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禅述略

2015-09-10 07:22鸣弓
书屋 2015年1期
关键词:封禅泰山

鸣弓

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为祭拜天地而举行的隆重典礼。其程式据《史记·封禅书》记载,包括封和禅两部分:所谓“封”就是天子登泰山极顶聚土为坛以祭天;而“禅”则是在泰山下的小丘扫出一片净土来祭地。用此感谢天帝之恩,酬谢大地之赐;并向天地昭告人间太平。

封禅来源于人类的原始崇拜,而原始的自然崇拜则是人类最早的准宗教活动,举凡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土地、河山等与人类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自然物,皆在崇拜之列。

封禅作为帝王活动、国家大典,其制度形成也有个演变过程。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柴望”。“柴望”是很古老的祭天仪式,表现了原始崇拜与原始统治相结合的内涵。原始先民历经漫漫跋涉走近后世称为“国家”的雏形时,部族首领也随之萌生了“我的地盘”观念,付诸行动就是通过大山崇拜等形式来标明自己的统治区域。历史记载称之为“巡狩”——一种带有视察性质的典礼。舜巡狩之泰山,于山巅燃起柴火,“燔柴以祀天”,表示和上天交流,谓“柴于上帝”。舜依次向四方遥望,传输上帝的关爱和自己作为“地主”的旨意。同时,四方部族也各自登上境内高山向泰山遥祭,与部落联盟首领互动,是“望秩山川”。整个仪式合起来就叫“柴望”。巡狩和柴望逐渐制度化之后便是封禅。总之,封禅是原始宗教祭祀及帝王巡狩、禅让制度和山河崇拜相结合的产物。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封禅制度最终定名并由秦始皇首次付诸实践,成为中国古代所特有的一种皇家盛典、政治文化景观。

封禅的实际意义是什么?汉代班固《白虎通义》说:“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义也。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禅,以告太平也。”《五经通义》曰:“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可见封禅是出于政治功利目的,帝王既受命于天,自当对天公负责,向天禀告太平,亦即其“理群”的政绩;而对神灵佑护之功则需隆重答谢。封禅的仪式颇具象征性。班固说:“故升封者,增高也;下禅梁父之基,广厚也;刻石纪号者,著己之功绩以自效也。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故增泰山之高以报天,附梁父之阯以报地,明天地之所命,功成事遂,有益于天地,若高者加高,厚者加厚矣。”

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历史渊源,五岳之尊的泰山成了中华民族先民心目中的神山。古人认为“天以高为尊”,而“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禅而祭之,冀近神灵也”。于是,“受命于天”的帝王,便到相对接近天神的泰山进行祭祀。泰山封禅也就成了历代君王梦。

封禅之始及其礼仪,最早见于《管子·封禅》篇,但此篇已佚。《管子》所记实为战国人对封禅的看法。据《史记·封禅书》所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齐桓公欲行封禅之礼,管仲说:古代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知名的有无怀氏、伏羲、神农氏、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周成王,“皆受命然后得封禅。”而帝王受命得由天降祥瑞来体现,须有十五种不召而自至的祥瑞,方能举行这种典礼。经管仲劝说,齐桓公乃停止封禅。鲁之季孙氏亦有泰山之旅,为孔子所讥,理由是资格不够。

但是马端临《文献通考》叙封禅却是从秦始皇开始。七十二家封禅,史实或可存疑,但封禅思想产生很早应该没有什么疑问,最迟不晚于齐桓公时。

封禅的理论,似可追溯到齐国稷下学宫思想家邹衍的“阴阳五德终始说”。邹衍糅合《周易》“阴阳”观念和“五行”学说,倡导阴阳五行说,认为“木、火、水、土、金”相克相生,循环运转必然导致朝代兴替;五行又配以五德,每个朝代都代表一德,如黄帝尚土德、夏尚木德、殷尚金德、周尚火德。五德循环往复,朝代兴亡无已。既然朝代更替是“顺天而行,受命于天”,而为了新朝取得“应运承天”合法性,向天下昭告德运转移,便成为新朝建政仪式的重要内容。

