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方法指导

2015-09-10 07:22:44邓颖晨
考试周刊 2015年80期
关键词:英语会话记忆法课外

邓颖晨

1.预习方法指导

课前预习是学习新课的重要环节。对学生来说,任何一节课都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搞好新旧知识的联系,是学好课程的关键。

新旧知识间可以构成相离、相交和相含三种关系,这三种关系反映了新旧知识联系程度的逐渐提高。新旧知识间要构成联系,必须通过联系中介,如果新知识是学习的难点,这中介正是解决这一难点的“桥梁”。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找到解决这一难点的“桥梁”,听课效率必然有很大的提高。在相交关系中,新旧知识间有重叠部分,而这重叠部分可能会使学生产生疑点,上课时加上教师的点拨,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在相含关系中,新知识包括旧知识,因此,旧知识很可能就是学习新知识的重点,学生在预习中甚至可以自行解决这一问题。例如,现在完成时被动语态这一构成是由现在完成时have(has)+动词的过去分词及被动语态be+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的。因此,现在完成时被动语态的结构应该是have(has)+been+动词的过去分词。学生通过预习发现,在这一结构中have(has)+been构成完成时态,而been+动词过去分词构成被动语态,这样学生通过预习,就能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再通过课堂老师进行的系统总结和大量练习,便牢固地掌握这一知识。

2.听课方法指导

学会听课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我指导学生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注意课的类型和结构。老师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往往选择和运用不同类型的课。注意到老师上什么类型的课,就可以充分掌握老师的教学目的、任务、教学过程及知识的体系,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

(2)在听课过程中调动一切感官。在听课过程中应调动自己的一切感官,养成眼、耳、口、手并用的听课习惯。学生应根据不同过程的不同特点,做到眼到、口到、手到,抓住老师授课的重点,积极参与各项实践活动。

(3)认真做好课堂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应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但绝不是老师讲什么就记什么,把自己变成笔记的机器。正确的笔记方法是在听懂老师所讲知识的基础上,记要点、重点和难点。笔记的作用是便于掌握系统的知识体系和今后的复习,因此应做到简明扼明。

3.复习方法指导

学生所学过的知识必须经过强化以后才能达到巩固的效果,这种强化的过程就是复习的过程。科学的复习方法能够将知识系统化,便于长期记忆。我指导学生采用归纳、综合、对比的方法复习,尽可能地把新知识和已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把零碎的、孤立的、松散的知识有机地串接起来。我还要求学生把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1)当天复习。即每天学习结束前,将学过的词汇、句型等要点在大脑中回忆整理一遍。

(2)单元复习。即每个单元结束时,将该单元知识从头到尾全面整理,包括整理课文、整理笔记、整理练习,找出学习中的不足,强化平时学习中的薄弱点,将所学内容的知识整理成知识块。

(3)阶段复习。即将每一阶段中有联系的知识归类,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

4.记忆方法指导

许多学生感到记忆难是英语学习困难的关键问题。为了指导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我注意收集和吸收他人有关记忆的成功经验,然后去粗留精,对学生进行指导,主要有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联想法:构词联想、拼写规则联想和关系词联想;单词记忆法:异词同义区分、同词异义区分和反义对比区分;区分法:词性归类、功能归类、同义归类和同音归类;句子记忆法:结构记忆法(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和动词主体记忆法(以动词或动词短语为主体课文记忆法);课文记忆法:区分记忆法(将较长课文分段)、缩短记忆法(将长课文缩小)和关键词提示记忆法(将主要句子的关键词标出)。

(2)指导学生短时记忆训练。要求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特别是在课堂上,当接触所要记忆的单词或短语时,通过眼看、口读、耳听、手写、脑记等方法,迅速记住该词或短语,然后有时间再练习、强化,达到长时记忆的效果。

(3)指导学生重复记忆训练。重复记忆是防止遗忘的最好方法。我曾经将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学习英语的方法推荐给学生。他学习英语仅一年就可以看懂长篇小说,并从事翻译工作,其诀窍在于他每篇文章读23遍,分5次进行。第一天读第一课10遍,第二天第二课10遍,复习第一课5遍,第三天读第三课10遍,复习一、二课各5遍,第四天读第四课10遍,复习二、三课各5遍,一课2遍。四次读完22遍,半个月以后再读一遍。这种记忆的训练方法遵循心理学的规律,防止遗忘。

