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成语教学的有效实现

2015-09-10 07:22:44孙浩
教师·上 2015年9期
关键词:海波成语记忆

孙浩

成语是经过时代变迁、历史迁移而形成的语言瑰宝,也是从古代文学著作中提炼的语言精髓,它是凝结在汉语语言中独特的文学现象,其丰富的内容、绚丽的色彩、简化的意义令人瞩目、赞叹。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无论如何也不能绕过成语去学语言。这一点已成为所有语文教师的共识。虽然,教师们都十分重视成语教学,可教学效果却始终不尽如人意。具体来说,教师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进行反复的抄写记忆,这就抹杀了成语知识当中潜在的生动趣味性,削弱了成语中承载的文化气息和故事色彩,进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所以,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将成语内在的底蕴原原本本地提炼出来,激发学生成语学习兴趣,提高成语教学效率。

1. 画成语

成语具有意义的完整性,是对事件、画面、人物最简便的描述。有时候,我们可以从成语这面镜子上看到一幅画。这幅画可形象地指明成语表面及最深层的含义。所以记住画面就记住成语,学习成语也可以从绘画开始。这相对于反复枯燥的抄写、默写、默背,更能使人深刻记忆,更能令人兴趣盎然,也更能让人审视到其中美的意境,洞察到成语里的深刻底蕴、文化气息、人文内涵,并获得感悟。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所涉及的成语为例,如一碧万顷、鸥水相依、风平浪静等,这些成语富有画面感,很容易构成一幅色彩饱满、意境深远的图画。教师可以依据这些成语的特点,让学生将以往的反复枯燥抄写记忆转变为生动有趣的绘画。在绘画过程中,学生既理解成语要表现的意义,同时又对成语形成了深刻的印象,有利于长久的记忆。另外,学生在笔蘸颜料、发挥想象绘图成语的一瞬间会感受到学习成语的乐趣,这会使其更热情地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

2. 演成语

有些成语是从寓言小故事中提炼出来的,诙谐幽默,饱含故事情节色彩,很受小学生的喜欢。但由于语文知识繁多,随着学习内容的变化,学生对这些富有故事色彩成语的记忆也会被冲淡,甚至造成记忆混淆。即便如此,教师受教学进度的限制,没有太多精力复习学过的知识,而是仍要不顾一切地教授后面的知识,于是,学生没有消化的成语知识越积越多,渐渐消磨了他们学习成语的兴趣。这就使得学生的成语学习面临一场灾难。所以,教师要改变教学思路,让学生通过一次记忆就实现对成语的永久记忆。在这里,教师仍是依据寓言类成语的特点,让学生变说为演。具体而言,就是让学生将成语中暗含的寓言故事作为剧本,然后选择角色,将故事情节原原本本以表演的方式演绎出来。

如“狐假虎威”“螳螂捕蝉”这两个成语,首先,学生要了解这两个成语的表层意义和延伸意义,这是最重要的。然后,学生还要知道这两个成语中所涉及的动物“狐”“虎”和昆虫“螳螂”“蝉”的捕食、习性等特点,了解表层意义构成的依据。以这些为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角色进行成语表演。一是成语表面意义的表演,通过表演,深刻记忆成语故事的情节。二是成语延伸意义表演,这需要教师进行引导,让学生编故事,从人物角色的塑造为起点,表现成语的现实讽刺意义。“狐假虎威”主要是讽刺那些仰仗或依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的人;“螳螂捕蝉”则是讽刺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通过对成语表层及深层意义的表演,学生形成了对成语的深刻印象。

3. 用成语

学是为了游刃有余地用,学是过程,用才是目的。对于成语的学习也是如此,学,不是为了将成语束之高阁,而是为了更好地用。用包括很多种方式,表达、写作、读书等。但从传统的成语教学方式上来看,教师仅仅让学生针对成语来用成语,具体表现为成语填空,即让学生在括号中填上正确的字补全成语。可以说,这种成语的运用方式是为应付试卷服务的,缺乏实用性,抹杀了成语的现实意义。因此,教师要改变成语应用的方式,引导学生用成语进行造句,用成语进行写作,用不同的成语来完整表达同一个意思。通过这些形式的锻炼,学生自然会加深对成语的学习,并学以致用,完美地实现由课堂向生活的过渡。

例如,当涉及“游人如织”这一成语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造一个句子或是写一段话,并将这一成语完美地运用其中。“游人如织”形容游人多得像织布的线一样,密密麻麻。什么多?是人;什么人?游人,这是这个成语的关键之处,也是造句或写作必须注意的地方。另外,还有一些成语可以用具有相同意思的成语替代,这可充分地体现学生的成语积累量。如“海波不惊”这一成语,意为没有风浪,比喻太平盛世、平静无事。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有关“海波不惊”的句子展现在学生面前:“时间已过去很久,仍是海波不惊,我想你不用担心了。”然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海波不惊”换成意思相近的成语,有学生想到“风平浪静”,还有学生想到“海不扬波”“海不波溢”等。在这里教师要对学生列举的成语进行正误分析,分析其是否与海波不惊意思相近。当然,对于那些生僻的成语,教师还要加以说明和解释,便于全体学生理解。

成语是中国语言文化的瑰宝之一,教师要重视对其传承,但传承要掌握方法,有效的方法才能使成语文化经久不衰。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海波成语记忆
搏浪
科教新报(2023年25期)2023-07-10 05:59:40
山清水秀
科教新报(2020年2期)2020-02-14 05:57:58
说海波
这里有爷爷
记忆中的他们
拼成语
意林(2016年21期)2016-11-30 17:32:21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海外文摘(2016年4期)2016-04-15 22:28:55
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