秦始皇征战半生,终于包举宇内,一统天下,自信满满,他登基第三年便急于登临泰山封禅,不啻面对天公宣告就职。准备封禅时,他召集儒生博士七十人,询问封禅的礼仪。儒生众说纷纭,秦始皇认为臆说难以施行,最后还是自定仪式。他乘车从泰山南坡上至山顶,“立石颂德,明其得封”;然后从山北坡下,禅于梁父山,礼节毕,封藏秘,故世人不得而记。秦始皇在泰山遇上暴风雨,避雨于松树下,因封松树为“五大夫”,号五大夫松。

秦泰山刻石,镌刻着秦始皇功德铭和二世诏书,由丞相李斯撰书。刻石原文二百二十二字,历经沧桑,现仅存十字:“臣去疾臣请矣臣”七字完整,“斯昧死”三字残。秦泰山刻石为国家一级文物,堪称稀世珍宝。

秦始皇封禅,是一封一禅,而汉武帝则是两封两禅。刘彻其人好大喜功,前后二十一年时间,封禅八次之多,平均不到三年即有一次,频繁程度大大超出“天子五年一巡狩,用事泰山”的古制。

漢武帝第一次封禅时间拖得长,谱摆得足。先是元鼎元年(前116),汉武帝于汾水得宝鼎,大臣因议论封禅,齐人公孙卿认为帝得宝鼎与古代黄帝得宝鼎是一样的祥瑞,“宝鼎出而与神通,封禅。封禅七十二王,唯黄帝得上泰山封”。又说“汉帝亦当上封,上封则能仙登天矣”。汉武帝对上泰山封禅特别是成仙登天极感兴趣:“嗟呼!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屣耳。”

汉武帝第一次封禅在前110年。三月,刘彻率十八万大军从长安出发东巡。先到嵩山祭中岳,随从称在山上听到有喊“万岁”声。“问上,上不言;问下,下不言”,算是大家默认。武帝以为祥瑞,于是,兴致勃勃,“东上泰山”。到达泰山,时草木未生,武帝便命人立石于泰山顶,自己则转而往海边巡游。四月,泰山草木已生,武帝返泰山,举行封禅礼。在封禅前,也曾经召集儒生论证,终了还是刘彻自定封禅礼仪。他到梁父山祭地,在泰山下设坛祭天。坛广一丈二尺,高九尺,下埋“玉牒书”。礼毕,汉武帝与少数大臣登上泰山顶,再次祭天。第二日从北山坡下,在泰山下的肃然山再次祭地。祭时用江淮一带所产的一茅三脊草,各地珍贵的飞禽走兽及白雉诸物,并以五色土益杂封。在隆重的乐声中,汉武帝身穿黄色衣服,亲自跪拜。

封禅仪式结束后,汉武帝发表文告,申述登封泰山缘起,免除行巡所至县赋贷,特赏七十以上孤寡;赐天下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

汉武帝封禅还有几件事值得记述:第一,下令改元,更年号为元封。第二,令诸侯在泰山建房舍,将有封爵的人和泰山联系起来,以期增加泰山的影响。第三,在泰山修筑明堂。明堂是古代天子召见大臣、议论政事的地方。原来泰山下有明堂,汉武帝嫌其不敞,重建。

汉武帝的封禅诏书和秦始皇的封禅泰山刻辞相比,显然是秦皇态度严厉,以至高无上的权威告示臣民,而汉武似乎以一种谦虚态度,明心迹,图自新,以期求未来;并向人民施行恩惠。究其根源,汉以秦为鉴,摈弃威严苛刻、仁义不施,而以谦恭仁义的态度对待臣民。

秦皇、汉武之后,次第封禅的皇帝有:东汉光武帝刘秀、章帝刘炟、安帝刘祜;隋文帝杨坚;唐高宗李治、女皇武则天、玄宗李隆基;宋真宗赵恒等。

“封禅”最令人质疑的,是祭典中的祝祷文。唐玄宗以前历代史书未见记载。贺知章认为,封禅玉牒本是皇帝向神明祈祷,其所祈求,“或祷年算,或求神仙”,诉说的是私心私情,其事十分隐秘,故外人难知之。唐玄宗玉牒文如下:“有唐嗣天子臣某,敢昭告于昊天上帝:天启李氏,运兴土德。高祖、太宗,受命立极,高宗升中,六合殷盛。中宗绍复,继体不定。上帝眷祐,锡臣忠武,底绥内艰,推戴圣父。恭承大宝,十有三年。敬若天意,四海宴然。封祀岱岳,谢成于天。子孙百禄,苍生受福。”

