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欣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是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目标之一。”的确,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方面,更是衡量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还需要教师给学生搭建自主思考的支点,这就需要我们立足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通过知识的传递与数学技能的掌握,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一、激发求异心理,给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
有人说:“不能进行自主思考问题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学习,更谈不上有效的课堂教学。”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心理学理论上讲,这就是求异思维。只有求异思维,才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练习题中的“一题多解”就是训练他们思维灵活性的有效途径。同样一道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然后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样可以加深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让所学知识进行相互之间的转化。例如:比较5/9与3/8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常规的方法是通过通分来进行比较的。当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后,我们可以启发学生是否有其他更简便的方法得出答案。经过教师这样的提示,学生会自主思考不同于常规的方法寻求结构。有学生认为:把这两个分数化成小数后再进行大小比较;把这两个分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就很容易比较它们的大小;还有其他同学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思考。学生在自主思考中不断尝试着把未知的量向已知的量进行转化,初步获得了数学转化思想方法。
二、转换角度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只有在最活跃的状态中才能发挥到极致。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按照教学内容的重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难度适中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培养他们学会从同一问题出发进行求异,转化对问题的思考角度是发散思维的出发点。只有转化思维角度,才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例如:在教学“乘法意义”这一内容时,就通过“9+9+9+5+9=?”这道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有学生提出:9×4+5即可简便地得出答案;而有的学生用9×5-4得出答案。从这些方法中可以看出学生思维过程比较有创见,说明他们进行了自主思考。这里面的“4”并不存在,而是从4各“9”中得出的。同样“5”乘以9中的“5”也是不存在的,而是假设出来的。但是他们思维又参与了论证“9-4”才是题目中实际存在的“5”。这些论证过程是发散性思维的具体表现,我们应该给予鼓励。有的学生已经习惯对问题进行正向思维,我们不妨通过习题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的培养。
三、通过操作活动,提高学生数学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就是把数学知识转为实践能力的过程。”因此,我们应该努力为学生创造实践环境,带领学生动手操作,促进学生自主思考。这样,就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也能提高实践能力。例如:在教学“10以内数加减法”时,我们通常是用数的组合来完成的。在开展操作实践中,让学生把4朵小花分成两份,看看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学生在交流讨论后认为:一是分成一朵与三朵;二是分成三朵与一朵;三是分成两朵与两朵。然后继续追问:“既然大家认为一共有三种分法,那么这三种分法存在怎样的规律呢?”这个问题学生感到很难,于是议论开来。最后,他们认为可以把4朵小花先放在一边,然后把3朵小花(或2朵、1朵)放到另一边。从而完成“分”与“合”,这样的分法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这样的过程开拓了学生的自主思维。不仅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还优化了他们的数学思维。
四、优化教学环节,发展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自主思考问题的思维品质是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行为,在思考活动中学生自行探索创造性地运用已有的学知识与经验解决问题。因此,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应该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不论是新课、巩固课还是复习课,教师都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渗透。例如:在复习课中复习“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这一内容时,我们不能仅满足于让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还要引导学生掌握加法进位规律,尤其是学生出现进位错误时,帮助学生掌握计算过程。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凑十”进位法,并从中学会依次类推。这样的训练过程不仅简缩了思维过程,而且发展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在学习新知时,教师不能简单地给出现成的结论或运算法则。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推理、概括,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在学习“两位数乘法”时,就帮助学生把两位数分解成一位数乘或用整十数来乘。也可以用整十数乘以所得的部分,把积正确的写在一定的位置。最后,师生共同概括用两位数乘法的步骤与法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两位数乘法的算理,又发展了自主思考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就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思考空间,为学生自主思考搭建有效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思考习惯与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能力,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并设计有挑战性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让他们的数学潜能得以发挥。为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有效的策略,帮助学生形成自主思考问题的有效途径,切实提高他们的自主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