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龄化运动能有效提升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

2015-09-10 07:22周春雨
考试周刊 2015年86期
关键词:幼儿教育

周春雨

摘 要: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普遍带有运动能力低下、自我中心意识强烈、独立性薄弱、耐挫性差等特点,我国集体化教学的弊端,使孩子们户外活动及与同伴间交往的机会贫乏,使得他们的动作发展及合作、交往等能力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我园切实对幼儿的户外活动开展深入研究与实践,以创新化的混龄户外运动为抓手,对幼儿实施体能锻炼、发展教育,旨在有效提升幼儿的社会性交往能力。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混龄化运动 社会性交往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因而没有相互体贴、照顾的经历,没有互爱互助、相互模仿、共同努力的经历,这不利于发展儿童的集体意识,而会导致儿童个人主义的蔓延。”由此可以看出:开展混龄教育可以为幼儿提供与异龄同伴交往的机会,是一种对独生子女性格缺陷的有效弥补措施。

皮亚杰认为产生于同伴关系中的合作与感情共鸣,使儿童获得关于社会的更广阔的认知,儿童在与同伴交往中出现的冲突将影响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促进社会交流所需技能的获得和同伴的交往,使儿童意识到积极的、富有成效的社会交往是通过与伙伴的合作获得的。由此我针对混龄化运动给幼儿社会性交往带来的提升进行了如下阐述。

一、混龄运动提升幼儿的亲社会力

异龄儿童的交往使幼儿去“自我中心”,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学会助人、分享、谦让、合作等。在户外活动的场地上,四散开来的场面聚集着各年龄段的孩子,即使孩子之间互不相识,但有效通过胸牌的辨识,帮助孩子更快地辨认自己的身份。在进行游戏的时候,孩子们往往能摆脱自我意识,主动与人和善交往,主动与人交流。在大年龄段幼儿面对小年龄段幼儿的相处中,我们发现平时格外跋扈的幼儿往往能谦让、懂得分享,同时,通过帮助小年龄段幼儿,使其获得快乐的体验。研究发现,孩子们慢慢地开始具备初步的责任感,慢慢地学会帮助别人、宽容别人。

二、混龄运动提升幼儿的主体性

《纲要》提到,幼儿的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化的活动形式是幼儿乐于接受的。幼儿作为混龄活动的主体,对活动的兴趣直接影响他们参加活动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在混龄运动中,孩子们往往自发地组织游戏,设计游戏情节,寻找游戏伙伴,制定游戏规则,面对低结构的游戏材料,他们不墨守成规,而是推陈去新,设计出新的玩法;在游戏化的活动中,教师的退后观察,将自主的权利归还与幼儿,大大调动了幼儿的主体性,使其在混龄运动锻炼各项身体素质的同时,增强创新能力。

三、混龄运动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美国心理学家马尔兹认为,绝大多数的自我信念都是依据过去的经验——成功与失败,屈辱与荣耀,特别是童年时的经验而不自觉地形成的。所以,幼儿教育工作就是让孩子有成功的体验。对于每个游戏来说,相同的游戏对不同的幼儿来说有不同的难度,教师通过适切投放的材料,随自己的能力有选择性地选取,小年龄段的能力强的幼儿可选择中年龄段幼儿的操作材料,大年龄段的能力低的幼儿可选择中年段的幼儿的操作材料,从而满足每个幼儿的需求,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混龄化的游戏材料的投放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大大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四、混龄运动提升幼儿的自控能力

混龄化的运动模式将主体地位赋予给幼儿,让幼儿自己选择同伴、游戏、玩法,在这其中,必然面临各种冲突需要自己解决。通过混龄化的运动开展,我们研究发现,幼儿都能在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下游戏,在自定材料、自定玩伴、自定玩法、自定规则等一系列游戏准则的约束下,使得幼儿对行为规则的理解不断深入,逐渐内化,树立一种自觉的规则意识,进而约束控制自己的行为,实现行为与规则的统一。

在混龄活动中,我们注重大帮小、大带小、大教小的活动,尊重每个孩子,促使每个孩子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每个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使其快速认识自我,自发修正缺点,促进每个孩子在这种自然的教育生态环境中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中如何实施挫折教育刍议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如何在农村幼儿教育中渗透德育
在“自然”课堂中探索幼儿教育新途径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