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化万
活动作文的教学
知不易,行更难。理论只有可以实际操作,对一线的教育教学改革才可能发生具体有意义的作用。搞好活动作文教学的实际操作,才可能夯实生本作文大厦的基础。
一、把成果融入课程
小学活动作文的研究与实践,从1982年的《玩玩说说》的游戏习作开始,一直致力于建立教学模型,自觉地在课程标准下与教材的习作体系相融合,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教材体系,让新课程背景下的习作成为适合儿童的习作,让国家课程落地变成可以操作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将我们的实践探索成果融入课程是小学活动作文研究的最终归宿。
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我们走了两大步。
1.把珍珠穿成项链
活动作文的实践探索,开始一定是一个个散落的案例。但随着时间和思考的深入,我们必须努力搞明白儿童游戏活动、科学小实验活动、校园和社区生活等各类活动作文自身的学段和年级之间,各个系统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努力把散落一地的珍珠穿成一串串项链,构建活动作文相对可靠和科学的体系。
于是,我们从第二学段开始,依顺儿童认识水平和发展规律,观察从单个的“自画像”“吹泡泡”到多个的“斗鸡”“盲人摸象”和“我们都是木头人”;从一群人的“捏鸡蛋”到两队、多队的“吹鸡毛”“砸鸭子”“夹弹子”的游戏生活;从“称金鱼”“吃西瓜”和“撞蛋比赛”,到第三学段“保护鸡蛋”感悟父母的爱,从“听力测试”“辨色”活动中获得生活的启示……
我们从“百猜百中”“见证奇迹”的小魔术,慢慢走进“猫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拉不开的书”“50+50=?”一直到六年级自主探索发现“摔鸡蛋的学问”和“空气的秘密”……
我们从“新年贺卡”到给学校和政府部门的“建议书”,逐步走进综合实践活动。一起上街查找错别字,和家人一起寻找家谱,独立与小区老人对话进行生活调查,一起乘坐杭州地铁一号线,去天子岭垃圾填埋场考察参观,进行系列习作……
2.把成果融入单元整组
活动作文实践探索的终极目标是将成果尽快融入课程,充实完善教材,防止碎片化,防止相互干扰。我们要尊重教材编写者的创造性劳动,但教师永远是教材使用的主人,是教材的二度开发者。开发教材的依据就是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客观实际。开发教材,为生谋福。我们扪心自问,为什么教习作,我们真的心里清楚吗?习作是练笔,习作是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与语文素养培育的过程。假如在习作教学时首先把学生看成是一个成长着的生命,我们是为了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只是完成习作训练的任务,不把学生看成是承接写作知识的口袋、提高班级语文均分的工具,我们的视野一定更加广阔,一定会主动积极地大胆实践,不断地提炼,一定能和学生一起寻找到最适合的习作教学。语文实验教材中习作的教学内容和习作题目,是教学的基础,不是束缚。我们完全有必要、有权利、有能力教课程,创设适合儿童的有趣有效的习作。这就需要努力把活动作文的成功案例自然融入教材中去。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我们的课余生活”习作要求是:“在口语交际课里,我们交流了各自的课余生活,这次习作就来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可以写课余参加的活动,可以写课余发生的有趣的事、高兴的事,或者你愿意写的其他事。写好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和我们分享习作的快乐。”为了让学生充满情趣地习作,激活他们表达的欲望,我们可以把《吹鸡毛》编入。语文园地四“观察中的发现”习作要求是:“你把观察到的事物写进日记里了吗?让我们先交流一下各自的日记,听听同学的意见,再写一则观察日记。要观察自己最感兴趣的,要写自己最想写的。写好后读给同学听,看谁在观察中有新的发现。”