(4)指导学生寻找记忆最佳时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记忆的最佳时刻。一般来说,应选择精神状态最好的时期进行记忆,如晚上睡觉或是清晨起床后,可以避免大脑的前摄抑制或是后报抑制。

5.课外学习方法指导

学好英语仅靠课堂是不行的,课堂教学必须与课外学习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对学生进行课外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是阅读方法指导、写作方法的指导和听说方法的指导。

(1)阅读方法的指导。①选材坚持内容浅、短、大和新。浅,指阅读材料要浅于课文,这样便于增强学生的阅读信心;短,指阅读材料要短小精悍。学生学习量大、科目多,因此选择短的文章便于学生抽出时间,找机会随时阅读;大,指的是阅读量要大,这样有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阅读各种体裁的文章;新,指内容含新鲜信息,这样容易提高学生的兴趣。②阅读模式多层次。因为学生的阅读水平不一致,所以我把阅读的过程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一般层次阅读,即略读→精读。第二层次为浅层次阅读,采用SQ■R法模式,即纵览→提问→朗读→背诵→复习。第三层次为深层次阅读,采用PQ4R模式,即预习→提问→阅读→思考→复述→复习综合。③阅读要求多样化。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我提出了四种不同的要求:第一种:基本上看懂原文,只要求简单地回答Yes或No,或者是对who,Where,When,what等问题作出回答,回答时可以直接引用原材料的原话。第二种:看懂原文,能回答why或how之类的问题,从原文找答案,但不能直接引用原句,需要进行整理和归纳。第三种:理解原文,对原文中没有明确或详细阐明的问题能进行推理、判断,并作出回答。第四种:深刻理解原文,对原文中作者的态度或倾向作出分析,并指出文章的暗含及作者没有明说的观点。

(2)写作方法的指导。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通过提供给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创设写作交际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写作动机和愿望,从而带着交际目的、带着意识写作。

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写作练习。写作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实践课,写作训练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法练习。我指导学生按照以下方法进行训练:①选词造句、联句成段、连段成篇。②根据短文回答问题,然后将答案连接成一篇文章。③听写短文中的重点段落。④补全句子和完形填空。⑤抓住短文中各段落的关键词,改写短文。⑥进行书面表达的训练。⑦学写运用文。

指导学生进行“三个结合”。学习语言的途径主要是“模仿”,而不是“创造”。人们常常首先是通过“听”和“读”吸收语言知识,从而了解别人的思想;再通过“说”和“写”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达到让别人了解的目的,所以我指导学生按照整体训练的原则进行“三个结合”,即听写结合、说写结合和读写结合。

(3)听说方法指导。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而听说技能的掌握更重要,它促使学生加快思维的速度,训练记忆能力和提高掌握语文的训练程度。

听的技能技巧是:①抓住主题大意。通过注意听首句、关键词等手段抓住内容大意。②抓特点细节。忽略无关情节,注意跟踪线索,获取所需信息。③猜测。根据上下文对不熟悉或没听清的成分进行猜测。

说的训练方法是:①跟读和朗读。即跟读课外听说材料录音,然后再朗读。跟读和作用在于锻炼发音,为口头表达打基础,有利于强化记忆。②指导学生开展课外英语会话。不少学生课堂上用英语回答问题、复述课文都很流利,但课外不敢开口。我曾经让学生收集平时同学课间谈话,然后让他们自己翻译成英语,结果发现日常用语的72%以上的内容都可以通过英语会话完成。结果,他们普遍增强英语会话的信心,课外用英语说的更多。③指导他们进行社会实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学生有机会接触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这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说英语的机会。我帮助他们设计在各种场合下可能出现的英语会话,按照事先设计好说英语的主题如指路、导游、帮助购物等,鼓励他们英语角,按照事先设计好说英语的主题和从事各种职业的人进行英语会话。

猜你喜欢
英语会话记忆法课外
英语会话一则
日常英语会话中话轮保持的技巧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高中数学学习中公式的记忆法则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5
剖析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研究(2016年4期)2016-12-01 05:55:02
咒语记忆法
超强记忆法
转动小脑瓜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中国火炬(2014年2期)2014-07-24 14: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