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馥李
幸运楼盘
两年没见,刚满40岁的房地产商李维平脸上已经布满了深深的皱纹。他从自己开发的楼盘“华旌名第”里踱步出来,忍不住又回头看了一眼——这处楼盘一期项目刚刚完成并交付,但仍然显得空荡而又冷清。“这两年,我能活着就是幸运的。”
华旌名第是一处典型的带着“鄂尔多斯创伤”的楼盘,因为其背后裹挟着巨大的民间借贷资金。在2011年鄂尔多斯金融崩盘之后,难以计数的房地产项目因资金链断裂而成为烂尾楼。华旌名第最初名义上的开发者、大股东——李维平,在2014年初因挪用资金等罪名被判刑9年。而这位大股东与他人合伙开发的另一个楼盘,开发商因借贷巨额民间资金无法偿还而自杀。
曾经人人放贷的鄂尔多斯,另一个侧面则是人人举债。几乎每一个企业,都有着或多或少的民间借贷,而这些借贷,多数最终指向了那一个个楼盘。将盘根错节的借贷链条厘清并不容易。从去年开始,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府开始全力介入到民间借贷的协调中,为鄂尔多斯寻找脱困的良方。
华旌名第是幸运的,东胜区成立了以副区长为首的工作小组,专门来推进这个项目的建设。在工作小组的介入下,东胜区公安局协调银行和各路债权人暂缓向李维平追债,允许他在接受监控的前提下,完成楼盘的后续工程。
在当地电视台的一期节目中,鄂尔多斯市公安局副局长刘杰也曾向公众表达了对待这些项目的差别化政策。对于那些资可抵债、有能力完成在建项目的房地产商,将通过政府手段,给予一定的活动空间,督促他们完成在建项目,逐渐厘清债权关系。
这样,李维平得以向亲戚朋友四处举债,勉力完成了后续的工程。2014年初,楼盘在比原定交房日期延迟了23个月后完工。交了房款的购房者拿到了房子,一大批建筑施工企业也通过房屋抵顶的方式平衡了债务。
李维平暂获喘息,但还没有完全摆脱危机。华旌名第当初承诺的地下车库等配套设施,以及二期项目都仍然待建;而如今房价降了一半有余,很多业主也拒绝接房,拉锯仍在进行。这处楼盘到底能挽回多少?在李维平看来,起码他身上层层纠缠的债务死结已经松开了第一个口。
从华旌名第的楼盘出来,驱车不久就到了东胜区的一条主干道,不时可以看到烂尾楼,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债务黑洞,等待着遥遥无期的封顶——与这些楼盘的开发商相比,李维平算是幸运的。
在享用了得天独厚的资源红利之后,在经历了房地产崩盘、民间借贷断链的伤痛之后,狂欢落幕的鄂尔多斯商人也不得不担负起拯救这座城市的任务。
——拯救鄂尔多斯,也是拯救自己。
财富孤岛
离开“烂尾楼一条街”,来到东胜区的铁西区,这里的楼房多数已完工,鳞次栉比地矗立,但一入夜,却很少看到灯光。那些有实力完成楼盘的企业,也面临着消化房子的困境。
要让鄂尔多斯的民营经济再度活跃,首先需要把大量民间资本从楼市中解套出来。从2013年开始,当地企业家就坐到一起探讨怎么走出困境。
孙平是新维集团的董事长,公司以路桥建设为主业,在内蒙古颇有名气。他与当地一批企业家朋友一起发起了一项自救重组——将鄂尔多斯52家主力企业的经营性资产重组,组成一个净资产超过200亿元的混合所有制的投资集团。
这就是在2014年底揭牌的内蒙古大东联实业集团。由于资历与能力出众,孙平被推举为集团董事长。而要确保集团运转,未来三年52家企业的现金出资将达到22亿元。但当下,首期现金出资只需要8亿元。
孙平算了一笔账,52家企业的应收账款加在一起超过100亿元,而他和企业朋友们将自己的全部资产注入到大东联实业集团中,也仍然不够——8亿元竟难倒了一座城?
