里更多的倾斜性政策支持,比如专项资金、改革试点等,给予更加灵活的机制,让我们有一个更大的腾挪空间。”

对此,铜陵市决策层也意识到,现在政策普惠性的少,竞争性的多,谁研究深、对接快,谁就能争取更多份额。倪玉平开会时曾多次提醒干部们要“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加强政策的研究谋划和申报争取”,这也成为各地的共识。

从引资到引智

方向与方法只差一个字,但从方向到方法却是一条攻坚之路。如何走好这条路?

经济形势压力大,政府与企业同焦灼,但却又不能伸手过长,干涉太多。对于铜陵或者更多同体量城市来说,转型中打好要素牌将是一套可行的方法论。

对此,服务产业发展一线的周文胜及其同事们皆深有体会,“结构调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这次力度比以往更大,而且持续更长久。”在干部们眼里,政府需要狠下功夫的地方是优化要素,刷新环境。“不仅要招商引资,还要招商引智”,周文胜说。

引资与引智实指两大要素:资金与人才。关于资金,重在引资、融资与用资;关于人才,重在引进人、留住人、培养人。

先从资金说起。产业发展不论“有中生新”还是“无中生有”,都需要招商引资。据介绍,铜陵的招商思路很明确,就是狠抓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招商方法上,一是全产业链招商,围绕既有较完整的产业链优势,抓产业链的补链与上下游延伸,有的放矢。二是瞄准大商大企,努力吸引一个大企,带来一个产业。三是围绕龙头项目,抓配套招商。

过去招商中“给土地,开低价”的时代渐行渐远,在新的招商环境下“能把可用办法发挥到极致就是好办法。”岳霆直言,他以PCB产业园为例分析了铜陵的明显优势,“铜陵有上下游全产业链配套企业,要用上游材料,打个电话十分钟就可以送到,省去物流与库存;有配套的污水处理厂,免去企业环保顾虑;有国家级PCB检验检测中心,3点钟做出来的样品,4点钟就可以送检,5分钟就能检测完成。”

引资除了招商,另一来源便是争取政策资金扶持。这次安徽省实施“调转促4105行动计划”,将拿出32亿元专项资金,铜陵在其中获得了1.6亿元。另据了解,中央财政给予全国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至2013年已累计为303亿元,其中有一部分下发到铜陵。“这类资金的注入将起到撬动项目发展的作用,有的项目已签约落地了,但是缺钱没有进展,这时政策资金要是能帮一把,再在银行里贷一点,企业自己出一点,就可能把项目撬动起来。”岳霆分析说。

好钢用在刀刃上,同理,引入的资金要用好才属于“初心不变”。对资金的使用办法,铜陵成立了相关基金,委托专业的第三方管理。对项目的支持也一改过去“撒胡椒面”的模式,而是企业按规定自行申报,以奖励、投资、参股、补贴等方式切割,以专家评审的方式决定“谁使用,谁受益”。目前,铜陵组建了“产业投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多支基金,相互配套使用。而针对基地建设刚刚获批的1.6亿元,将与市配套资金成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专项引导基金。

除去以基金的方式参与、撬动企业投资外,铜陵在融资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帮助企业上“新三板”直接融资,以“银政担”模式对接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三百活动”便是举措之一,即“百名干部进百企”、“驻铜商业银行对接百家企业”、“落实银政担支持实体经济政策百日”等活动。

如果说资金决定企业能否“生”,技术、人才则决定企业能否“存”。时下有种新说法,“过去传统产业是先有项目、后有资金,最后再根据项目去找人、找技术;现在的新兴产业,只要有人、有技术,就会有项目有资金。”

实质上,这就是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过程。的确,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而技术之源,则在人才。借用一句新口号:“引进资金不如引进技术,引进技术不如引进人才”。

因此,铜陵在引进人才方面,首先从观念上树立起“争夺人才”的开放意识,并从留住人才、培养人才上接连“出招”。

今年,在铜基新材料领域,铜陵面向全球引进海外博士高维林铜合金团队和鲁希华新材料团队等一批海外团队,这将推动高精度铜板带向高、精、尖、专发展,实现高端电子铜带的国产化,逐步取代进口。针对高层人才难以在三四线城市长期驻扎的问题,铜陵采取“项目+人才”的柔性模式: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

除了加大力度引进人才,对已经引入的人才,铜陵从住房、教育、培训等各方面给予重金补助。针对本土人才,则实施“1155工程”,即每三年遴选100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00名专业技术人才、50名高技能人才、50名农村实用人才和10支创新创业团队,并打通市内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培养输送与培训实习通道,提升本地人才素养。

