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下对传统媒体移动新闻客户端的思考

2015-09-10 07:22吴倩雯
新闻世界 2015年10期
关键词:媒介传统媒体融合

吴倩雯

【摘要】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和媒介融合大趋势,传统媒体积极结合技术和内容优势拓展传播渠道,运用移动客户端实现“变革”。传统媒体做客户端,核心竞争力当然在于内容。传统媒体必须摒弃“做媒体”的新闻人思路,向“做产品”的互联网思维转变。因此,基于产品的角度,本文对成都电视台的《看度》进行分析,并对媒介融合问题进行思考总结。

【关键词】媒介融合互联网思维产品《看度》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指导意见》,该文件要求面对媒体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①。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计划,强调“推出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②。自此,“互联网+”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为未来国家各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中央的政策性指导下,传统媒体都有些“焦虑不安”,希望可以借机会按照中央文件精神加快与新兴媒体融合,但是融合的路径还不够明确。本文认为,媒体融合转型最重要的是要应用“互联网思维”,即以用户为中心,开放与分享资源,以产品运营的角度进行内容推送。

为顺应媒介融合趋势,成都广电在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下,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整合市内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推出《看度》这款移动客户端产品。其功能涵盖新闻资讯、政务服务、便民生活等。它标志着成都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实施转型升级战略开启新的篇章。

本文在媒体融合与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从产品角度对成都广电的《看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结合整个媒介融合现状,思考媒介融合下传统媒体融合的问题,即价值导向模糊、方式单一、以技术为中心问题。

一、从产品角度分析《看度》存在的问题

1、内容

内容杂乱。《看度》里的内容涵盖面很广,内容杂乱,是各类新闻资讯的大综合。它的定位是为四川人民提供服务生活方面的资讯,何不将重心放在本地新闻上与成都当地媒体结合,一是他们的新闻报道品牌效应更高,二是专业性更强。例如采用了“新闻+订阅”的模式,使用户不仅可以看到《看度》新闻,还可以订阅其他感兴趣媒体所生产的新闻。

整合“再传播”。内容单薄、原创性差、重复性问题严重。大部分新闻和信息的来源是传统媒体,而《看度》的编辑只是将这些传统媒体已经编发的信息进行二次加工,比如缩减字数、简化脉络等等,甚至是直接将传统媒体上刊发的新闻的导语照搬到《看度》上。因此《看度》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一个新闻“再次传播”的途径。

原创性不强。虽然《看度》增加“原创性”板块,但是分析其内容,其新闻价值并不太大。例如6月17日《爸爸去哪儿续:爸爸都被抓起来了》,由头是揭阳市原市委书记和万庆良共用一个情妇——许秋琳,然后梳理历年所谓著名“公共情妇”。如果以这个事件作为由头来探讨更深入、更透彻的内容,其价值还是巨大的,但是这篇文章娱乐性很强,内容低俗。

2、设计

《看度》的产品定位为“城市生活应用”。力求通过个性化的精准推荐为广大市民提供全面的城市生活资讯服务,成为成都千万市民“一手掌握成都”的公共服务传播平台。

界面设计。从起始页面开始,《看度》就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logo下面还注明了“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主管,成都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成都市网络新闻信息中心成都市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在Logo上可以看到“成都手机报4g版”,说明《看度》目前给自己的定位仍是手机报的APP,并非其宣称的城市生活服务应用。

功能模块。《看度》整个软件分为眼界、橙视、直播、摇橙乐、成都圈、城市生活、政务中心、搜索、橙掌柜等9个板块。其中,像“摇橙乐”、“橙掌柜”这样的板块标题给人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板块名称过于模糊。城市生活这一板块主要包括车生活、地震预警、便民缴费、96110、食不可挡、活动等,但是使用这些功能又需要安装其他插件,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产品的用户体验。9个板块中像政务中心、橙掌柜都属于鸡肋式功能,因为实际上并未投入精力运营。政务中心只是将一些政务机构的网页进行了简单集合,然而这对市民来说并没有什么用,查询不到有用信息。橙掌柜是一个商业广告类的板块,但由于《看度》本身知名度较差,用户太少,所以入驻的商家很少。

3、推广

在前期宣传上,《看度》仅靠网络媒体进行新闻报道。在百度上搜索关键词“看度”,发现在中国网、网易、中国广播网、四川新闻网、新浪四川、新华网四川频道、成都日报、人民网四川频道等均有相关报道,报道的内容大致是《看度》的介绍,且宣传味很重。如《“看度”打通官民两个舆论场》、《成都“Can Do”有態度的“看度”》、《看度把电视台搬上手机》。

