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给复习课另辟蹊径

2015-09-10 07:22刘艳子
考试周刊 2015年96期
关键词:真分数分母习题

刘艳子

一直以来,因为对复习课认识的偏离,对教材解读的省事,造成很多教师把复习教学的价值仅仅定位在考试成绩的提高上,使复习教学趋于死记硬背、做做改改,缺失对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思考和定位,缺失对练习整合的思考,缺失学习理解概念的建构与生成过程,缺失对师生生命成长的关注,而把复习课中的练习题目仅仅作为一个任务来完成。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教师可以尝试在常规的复习动作之外,用更乐于学生参与、更适合学生发展的形式展开横向沟通和纵向延伸,让复习更有意义。

复习课,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其作用不言而喻。在新课改理念的学习下,老师们逐渐对复习课的“理”和“练”有了较清晰的认识。而审视现在的复习课,却给人千篇一律的感觉。

【现象一】

不少老师习惯这样上:先通过师问生答呈现要复习的知识点,然后用画图或列表等方式进行梳理、形成结构。这样的教学方式贴上了学生自主整理的标签,已经成为复习课的经典动作。诚然,在肯定老师的复习主体意识和能力之外,我们也发现如果采用这样一成不变的单一模式,那么学生的复习是乏味的,教师的引领是生硬的,特别是在总复习中,不免会逐步走向“题海战术”。

【现象二】

有时,复习中的教学难点非常集中,师生就像一群下山的小猴子,捡了这个,丢了那个,赶了这个,落了那个。看起来忙个不停,到最后一无所获。复习中的面面俱到,平均着力,就题讲题也是让复习课单调、沉闷的一个原因。

理想的复习课堂,应有“温故而知新”的提升引领,应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思维碰撞,应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情绪体验,应努力追寻一种“生动且深刻”的境界。“生动”是外显的形式,源自儿童内心的召唤,是由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决定的。“深刻”则是内隐的本质,源自数学学科内在的需求,是由数学的学科特质和本质属性决定的。

教师可以围绕一定的有意义的复习主题,连“点”成“链”,构“线”成“网”,集“面”成“块”,拓展成“球”。具体地说:这个主题可以是教学内容中的核心概念、核心思想,为学生提供一个以数学思想方法为线索进行统领的知识结构体系;可以是引发学生数学思考的有价值的问题,可以是一个与数学密切相关的工具、数学家、数学规律等,让学生主动迁移旧知,扩散思维并由此及彼地开展研究;也可以是数学文化方面的、数学精神方面的,以滋养品质,涵养身心……因此,主题的选择及确定是一节复习课的“眼”。

一、基本数学知识的系统认知

复习时,教师需要有意识、结构化地组织、加工学习材料,帮助学生形成结构性的观点,促进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数学,让学生既见树木,更见森林。

比如,我们以《数轴》为主题,在介绍数轴的文化及意义的同时,引领学生走进了“数的世界”,串起了复习整数、小数、分数的概念要点、复习负数的意义、复习数的大小比较、复习间隔问题等。它不仅为学生呈现了丰富的、直观的复习材料,还促使他们对数的认识有了整体性的提升。

二、核心思想方法的放大凸现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数学教学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思维,而合理的思维要依赖于科学的思想方法。每学期可设置“解决问题的策略”,旨在让学生能全面、深入、灵活地思考问题。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应在不同阶段的教学活动中,以不同的形式交替出现,不断提升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水平。为此,复习课责无旁贷,它需要帮助学生进一步丰富认识、最终获得较深刻的理解。

比如,可设计《画图》的专项复习课,把策略的体验和高质量的问题解决紧密结合起来,由常见的线段图、连线图、到网状关系图、到方形的平面图,继而到集合图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从画数学图的特点、画什么图的选择、画图的技巧、怎样审图解题等方面,清晰地凸显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引导学生领略到“数形结合百般好,数形分离万事休”这一“转化”的思想智慧。

再如,可以《变与不变》为主题,通过来自计算、图形、规律及实际问题的探究与解决,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获得对策略内涵的认识与理解。

三、教材习题的合理拓展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经典的数学教学方法,这一点在复习课中尤为重要。我们倡导,在复习时应从系统论的高度把握习题,着眼于各习题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启发思考,做到多向沟通、系统建构,达到“一题领一串”的目的。

比如,教师可将教材中的一道习题进行了宽度上的拓展,以“最简分数”为主题,设计了如下题串:“写出所有分母是8的最简真分数”,“写出所有分子是8的最简假分数”,“写出所有分子分母和是8的最简分数”,“写出所有分母是8的最简真分数的和是多少”,“是不是所有分母相同的最简真分数的和都是整数?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在一系列的列举、比较、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中,不断完善认知结构,温故而知新。

再如,复习“圆柱”这一内容时,教师可结合教材中的一道整理与练习题:以《圆柱体积的再认识》为主题,借助学具的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并自编了圆柱体积的特殊计算方法,即用侧面积的一半乘以半径,并学以致用,分析解决了一系列如“自制纸筒比体积”、“巧算大棚体积”等的实际问题,打开了学生数学思维的视角,使其灵活地解决了问题。

四、亲近生活的数学理解

布鲁纳说过,利用情景用基本的、一般的观念来不断扩大和加深知识,应当成为教育过程的核心。复习的主体是学生,以亲近他们生活的主题呈现复习素材,有利于调动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也有利于丰富儿童的学习情趣,加深对数学现实意义的理解。

总之,我们尝试从整理与拓展的角度,通过各种生活、知识、思维、应用的素材或主题,用学生更乐于参与、更适合学生发展的形式展开横向沟通和纵向延伸,让复习更有意义。

猜你喜欢
真分数分母习题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去括号与去分母”能力起航
抓住习题深探索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最简真分数的个数
真分数不等式“a+mb+m>ab”
快速求最小公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