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逆市场化”

2015-09-10 07:22秦德君
决策 2015年11期
关键词:经济体制资源配置市场化

秦德君

改革开放的最大成果之一是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十四大作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历史性突破。到现在的20多年里,持续保持了令世界瞩目的经济高增长。但今天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逆市场化”依然存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受到阻碍。

“逆市场化”的表现有很多,如资源配置行政化,行政审批改头换面卷土重来;市场主体责权利界定不清,产权关系不明晰;市场自由竞争受阻,垄断返潮;市场壁垒固化,非公经济萎缩。改革中特别强调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的现代产权制度,但时至今日产权问题仍然相当突出。这在很大程度上消耗了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逆市场化”在社会领域表现为社会治理行政化,行政逻辑扩张化,政府包揽事务增多……

“逆市场化”的要害是抑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撼动市场经济的基石。奥地利经济学派先驱弗雷德里克·巴斯夏指出:“在经济领域,一个行动、一种习惯、一项制度或一部法律,可能会产生不止一种效果,而是会产生一系列后果。”

长期以来,行政力量深度介入经济过程基于一种理念,即认为强化国家干预可以实现经济高增长,增进国民福利,体现了社会正义。但事实上,只有市场化手段的资源配置才最具效率和公平。实践表明,在概率上,市场经济的“自组织”过程可能存在20%的盲目性,但80%是有效率的;计划经济的“他组织”过程可能产生20%的科学性和效率,但存在80%无效率问题。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批评国家重商主义,指出其低效率是本质性的。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可谓切中要害。我国很快就要进入“十三五”发展阶段。按照现代化建设的既定时间表,未来五年即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创新型国家, “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实现这些目标对本世纪中叶全面实现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重要的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是以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为前置条件的。

当年邓小平曾说:要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看待经济问题。从政治角度看,“逆市场化”不仅是个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效率问题,根本上是一个“逆”现代化发展的问题。中国现代化发展依赖于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解决当下经济下行问题,很重要的一条是回归市场,从强化市场化资源配置上找出路。从更长远看,能否形成规范开放透明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不仅决定了下一步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劣,根本上还决定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效。

按照“四个全面”总体战略布局的要求,坚决遏制“逆市场化”,切实消除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性、社会性、观念性障碍,是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如果到2020年,还不能形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相应的社会构件,不仅仅是经济受损失,还将有可能会丧失掉重要的历史性机遇,引发各种新的社会问题。

毫无疑问,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现代化的不二条件,“逆市场化”是与中国现代化进程背道而驰的。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法治社会、公民文化联为一体、互为条件。必须深入研判、切实消除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各种现实障碍,才能形成新的充满活力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体制驱动力。

猜你喜欢
经济体制资源配置市场化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我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概述
把资源配置到贫困人口最需要的地方
刑事侦查资源配置原则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辽宁:卫生资源配置出新标准
“泛市场化”思想根源及其治理:评《泛市场化批判》
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