教学准备阶段可以提倡学生去做观察实验,“蜗牛怎么看电视”“蚂蚁喜欢吃甜食还是咸食”“猫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语文园地五“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习作要求是:“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收集了不少资料,有文字,有图片,也有实物,我们还看到、听到了许多许多。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把它们理一理,写成一篇习作。写完后,大家交流交流,选出写得好的,装订成一本习作集。”可以让学生跟妈妈、奶奶做香袋包粽子,了解故事传说。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八要求是:“从本组课文中,我们可以学到一些写作的方法。请从下面提供的几个角度里,任选一个进行习作。《开国大典》中,作者把开国大典的过程和场景写得很清楚。我们也可以选取一个场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比如,班级联欢会,学校的一次活动,或者是电视里看到的运动会开幕式。写的时候要把场景写具体,写清楚。”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当堂活动中判断生熟鸡蛋,创设点面场景,激活学生观察与表达的激情。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习作一要求:“从下面的建议中选择一项,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音响世界真是太丰富、太迷人了。雷声、风声、动物的叫声,人的说话声、笑声、脚步声,物体的撞击声、摩擦声……选取生活中的几种音响,或者仔细听一段音响的录音,展开想象,把想到的、感受到的讲给同学听,然后写下来。”可以把活动作文的“听力测试”的案例融入单元习作教学。
把活动作文成功的案例融入教材,才能促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切实落地,造福于师生。
二、有效的课堂教学
1.尊重儿童的世界,不强加于人
儿童和成人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显著差异的群体。小学活动作文教学,假如只按成人的审美情趣、思想意愿,而不是根据儿童的情趣选择、设计、组织“活动”。学生无奈“被活动”,就会关闭观察器官,像可怜的先生被太太拉进商场,100个不情愿,无精打采地“经过活动”而鲜有收获。
学生是活动作文的主人。读懂儿童,精心选择并设计适合学生的活动,激起他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好胜心,让学生一见就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成为最尽职的活动主人。只有主人主动投入活动,才会有真切的感受和体验,才会有成功的欢乐,或经历挫折失败的感悟,激活儿童喷涌的表达欲望。我执教的活动作文课《摔鸡蛋的学问》,让学生寻找鸡蛋从4楼窗口掉下去而蛋壳不破的办法,极具挑战性,实践操作性强,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探究实验空间,存在着N种选择,留下无限美好的个性表达空间。又如我执教的《我发现……》,让学生在课内全程探究,自由合作用筷子、气球自制最简陋的“天平”称气球里空气的重量;4人合作述说伙伴在水盆中扎猛子,空气对人生存的重要;吹足气球全班放飞,让彩色气球在教室里飞扬,体验空气压缩后产生的动力……活动符合儿童的天性,学生饱含激情,全身心地活动着。他们在合作探究的活动中,发现的不只是空气的性质,还发现了探究的快乐、实践的快乐、习作的快乐。要做到此,需要:
(1)保障每个学生活动的权利。
儿童由真实的个体组成。活动作文教学要夯实基础,就得切实保障个体在活动中的权利。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个体在活动教学中的地位和情感。
