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2015-09-10 07:22:44麻维民梁彦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课本剧课题组科目

麻维民 梁彦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是以国际文化知识视野拓展、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传承和中国优秀文化国际化理解为主体内涵的新型教育方式。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精神以及我校培养国际化公民与国际化人才的办学目标,学校进行了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构建“五类22科目”课程体系

按照课程总目标,学校建立了“五类22科目”课程体系。

全球化知识课程。设西方国家概览、西方经济学、英文广告鉴赏、中外古典音乐鉴赏、物理学史、环境污染中的物理污染、中外数学名家介绍、英美文化、中外名著导读、中外名画欣赏十个科目。

多语言课程。设西班牙语、英语口语交流、英语课本剧、中外儿童歌谣四个科目。

国际传统文化活动课程。设中外传统节日漫谈与活动、京城小导游培训与实践、英文电影视听说三个科目。

国际交流体验课程。设师生与10个国家或地区互访交流活动、中外民间风采、“第三只眼睛看世界”——摄影三个科目。

中国文化国际理解专题课程。设中国传统文化——东方讲坛、中国古老智慧激发现代领导力策略两个科目。

开拓课内外多种学习途径

在课程的实施上,学校以校本课程制上课,开设选修课、试验班。初一、初二年级各建立一个中、英双师教学试验班,高一、高二年级各建立一个西班牙语试验班。从2011年3月起,学校要求所有学科教学渗透国际理解教育内容。每个学期、每个学科推荐一个课例进行示范引领。此外,学校还开拓了四种课外学习途径。

网络学习途径——建立中英文网站平台。启动针对本课题的“国际理解教育交流中英文网站”建设工程,于2010年4月投入,供师生网络学习使用。

校园文化学习途径——制作世界文化展板。学校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部“一部一洲”,各部再具体为“一班一国”。例如,小学部36个班,分别展出36个亚洲国家的地理特征、文化生活等内容,展板采用“每周流动制”,丰富学生对世界文化的了解。

交流课程学习途径——搭建互访交流活动平台。目前学校已与7个国家的对应学校建立了教育协作关系,开展交流活动,5年间共上交流课112节。

学生社团专题活动学习途径——将相关社团纳入课题实验活动。学校“英语课本剧”“第三只眼睛看世界”等12个社团参加本课题实验。例如,“英语课本剧”社团的67名同学,以排练英语课本剧为主要活动及学习方式,增加国际理解。

培训教师,开展“课题组科研周4-1”活动

学校203位一线教师均参与课程实验,参加国内外21世纪国际“3.0”教育理念及方法的系列培训。5年间,学校赴境外培训的骨干教师达126人次。此外,以课题组为单位,每月进行一次“4-1”教研活动,即上一节“课题研究课”,同组教师听课;课题组长组织一次“本节课研讨”,互相启发交流实验经验;形成一个“案例”存档;组员每人写出一个“实验反思小结”改进自己的实验。每学年末举行实验课题阶段总结交流会,各部典型教师作经验分享,请参加“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交流会”的代表,介绍其他国家关于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先进经验。课题组与全体实验教师研讨下一步实验改进方案,将改进后的方案存档备案。

成效与思考

课程的落脚点是学生的实际获得和全面发展。通过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学校学生获得了走出课堂应用外语交流的机会,改变了学习方式,为将来步入国际化社会积累了经验。而如何推进课题研究,促进学校教育国际化特色的内涵发展,是我们下一阶段必须面对的挑战。

编辑 肖佳晓

猜你喜欢
课本剧课题组科目
阳城县“耕心微写”课题组
2024年拟在河北招生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发布
考试与招生(2022年2期)2022-03-18 08:10:02
PEP《英语》六(下)课本剧Freer and happier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原科技大学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组介绍
让讨厌的科目“牛”起来
课题组成员
支点(2015年11期)2015-11-16 10:25:03
语文课本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汉语或成俄罗斯高考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