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德刚
长期以来,人们包括大部分教师对于初中学生写行楷字,不存在什么疑虑,但对于小学生学写行楷字,不少人持反对意见:小学生年龄小,正是打基础的时候,写字应以正楷为主;如果学生的正楷字都没写好,就去学写行楷,势必影响学生正楷字书写的质量。这种认识或这种现象的存在不能说没有道理,毕竟正楷字是写好行楷字的基础,但这不能成为小学生不学写行楷字的理由,更不能成为教师不教行楷字的借口。以下结合笔者在行楷字教学中的做法,谈点拙见。
一、厘清认识,准确定位
1.《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高段写字的要求是“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速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和12册)在每课课后生字描红中已经是规范的行楷字体;在每册“练习1~7”中的“写好钢笔字”环节安排的一段话,要求学生描红,也是规范的行楷字体;六下习作3的“范文”的呈现,更是通用的行楷字。由此可见,课标为教师教、学生学指明了方向,教科书为教师教、学生学作了很好的安排。
2.“正楷字”作基础
古人云:“楷如立,行如走,草如跑。”小学生经过四五年的正楷字练习,具有了一定的楷书基础。行楷,就是以楷书为基础,加以笔画连带而形成的一种字体,书写速度快,整体美观,又易于辨认,实用性很强,很适合学生练习和使用。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停留在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即所谓的第一发展区)上,教师的教学应该引起、激发和启动学生一系列的内部发展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完成相对其现有知识水平而言更高层次的知识水平。这种知识水平是经过学生的努力可以达到的,用一句俗话说就是“跳一跳,摘桃子”。规范的行楷字非常接近楷书,学生写起来比较容易上手,没有多大的难度,“跳一跳,够得着”。同时,行楷字与楷体字的练习是互补的。通过行楷字的练习可以促进学生对楷书的理解与巩固,二者的练习又是可以同时进行的,能较好地实现《课标》提出的“提高书写速度”的要求。有书法家甚至说,为了提高书写的实用性,不妨直接练习行楷字。
3.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高年级学生身心已经开始发育,个性突显,喜欢模仿成年人笔迹,在书写方面表现为追求书写速度和“写草字”。同时孩子到了高年级,指腕关节也已经发育健全,具有写好行楷字的生理基础。况且,到了小学高年级,对于写了四五年正楷字的学生来说,学习行楷这一新的字体,一定有浓厚的兴趣。这些都为练习行楷字做好了准备。
4.与中学写字教学衔接
学写行楷字除了能提高书写速度,也为中学的作业书写、课堂笔记做了必要准备,更能与初中的写字教学进行很好的衔接。不然学生进入初中后,单从写字这方面来看就会感到很“突然”。所以说这是关系学生长远发展的大计。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小学高年级写字教学需要教学通行、规范的行楷字。因为在所有字体中,行楷字是最实用的一种字体,既易于认读,便于交流,又能提高书写速度,提高学习效率,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二、积极探索,多措并举
1.利用教材,激发兴趣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六年级开始,课后田字格中生字的书写、描红就是较规范的行楷字。如苏教版第11册第一课景德镇的“镇”, 第三课的“肖邦”,出现了两横连带的写法。特别是第12册的生字描红、练习中的“写好钢笔字”的范文呈现,行楷字中“行”的迹象更加明显。笔者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12册为蓝本,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从行楷字的实用性、审美性、可行性等方面向学生介绍学写行楷字的意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行楷字的积极性,激发其学写行楷字的兴趣。
2.掌握要领,妙法引路
连带是行楷字的核心,唯有连带,方能提高书写速度。练好行楷,还要仔细观察字的行笔路线,注意上下衔接,突出主要笔画,减少对笔画的修饰,尽量一气呵成,使字浑然一体。笔者以六年级语文教材为顺序,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行楷字帖为依据,教学、练写行楷字。开始进行部首的教学,先后教了木字旁、牛字旁、三点水旁等所有基本部首的写法;再着重从连笔入手,掌握横连、竖连、撇连、点连等几种连笔的基本方法;最后进行字、词、句、段的书写教学。教学中尝试运用“引导发现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并配以形象生动、朗朗上口的书写指导要领,使他们能自觉地掌握书写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横与横相连书写要诀:横画重,牵丝轻,笔断意连是整体。点与点相连书写要诀:点相连,突出点,点点之间轻连线。句子书写要诀:用行楷书写句子时,要注意有些词语上下连带和笔断意连;上下连带指的是上一个字的最后一笔带给下一个字的首笔,连带是附加笔画,不能与正常笔画等同;笔画之间有连带,但不一定连贯;行款整齐,间距相等,自然连贯,力求美观。