首先要让每个学生充满激情地走向活动教学,人人都成为动情的主体。当“活动”在学生面前经过时,每个人都主动投入“活动”,和“活动”教学交互。这样才能打开个体所有的感觉器官,在教学活动中捕捉、收集、梳理和深化认识,并积极地习作练笔倾吐个性的情感。1987年我在西安上过《烧不破的手帕》,轰动一时,曾获《人民教育》等7家杂志组织的教学设计评比一等奖,光盘正式发行。浙江省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还将此编入高年级习作教材。最终我将它抛弃了。手帕在酒精中烧不破,很新奇,很刺激。但出于安全,绝大多数学生只能是忠实的观众“看戏”。远远地听和看,只是过眼烟云。学生缺乏完整和真实的活动,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难以形成个体的感悟体验,难以激活喷吐的欲望。只有尽可能让每个学生从观众转为主人,把群体感悟落实为每个学生的自我感悟,教学成果才有坚实的基础。在《神奇的纸桥》中,我让每个学生动手动脑,独立或合作开展用一张A4纸做桥面承载最多语文书的活动;在中年级《大力士》的活动作文教学中,我给学生每人一张小纸条,让他们比试谁能用手中的纸条拎起更多的矿泉水瓶……保障个体活动的权利,活动观察中就有了每一个个体的积极参与。
(2)关注个体给予帮助。
我在兰州执教《办法总比困难多》时,有位小男孩急不可耐地跑到台前要述说。可刚听了一位同伴的交流,就悄悄请求,“让我下去吧!”随着交流的进行,他的神情变得越来越急切和尴尬,反反复复嘟囔着“让我下去吧”。我问他为什么。他不好意思地说:“我写的和他们比太差了,让我下去吧。”在大家善意的笑声中他“逃”回了座位。在修改片段时,我帮他修改,让他再次朗读片段,获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执教三年级《夹弹子》,活动后一位小男孩一直没有动笔。交谈中我发现,他和班里的其他孩子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我给他事先准备好的词语仓库,鼓励他说:“没关系,张老师这里有一张‘词语仓库’,只要把它们连起来就是一篇好文章。”让每个学生顺利学习习作。
(3)遵循规律不随意教学。
活动作文教学最怕选择活动的随意性,不分年段的任意模仿复制。读懂儿童,就要对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言语表达的规律充满敬畏,应当遵循规律,按照具体的年段、课次设计活动作文教学。三年级的“吹鸡毛”活动,学生玩得不亦乐乎,放到高年级适合吗?在高年级获得成功的“劝戒烟”,让中段学生去做常常会搞得一团糟。
三年级活动作文常常采用游戏方式。中年级学生观察能力弱,“活动”设计要循序渐进,观察点从一个到多个,再从多个到群体。三年级为什么设计“吹鸡毛”而不是打乒乓呢?一是成本,吹鸡毛,可以不花钱就开始,只要有人养鸡就成。二是技术,有口气都能玩吹鸡毛,方便,打乒乓是技术活。三是儿童观察的特点,中年级学生希望观察对象集中,动作幅度要大,逗留时间要长。吹鸡毛在空中逗留时间长,滑行过程曲折有趣,适合儿童观察。而乒乓球小,在孩子眼前只是飞速划过的一条小白线,儿童难以观察。观察不清,何以表达?
2.精心设计,发挥活动促进学生发展的核心功能
课堂活动,源自学生生活,但又区别于自然状态下的活动。不论是“吹鸡毛”类的游戏,还是“摔不破的鸡蛋”这样的小实验,或是“劝戒烟”类的交际活动。一旦进入课堂,它必定是根据课程标准和年级特定的习作教学要求,结合具体的学生实际,科学周到,精密设计,模拟的、浓缩的、精选的“活动”。希冀依赖浓缩的“活动”教学设计,促进每个学生“经过”课堂活动即获得一种“经历”,激活喷吐的表达欲望,达成真实畅达的言语表达。这是小学活动作文教学追寻的目标。
因此课堂教学设计需要:
(1)提供活动背景,预热酝酿。
小学活动作文教学需要提供教学的背景。首先,需要主动积极地和各科教育教学、学校活动有机结合,互相促进,形成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良性循环。其次,“活动”经过要变成学生的经历,需要活动预热酝酿与沉淀发酵。
如五年级《劝戒烟》一课是建立在这样的背景中:杭州市人民政府为了环境保护和健康发出禁烟文件。学校少先队组织相关的队活动,网络媒体相关新闻接二连三,还有美国总统奥巴马接受公民来信,准备戒烟的时政新闻。根据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园地三口语交际·习作“劝说”要求,设计在亲友间进行劝戒烟的活动作文课。
同时在课前让学生收集关于吸烟危害的资料与亲友的事例,回忆参加活动所发生的劝诫的实践与困惑。有背景,有预热酝酿,使活动作文教学得以真实有效地进行。
(2)制造多元冲突,开掘价值。
“活动”的丰富内涵,像蕴藏宝玉的毛坯,不精心开掘显不出和氏璧的价值连城。不认真设计,“活动”就会从学生眼前匆匆而漫无目的地流逝,很少留下有价值的印迹。我们要将学生的兴趣点、活动冲突点与习作训练点,三点尽可能重叠。