这是一座略为尴尬的“孤岛”之城。
大东联的52家企业,几乎是支撑鄂尔多斯十年黄金发展的主力企业,新维集团、大兴集团、东联集团、鑫通集团……个个是在当地土生土长,如今仍叫得上名号的。三分之二是房地产企业,其他的公司则涵盖了建筑施工、路桥建设、文化旅游、城市供热等——不难看出,这些企业全是靠“土地”过活。而从这些企业背后去追溯“孤岛”起源,仍然也与“土地”有关。
有别于昔日的广东和温州,不像那里每个民营老板都有一段可以书写的创业传奇。鄂尔多斯的富豪们生成得迅速和直接,十年的创富史,没有制造产品的周折和开拓市场的艰辛,财富瞬间涌来,只用挖煤和卖煤来概括就足矣。
地理上的相对封闭,再加上山西煤老板的前车之鉴,他们远离大众传媒,煤矿和资产往往秘而不宣。他们也没有经历过商业发达地区浮华世界的洗礼,对于跨区域跨行业投资和资本运作毫无兴趣。于是最终膨胀的钱袋子,碰上高涨的城市建设热情,资金几乎喷涌进房地产及城建相关行业。而这种单一投资,让这些行业成为撑起鄂尔多斯黄金十年的唯一支柱。
对土地的依恋最终让鄂尔多斯的企业圈子变成了自己不出去,别人也进不来的财富孤岛。当危机来临之时,与外界经济缺乏联系让鄂尔多斯不堪一击。
在大东联实业集团挂牌仪式上,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部长苏建荣提到,希望大东联实业集团大举进军旅游文化、休闲健康产业,为众多陷入发展困境的鄂尔多斯企业推开一扇“明亮的窗户”。
但对于鄂尔多斯这样的资源型城市来说,旅游业不可能占据主导地位,习惯了靠地吃饭的企业们必须通过“二次创业”重新出发。
然而,二次创业对于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公司来说非常艱难。大东联的股东、鑫通集团董事长白凤鸣考察了诸多项目,最终仍然把目标放在了煤炭相关产业上。“隔行如隔山,而且缺人、缺资金,想转型不是那么容易。”白凤鸣的一声叹息也许代表了整个大东联集团的困惑。虽然他坚信鄂尔多斯作为资源型城市后劲很足,但如今他也只能希望倚靠大东联集团,寻找到一条“可持续的路”。
煤老板们对跨出孤岛的创业试探显得小心翼翼而又犹豫不决,在这群老一辈企业家试图再从“土地”上寻找机遇的时候,年轻人们已经大胆地向天空“撒网”了。
为了忘却的煤炭
“等我的互联网生意做好了,一定可以帮到家族的煤炭业务。”即便在接受采访,丁军还不忘快速刷着手机屏幕。
他的家族是鄂尔多斯当地规模很大的一个煤电集团。煤矿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那里是成片的优质煤田,出产热值在5000大卡以上的优质煤炭。
但如同很多煤炭家族企业的第二代一样,丁军的兴趣从来不在煤炭上。2006年,靠着家里支持的创业资金,丁军开办了自己的广告公司,从事城市街景亮化、景观工程等户外广告业务。在鄂尔多斯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的年月,他的广告公司每年能做上千萬元的业务。当然,这些业务的利润与当时煤炭行业完全不能比。在煤炭紧俏的那两年,一些朋友还常常通过他来获得煤炭订单。
而如今,煤炭销售进入微利时代,之前与煤炭和房地产相关的暴利,都一去不返。丁军的事业反而为家族单一的煤炭业提供了补充。
这两年,丁军的家族也在谋划着转向投资其他行业,但他的父亲作为第一代创业者,年龄已经偏大,重新创业的欲望并不强。而且,父辈们对于互联网等新生事物非常陌生,丁军曾努力教父亲玩微信,但已经50多岁的父亲还是对这个新事物难以操控。
“鄂尔多斯的企业转型,还得靠新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丁军的这种想法,在他的朋友圈子里很普遍。很多煤二代们,都在各个大学或国外留学,视野与父辈完全不同。
记者初识“煤二代”刘尹浩时,他刚刚从英国留学回来,学的是金融和投融资管理。那时鄂尔多斯正在大规模搞城市建设,房地产市场需求旺盛。为了解决当地很多项目的融资需求,刘尹浩引入了私募股权投资,这样的融资方式当时在全国范围内尚属于新鲜事物。
而他如今常出现在北京、上海等城市,与创投圈子紧密联系。“鄂尔多斯的企业,必须走出去,与全国市场发生紧密连接。”