3.人手一帖,坚持练写
朱熹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笔者认为练字也要三到:眼到,心到,手到。学生有了兴趣,掌握了写字要领就要“蠢蠢欲动”。笔者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规范的行楷字帖,通过每天下午的15分钟“写字一刻”天天练,晚上回家20分钟巩固练,掌握行楷字的书写要领,巩固新知,做到“三到”。
(1)眼到,即读帖。眼高才能手高。宋代书法家黄庭坚说:“古代人学习写字不都是依靠临摹,他们常常把古人的书法作品张挂 (贴)在墙壁上,专心致志地观看它,看准了才下笔。”所以要仔细观察字在方格中的高低位置,笔画的连贯牵丝、疏密和长短等。
(2)心到。我们知道,只有把数学公式与定理、英语单词与句式倒背如流,烂熟于心,才能熟练运用,熟能生巧。在认真读帖的基础上,把范字牢牢地记在心里,不论何时,一提到这个字,马上就能想出这个字在字帖上的形状,做到胸有成帖,脑有成字。
(3)手到。眼到和心到是为了弄清字该怎样写。心中能想出字的最好效果,手下却不一定能写出来,所以手到就是要勤练、善练、用心练,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直至达到心手一致、手笔一致的境界。这就要练指力、练腕力、练手感、练结构。更重要的是,时刻要有“提笔即是练字”观念,做到学用结合,练写合一,不然永远是练不好字的。
4.把握尺度,因人施教
在行楷字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总结出行楷字的教学要因人施教,一个人一个进度,不能急于求成。
(1)字帖的选择因人而异。如果学生以前的字体拘谨则选择奔放的字帖;如果以前散漫则选择严谨的字帖;如果以前呆板则选择潇洒的字帖;如果以前软滑则选择坚挺的字帖,若字体臃肿则选择清秀的字帖。这样练上一段时间,就可以改掉一些不好的书写习惯,学会新的字体。
(2)练习进度因人而异。一个班的学生参差不齐,进度有先有后,笔者把班级里的学生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不同等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尺度要求,不同等级的学生根据练习结果,可以适度调换等级。例如我班的周同学刚练行楷字时,由于没有入门,字写得就像“草棒子”一样,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会了先观察找线,再下笔,最后对照,也就是“一看二写三比”,进步相当快,就被调到了乙级;而李同学和袁同学,虽然都在甲级,但李同学的字过于方正,缺乏柔和、秀气的美感,而袁同学的字连笔的过程自然流畅,美中不足的是不够大气,所以笔者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指出各自练字中的不足,让他们在每次的练字中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5.多元评价,共促提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写字的评价,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在此基础上,逐步要求书写流利。”“评价要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写规范字的习惯,减少错别字。”写字之前,笔者和学生共同拟定评价标准:①写规范行楷字,姿势正确;②行笔流畅、到位,字体端正,力求美观;③笔画之间连带合理;④行款整齐,布局匀称;⑤有一定书写速度,纸面整洁。写字练习中,师生对照标准共同评议;接着进行学生自我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同时邀请家长对孩子练字情况进行评议。有的家长在写给孩子的话中既有深情的鼓励,又有恳切的建议,为学生保持良好的书写习惯、持之以恒的练字注入了温馨的动力。总之,教师评价重在引领,同伴评价重在鼓励,家长评价重在推动。
著名小学教育专家崔峦老师指出:字是一个人的另一张名片,是一个人语文素养、文化素养的部分,我们要让孩子静下心来,好好地写字。总之,我们只要把握《语文课程标准》精神,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写字的兴趣,同时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行楷字教学方法,坚决克服练习与使用“两张皮”现象,持之以恒,行楷字教学就一定会获得成功,学生也一定会写出一手漂亮的行楷字。
(安徽省滁州市第二小学 23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