唐玄宗禅社首玉册文则是:“惟开元十三年,岁次乙丑十一月辛巳朔十一日辛卯,嗣天子臣隆基,敢昭告于皇地祇:臣嗣守鸿名,膺兹丕运,率循地义,以为人极,夙夜祗若,迄未敢康。赖坤元隆灵,锡之景祐,资植庶类,屡惟丰年。式展时巡,报功厚载,敬以玉帛、牺齐、粢盛、庶品,备兹瘗礼,式表至诚。睿宗大圣真皇帝配神作主。尚飨。”

在《史记·封禅书》中,司马迁认为,必须具备受命、符瑞、功至、德洽等条件才可封禅,这无疑给后世帝王封禅设置了难度,令其不敢率性而为。

想封禅而未果的,有魏明帝、晋武帝、前秦苻坚、宋文帝、梁武帝、北魏孝文帝、唐太宗、宋太宗等。

太和年间中护军蒋济向魏明帝上书奏请封禅,主旨是不封禅勒石,无以显帝王之功云云,然而明帝下诏答复蒋济曰:“闻济斯言,使吾汗出流足。”魏明帝诚惶诚恐,大呼“吾何德之修,敢庶兹乎!”并坚决表示“吾不欺天也”,当即下诏制止了蒋济及群臣的再议。乍看明帝很有自知之明,力拒封禅,但内心仍抵挡不住封禅诱惑,不久他就让高堂隆修撰封禅礼仪,高对此亦颇为尽心,又上疏劝明帝“备礼封禅,归功天地”;然而天公不作美,高堂隆尚未完成这一任务就过世了。明帝闻知高堂隆辞世,不禁扼腕叹息道:“天不欲成吾事,高堂生舍我亡也。”明帝也不好拂逆天意,封禅之仪遂止。

僻处东南一隅的吴国孙皓在天玺年间倒有一次“封禅”。孙皓荒淫无度,在国家将亡之际,仍想借助“封禅”改变其衰亡之势。封禅本是帝王亲自举行的大典,孙皓却派大臣代行,严格说算不上封禅。《三国志·吴书》载:“吴兴阳羡山有空石长十余丈,名曰石室。在所表为大瑞,乃遣司徒董朝、兼太常周处至阳羡县,封禅国山。明年改元大赦以协石文。”石文是指吴国历阳县石山上有一片呈黄赤色,称石印,传说石印出现预示天下太平。时有人伪造天书书石上,云:“楚九州渚,吴九州都,扬州士作,天子四世,治太平始。”巫祝与地方官将石文上报。孙皓闻报大喜,以为吴国从大帝孙权到他恰好是四世,应了“太平之君”符命。他于是因所谓的祥瑞而想入非非:一统天下,封禅泰山。然而,就在这次国山“封禅”后的第五年,孙皓即沦为晋武帝的降虏。

这一年,晋改元太康,取天下太平安康意。当年,晋国出现祥瑞,卫瓘、山涛、魏舒、刘寔、张华等连上六表奏请封禅,其一云:“圣德隆茂,光被四表,诸夏乂清,幽荒率从。神策庙筭,席卷吴越,孙皓稽颡,六合为家。巍巍之功,格于天地,宜同古典,敕封东岳,告三府太常为仪制。”表屡上而辞愈切,武帝终未从,连辞六请,看来他是以“平天下而不封禅”为大功德的。然而,晋武帝并非對封禅全然无动于衷,《梁书·许懋传》载:“晋武泰始中欲封禅,乃至太康议犹不定,竟不果行。”可见,司马炎对封禅还是很向往的;只是久议不决,未能成行。

苻坚刚愎自用,在一次封禅之议中亦得以展现。淝水之战前,前秦一度武力统一北方,苻坚就有意图南,因而慕容垂、姚苌等就劝他封禅,秘书监朱彤附和,为苻坚勾勒出一幅一统天下、告成封禅的宏伟画面:恭行天罚,统兵百万,不战而一举灭晋,然后回驾岱宗,告成封禅。苻坚闻言大悦,曰:“吾之志也!”可惜淝水一战,苻秦败北,封禅也就告吹。