在下载渠道上,《看度》APP本身在新闻最后设置扫二维码安装。另外,在2015年1月11日成立的成都手机报4G版看度吧,网民几乎是零回复。

在后期的活动的宣传上,《看度》略显起色。在2015年6月20日、21日的成都汽车音乐节上,《看度》作为众多合作伙伴之一。

《看度》整个推广流程做得都不够。它应该要结合自身产品特点、产品迭代时间轴以及自身的资源来做出和完善自己的运营推广计划。比如在论坛、微博等媒体的曝光将大大增加产品的知名度,而且依靠链接、二维码等形式提高下载量,还可以开展活动增加用户的活跃度与粘性。

4、用户

新闻客户端在互联网时代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以用户为中心则要求传统媒体的APP的开发和运营要注重用户体验。“用户体验”则是用户在使用一款产品或服务时,结合自身经历所建立起来的包括生理以及心理在内的感受③。用户体验这个词是随着互联网产品的兴盛而逐渐受到重视的,特别是随着手机媒介的异军突起,越来越多的媒介类型得以产生,APP层出不穷,整个市场处于供需不平衡的状态。

人们通常认为,用户体验只是在使用产品时才会产生。其实不然,用户体验贯穿于产品产出的各个阶段。要想在用户体验上做得更好,需要在各个阶段将用户体验的思维融入进去。一般把这个阶段划分为三个时期:准备期、互动期、反馈期。每个时期都需要对用户体验进行运营和管理。

准备期需要做的就是充分宣传产品,对要问世的产品进行预热,也就是在前期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主要依靠的是邀请机制和搜索引擎优化。基于以上推广的分析,我们得知《看度》在推广上的不足和搜索引擎上的问题是有待改进的。

互动期的用户体验包括四个主要的方面,分别是对受众需求的了解,良好的交互设计,清晰的视觉设计以及后面的可用性测试。《看度》与同城其它类似媒介相比,界面上做得相对比较美观,但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要闻”一栏的新闻图片显示比例有问题,同时,图片加载速度,新闻更新速度较慢,影响用户畅爽的浏览体验。

反馈期的用户体验维护包括情感设计、关联推荐和限制机制。它要求开发者要通过情感设计的维度来营造用户与产品之间的良好关系,而情感设计则体现在产品的功能和操作上;此外,要充分利用关联推荐来拓展用户对相关产品的使用,这就得益于软件后台对用户行为数据的分析,这就要求软件后台应该成立相应的数据库④。《看度》的功能和操作与大部分传统媒体的同类产品相比是较为丰富的,但是,繁琐的功能不仅要加大财力和精力去运营,还可能影响用户的顺畅使用。

从内容、设计、推广、用户这四个分析产品的角度,可以看出《看度》存在不少问题,这也是目前大多数传统媒体存在的问题。

二、对传统媒体在媒介融合过程中的问题思考

1、媒介融合的价值导向模糊

传统媒体在融合的过程中并未确立自身的价值导向,对市场导向和政策管理导向的确立还是较为模糊,以至于目前大多数传统媒体的产品没有将自己的内容优势和市场的用户很好地结合以来。

2、媒介融合方式单一

近几年来,传统媒体积极推进媒介融合,纷纷成立新媒体部门和开展相关新媒体业务。有关部门还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来推动传统媒体的融合进程。手机新闻客户端凭借其资讯丰富、操作方便、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等优势,成为用户获取新闻信息的主渠道之一,这也侧面反映出APP终端开发是传统媒体的主要方式。然而仅依托这种单一的融合方式,对于大多数传统媒体来说只是形式性的融合,没有实质性的作用。

3、媒介融合的“技术中心”论

传统媒体的生存之道目前尚未有个明晰的路径,对技术高度肯定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传播生态变化的事实无法改变了,但是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不能忽视媒体与社会的互动。人类生活的社会涉及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如果对于目前融合的趋势只关注“技术”的维度,而忽略了整个流动的社会生态是可怕的。媒介融合,更应该回归人與社会。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http://media.people. com.cn/n/2014/0818/c120837-25489622. html

②《李克强:制定“互联网+”计划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03-05/7103116.shtml

③④黄晟,《基于用户体验的APP设计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2

(作者: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媒介传统媒体融合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融椅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实现融合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