经过活动,学生建立对“活动”人物事件的新认识,必然是建立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的。新认识必然是对原有概念进行的重新组合、提升的过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如果学生在活动中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认识也就只能停留在表层,而不会深入思考。在活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矛盾冲突,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开掘教学的价值。
一要让活动与认知相冲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意制造活动和学生认识的冲突。如执教《办法总比困难多》,以挑起认知冲突开始。我拿出一张32K大小的纸片,问:“谁能帮老师从这张纸中穿过去?”学生一片惊愕,有学生风趣地说:“张老师‘海拔’不高,可‘国土面积’辽阔。让他从这么小的一块纸片中穿过去,谁信?”学生原以为穿过去,就是在纸中央挖个洞,人走过去便是。按此绝无可能。冲突骤起,风生水起,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观察、思考与体验的状态。
二让活动与情感相纠结。活动经过要让学生有新认识必定是一个动情的过程,“情动而辞发”。五上习作四《柚子的启发》教学时,当台上的4位同伴蒙着眼,凑着老师扇过来的风,在拼命辨别柚子香味时,同学们笑他们的滑稽,“傻”。可当老师把课始许多同学闻过,大赞其“香气扑鼻,吃起来一定又酸又甜”的“柚子”,重重地砸在桌板上,发出砰砰的响声,才发觉是一个有色无味的泡沫假柚子时,大吃一惊。开始“闻柚有奖”活动与此时学生的情感纠结在一起。前后强烈的对比,既让学生对前面4位不受奖励柚子诱惑,坚持只闻气味的伙伴的敬佩,又开始了对判断失误原因的追寻。这样的“活动”启发了学生健康价值观的生成,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教育。
三让活动与习作相匹配。我执教《第三只眼》时,上课伊始,问题抛出后,学生陡生疑惑,心理活动激烈,我立即就安排学生真实具体地写自己当时当地心情的片段。而第一次活动结束,学生以为“第三只眼”就是手的触觉、耳朵的听觉时,再让学生写片段。直到最后活动结束,许多学生才恍然大悟第三只眼是什么,紧接让学生把自己的感悟记录下来。活动作文教学一般不要将活动与习作硬生生地划为两大板块。在教学中动静搭配,将活动与习作片段练笔相融,将是一种比较合适与有效的策略。
3.重视感悟反思,提升认识
对“活动”的感悟反思,是促成学生把活动经过更多更好地转化为有意义的生活经历的重要策略。学生在活动中玩得开心,做得高兴,不等于学生有了新的认知,有了表达的路径。小学生普遍观察力弱,只重“看”,不重“想”。他们可能注意事物的特点,但不会将生活中观察到的许多特点联系起来,在一个综合的整体上进行梳理和提炼,形成对具体生活事件的儿童认识。不少学生经过活动,因不会感悟反思,梳理提炼,只有零碎的形象记忆,难以形成正确完整的判断,因此习作常常写不好,因为他们“看”而不知。
我执教的《吃西瓜》,老师们都乐意模仿。一位上过该课的教师告诉我,孩子们在课堂上很活跃,吃西瓜也吃得很开心,但习作还是不怎么样。自己掏钱买西瓜就得好几十块,写得不怎么样就亏大了。
中年级学生注意力分配能力弱,面对两个不同的事物,常常只能集中注意一个方面。执教《吃西瓜》,假如告诉学生,今天西瓜吃完要写作文,因此要一边吃一边仔细地观察。这样吃西瓜不人道、不科学。但没有认真观察,不注意活动提供的形象,留不下印象,表达就失去依托。我不是盲目地让学生吃西瓜。针对中年级学生认识能力弱,不善于进行细化分层的特点,我把吃西瓜分成“开始吃西瓜—吃得最快的奖一块西瓜—吃得最干净的奖一块—实在很想吃的可以上台再拿一块”四道口令吃西瓜。同时为了弥补学生专注吃西瓜会忽略观察的现状,我事先安排摄像抓拍学生吃西瓜的1分钟片段。西瓜吃完,即时播放视频,让学生全神贯注地重温体验,观察活动的重点片段,激活原有的记忆,留下美好的印象,逐步形成表达的意象。交流吃西瓜的滋味、感受,以看到的他人的“吃相”为题,回忆吃西瓜的过程,建构表达意象。
(未完待续)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 3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