南北朝时,封禅之议,刘宋就有两次。元嘉二十六年(449),尚书吏部郎袁淑奏请封禅:“鸣銮中岳,席卷赵、魏,检玉岱宗,今其时也。”文帝笑答:“盛德之事,我何足以当之。”其实,他对封禅是十分向往的。《宋书·礼志三》载:“宋太祖在位长久,有意封禅。遣使履行泰山旧道,诏学士山谦之草封禅仪注。其后索虏南寇,六州荒毁,其意乃息。”可见文帝当时确有封禅之心,他答袁淑所言不过是一时谦让之辞。后来因为他自己的失误招致胡马饮江,而不得不打消此念。其后,孝武帝刘骏时,又有一次封禅之议,由江夏王刘义恭提出。刘骏为人严暴,义恭虑不见容,乃卑辞曲意附会,每有祥瑞辄上赋颂。大明元年(457),有三脊茅生石头西岸,泰山上见白雀。十一月,太宰江夏王刘义恭上表请封禅。孝武帝虽以“家多难”和“德薄勋浅”拒绝,却又表示“将试哉”,说明他对封禅颇为心动。然而,三年后大臣再次奏请封禅,孝武帝却又下诏不许,“天生神物,昔王称愧,况在寡德,敢当鸿贶。今文轨未一,可停此奏”。究其原因,乃是由于当时政局不稳,再加上北魏频繁入侵,封禅条件不具备。

梁武帝萧衍执政时,封禅之议又起,有大臣奏请“封会稽,禅国山”,“高祖雅好礼,因集儒学之士草封禅仪,将欲行焉”,此举却遭到著作郎许懋的强烈反对。许懋因作《封禅议》,论不可封禅之理。文章开篇即言古舜之封禅为“纬书之曲说,非正经之通义”;又针对《白虎通义·封禅》中对上古之君封禅的解释进行反驳,说明封与禅“义既矛盾,理必不然”;又说七十二君封禅之事并不可信。还旁征博引阐述“若是圣主,不须封禅;若是凡主,不应封禅”。接下来又引经据典详述郊祭之正道,认为只要能遵循古礼,因时禘祭,“诚敬之道”即可“尽此而备”。许懋的《封禅议》堪称南北朝最值得珍视的一篇封禅文献。武帝闻言而“嘉纳之,因推演懋议称制旨以答请者,由是遂停”。梁武帝闻许懋谏而罢封禅,后人亦因此对许懋和梁武帝评价甚高。

北魏孝文帝继位后,全面接受汉族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尊孔崇儒,自然对儒家推崇的封禅也十分向往。太和十九年(495)四月,孝文帝巡幸瑕丘(今兖州东北),作《祭岱岳文》,并遣使以太牢祭泰山,献其所作之文。此前,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太武帝率军伐宋途经泰山,就曾以太牢之礼祭祀泰山;皇兴二年(468)二月,献文帝亦曾遣中书令兼太常高允奉玉币祀于泰山。然终北魏也未能统一全国,名不正,言不顺,故不好举行封禅大典,只能遣使悄悄一祭,过把瘾,聊胜于无吧。

北齐文宣帝对封禅也极为向往。天保五年(554年)正月,文宣帝欲封禅泰山,询问封禅礼仪,遭到颍州长史樊逊谏阻。樊逊上疏广征博引,托古论今,指出封禅必待太平盛世才能举行,且封禅之君必须有盛德,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就擅自举行封禅,则会像秦皇、汉武那样在封禅中遭受神灵惩罚。樊逊还指出巩固政权的必备条件是“义在济民,非闻好战……然后除其苛令,与其约法,振旅而还,止戈为武,标金南海,勒石东山,纪天地之奇功,被风声于千载”。而文宣帝东征西讨,虽立神功,却耗损国力,劳民伤财,故东封泰山,条件还不具备。文宣帝向以残暴荒淫称,但在天保初年还不乏人君风范,尽管当时他十分向往封禅,但还是纳樊逊谏言,罢停封禅之议。