丁军则紧紧地抓住了互联网创业的潮流,用更简单的办法来连接全国市场。随着房地产的崩盘,丁军的广告生意也大幅萎缩,他随即把业务搬上了互联网。他与人合伙成立了一个自媒体联盟。这个联盟集合了鄂尔多斯各行各业总计108位自媒体人士,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有庞大的粉丝群,总计达到20万人,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传播网。
他们刚刚为当地一家银行做了一次招聘广告推广业务。之前银行用自身的微信公众号发布,一个月下来阅读量还不到2000人。后来这家银行找到了丁军,通过他们的联盟发布,两天内阅读量就超过了6000人。
丁军家族里的父辈,虽然对他做的事不太懂,但也并不横加干涉,只是用好奇的眼光看待他忙着“触网”。
最原始的与最现代的
“曾经这里是中国最富有的地方,现在人人被债务缠身。在寒冬季节里,我们不能等待和颓废,需要抱团取暖,寻找新的商机!”主持人的开场白直接而激情。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正是人们需要的。
2014年11月初的一个冬日,在鄂尔多斯东胜区北郊的一个宾馆里,“易万家资产置换市场交易大会”正在召开招商会。因为缺乏现金流,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在当下的鄂尔多斯异常活跃,一家又一家资产置换平台公司,就像曾经的小额贷款公司,如雨后春笋一样开设和发展起来。
“抱布贸丝”这种原始的交易方式常会在金融崩溃地区出现,二战后的德国就曾以香烟充当货币。而鄂尔多斯的以物易物,也是一种信用体系崩溃、金融市场冻结后的市场行为。
但这些无奈而为的交易,也被丁军等二代们看到了商机,硬是将之转化为融化鄂尔多斯市场坚冰的一股热流。
丁军与一批年轻人合伙,建立起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车库科技集团”,为当地人提供以物易物的线上交易平台。从日常用的洗化用品,到特色的羊绒衫、土特产,甚至是大件的房屋和车辆,都可以通过“车库科技”的互联网平台展示、洽谈和交易,这吸引了当地很多资产置换公司的入驻。而互联网天生的开放性,甚至已经吸引到周边城市的一些客户慕名前来,丁军便不失时机地把业务扩展到了呼和浩特和包头等地。
线上业务迅速壮大后,丁军又和合伙人一起开办了这场线下的招商会,成为鄂尔多斯这个寒冬里最为热闹、也最具活力的生意。
对一座曾被财富冲昏了头脑的“孤岛”而言,自然欢迎这样的创业。因为除了钱之外,人是鄂尔多斯的另一项稀缺资源——即便是在鄂尔多斯最辉煌的年份,虽然聚集了方方面面的外来人才,但很多人仅将这里当做淘金的乐土,而不是扎根的地方。
丁军的办公室,设在东兴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园,这里曾经是鄂尔多斯东胜区一个知名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可以承载大型的商场和超市。但当鄂尔多斯经济陷入低谷之后,这里乏人问津,空置了很久。最终,开发商与东胜区政府的合作,开辟为创业园区,实行了3年免租金的政策,作为吸引年轻人创业的孵化园。
在这样的优惠政策刺激下,像丁军一样的一批人开始创业。如今,这里已经吸引了共66家企业、个体户和大学生入驻,有从事羊绒制品网店销售的,有从事特色食品网络销售的,一个约400多人的青年人群在这里聚集。
而丁军和他的合伙人一口气创立了四个项目,包括速递、酒类等业务,全部依托于互联网开展营销。丁军觉得,鄂尔多斯当下的经济环境,只有和互联网接轨的行业,才具有生命力,可以给沉寂的鄂尔多斯带来活力。
“鄂尔多斯人不缺艰苦创业的作风,但现在需要二次创业的信心。”大东联实业集团董事长孙平说。老一辈的抱团取暖、第二代的放手尝试,也许缓慢,但信心已渐渐在每个细节里积累。
在记者离开鄂尔多斯的那天,惊讶地发现出租车司机是一位本地人。2011年时,在东胜区的大街上打车,能听到南腔北调各种口音,因为没有本地人愿意开出租车,而本地人上街也多是豪车出入。当地出租车的运营和消费都被外地人“承包”了。
与这位本地人出租车司机聊天,据说他也曾身家上千万。“钱都变成了钢筋水泥,为了讨生活呗!”
人心渐归平静,空城里已经照进了复苏的第一缕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