新区位,新标杆

有了方向与方法,实现战略规划的关键就是实干。

在9月20日的动员大会上,宋国权特别强调要牢固树立“实干是真本领,落实是真功夫的理念”,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转型发展。

采访中,《决策》记者所到办公室皆是一片繁忙紧张状态,电话声、键盘声此起彼伏,桌上的材料也已高过伏案的人头。按照岳霆的经验,实施方案审批通过之后将是“最紧最严”的时候,“例如项目这月做到哪一步了,下月做到哪一步了,项目推进过程中有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拖了多久,怎么解决,谁去解决,解决的程度怎么样。”

官方文件显示,这次调转促行动将直接与政府目标管理考核挂钩,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评先评优挂钩。基地建设一年一考核,连续两年考评不合格的将被摘牌。

不论从力度还是进度上,铜陵市的干部们都能感受到这股“推着干”的力量,工作节奏不断加快。

埋头实干,还需抬头看路。产业转型势不可挡,政府服务也将为企业攻坚克难助一臂之力。站在十三五的起点上,铜陵将往何处去?又该树立怎样的城市标杆?

9月28日,在铜陵市委党校秋季开学典礼上,宋国权围绕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抢占竞争制高点、争当发展排头兵”的定位,提出铜陵未来发展愿景是:推进创新转型、绿色转型、文明转型,打造富有实力的新型工业化城市、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城市、富有魅力的山水园林城市、富有向心力的人民满意城市,加快建设幸福美丽的新铜陵。

实力、活力、魅力与向心力,这四力将支撑铜陵城市的全面转型。2015年对铜陵来说,则是一个四力支撑全面转型的破局之年。新的战略部署背后,是新的区位优势与升级姿态。

首先,在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中,6月已开通的合福高铁与12月将开通的宁安高铁,在铜陵交汇形成“十字交叉”,进一步提升了铜陵在长江经济带上的发展起点。

高铁带来的是人流、信息流和城市的开放度。参照德国鲁尔区由煤钢之都向文化之都转变的经典案例,鲁尔区将文化元素注入老工业基地,拥有厂房改造的300多个剧院,200多个博物馆,不计其数的餐厅、酒店和工作室。铜陵市决策层也设想:“能不能把铜陵的废旧工厂变为创意工场?”

以创意工场为载体,铜文化旅游、铜工艺品可搭乘南北、东西畅通的高铁经济实现起飞。

其次,铜陵率先进入合肥1小时经济圈,“靠拢合肥,看齐芜马”成为铜陵转型发展中的一个新格局。

数据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皖江示范区实现生产总值10119.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7%,增幅领先其他区域,其中合肥、芜湖和铜陵分别增长10.7%、10.5%和10.4%,增幅分别居安徽省前3位。

另据最新数据统计,安徽省内七大新兴产业中,产值超过千亿的有三个,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为1586.2亿元,居首位。而合肥则是信息产业的领头羊。那么,如何将安徽省内最大的电子材料基地与最大的信息产业基地对接起来?围绕产业链的产销合作如何开展?

为找到最佳接口,周金生带着铜陵PCB印刷电路板企业去合肥与家电、电子信息企业对接,“现在有的企业已经在开始合作了,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合肥企业需求的印刷线路板原来是用他家的,现在如果换成用铜陵的,肯定要检测,要看看质量和标准体系怎么样。”虽然,对接的成效不能立即显现,但周金生认为:“去对接与不去对接的差别会很大。”而铜陵与合肥之间的这种经济联系,将为合铜工业走廊的形成做好铺垫,这将是铜陵在区域格局中谋划的一盘大棋。

诚然,铜基新材料基地为铜陵转型发展插上了一面旗帜,但在未来的铜陵,这面旗帜是“一旗独秀”,还是“彩旗飘飘”,则需要依靠铜陵的奋进与实干。

猜你喜欢
铜基铜陵市铜陵
亲亲的鸟
铜陵市大通古镇防洪墙设计
其实冬天不可怕
铜陵市公务人员体育消费调查研究
氧化对铜基件镀银产品电气性能的影响
纳米微粒增强铜基复合镀层的制备与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大众阅览点对青年之影响——以安徽省铜陵市全民阅览点为例
负钛铜基载氧体在煤化学链燃烧中多环芳烃的生成
我的星际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