封禅,绝对是靡费钜资的奢侈礼仪。贞观初,唐太宗要封禅,魏征进谏:“陛下东封,万国咸萃”,“须千乘万骑,供帐之费,动役数州,户口萧条,何以能给”?封禅要“动役数州”,劳民伤财,贞观时期尚难支付其费用,耗费之巨可想而知。然而封禅并不会给帝王添德行,有识之士如西晋史学家司马彪说:“帝王所以能大著于后者,实在其德加于人,不闻在封矣。”唐太宗虽也想封禅,但他能清醒认识到国泰民安比封禅大典更重要:“如朕本心,但使天下太平,家给人足,虽阙封禅之礼,亦可比德于尧、舜;若百姓不足,夷狄内侵,纵修封禅之仪,亦何异桀、纣?”话虽如此说,唐太宗心底还是神往封禅泰山的。公元641年,唐太宗终于下诏有事于泰山,但车行到洛阳,一颗彗星划过天空,不久边境传来战事,太宗只好打道回府。

宋太平兴国九年,太宗屡宴群臣,言称“天下无事”云云,又与从臣赏花钓鱼,太平盛世景象俨然矣;接着天赐佳兆,甘露祥瑞出现。四月,宰相率文武官以及全国各族人民推选出的代表二万六千三百五十人,上疏请求太宗封禅泰山,六天之内三上表,太宗作秀谦让一番,中旬即任命了礼仪筹备官员。五月二十八日,太宗刚刚命官修治去泰山的道路,翌日傍晚,一阵迅雷天火,把皇宫点着,乾元、文明两殿焚毁殆尽。面对“天谴”,太宗皇帝就决定把封禅大礼改作传统的郊祀。

封禅耗费巨资,可历代统治者依然热衷此道。何以故?封禅利用人们对天的崇拜,可以起到维护统治的作用:其一,告诉上天已经改朝换代,新的帝王是接受天命,代天统治群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封禅主旨凸显君权神授。其二,封禅可以粉饰太平,即“封禅以告太平也”,又可颂扬皇帝“功德”。其三,封禅可以“夸示夷狄”。封禅有“夷狄”首领参加,可以向他们夸示王朝的太平、富裕、受天保祐等。宋真宗无力收复幽、云失地,抑郁难抒,想通过封禅,“镇服四海,夸示夷狄”,洗失地之耻。其四,封禅为成“仙”。传说黄帝因封禅而成“仙”。秦皇、汉武皆热衷于求仙药,他们“封泰山,本因好仙,信方士之言”,想得到仙丹,长生不老。就连光武帝封泰山,改元易号,“其意在久生”,纵不能长生不死,亦祈求延年益寿。

官家要拿盛典来妆点盛世景象,少不得文人配合,文章鼓吹。当年司马相如鼎鼎大名的《封禅书》,洋洋洒洒上千言,贬周扬汉,以求今上封禅为旨归。其文遂成为范文和封禅迷的最爱。南齐高帝一日宴请群臣,令各献伎艺,于是“褚渊弹琵琶,王僧虔弹琴,沈文季歌《子夜》,张敬儿舞,王敬则拍张”,而侍中王俭说,我没什么本事,只知道背书。于是跪在地上背司马相如的《封禅书》。《封禅书》乃是为汉武帝歌功颂德的,王俭以汉武帝比萧道成,马屁拍得妙,难怪萧道成笑着说:“此盛德之事,吾何以堪之!”然而官家“其言若有憾也,其心则有喜也”。

号称“北地三才”之一的魏收也曾作《封禅书》,可惜其文未传。其写作原委,《北齐书·魏收传》云:“节闵帝立,妙简近侍,诏试收为《封禅书》,收下笔便就,不立稿草,文将千言,所改无几。时黄门郎贾思同侍立,深奇之,白帝曰:‘雖七步之才,无过以此。”从中可见魏收的才高七步。

猜你喜欢
封禅泰山
“因事立体”的封禅文
“封禅”与“登极”:中国传统政治宣誓制度的“天道”视域
泰山之行
泰山日出
《登泰山记》的打开方式
汉武帝封禅
泰山封禅
泰山崩于前,你瞟一眼
泰山的形成
泰山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