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蔚
rwzkhouchuang@126.com
我从上中学开始,就树立了一种价值观,觉得一个人活得“功利”,是不光彩的。念大学的时候,每天跟朋友厮混到半夜,白天蒙头大睡,看电影、看漫画,理直气壮地翘课和抄作业,嘲笑早起的哥们儿,瞧不起他们排队占座的谦恭。我们吃宵夜的时候,那些穿着廉价职业装的室友才刚下班,精疲力尽地回到寝室。累死累活也挣不到钱,何苦?不就是想混进大公司吗?我笑:“你们小时候是饿怕了还是怎么的,为了前途焦虑成这样?”
进大学后参加了辩论队,打了几年也没什么出色的表现。终于有一年,我们队挖到了宝,打算发展他成为主力队员。那时我们只能用夜里的时间准备比赛,但是第一晚他就提出了抗议:“我每天11点必须上床睡觉。”
你可以想象我们当时的反应。夸张地爆笑,用各种语言羞辱他,劝他像成熟的男人一样而不是过着高中三好生的生活,甚至无赖地锁了门。但他不为所动。
“滚吧滚吧,”最后我们生气了,“进了北大怎么还这么功利?”
功利的反面是什么呢?大概就是我们那样的生活了:晚上不睡觉,不学习,兴致勃勃地讨论一场基本没有胜算——就算侥幸胜了也没什么好处——的比赛。这显得我们特立独行,但要是这件事有了好处,就没那么好玩了。例如,给获胜者发上一笔奖金,或者,挂钩一份高薪工作?那样的话,我们夜以继日地卖命为它打拼,居心何在呢?
我想,我恐怕要退出了,至少没法拼得那么理直气壮。如果“辩论”的结局是换取某种好处,我们彼时的所作所为,就与做实习加班到深夜(且不挣钱)的室友没有高下的分别。暗处的旁观者,是否会以我看实习生兄弟的目光,带着鄙夷的态度看我呢?
“真是不达目标誓不罢休啊,为了那么点奖金也是用心良苦。”
我没有勇气承受那种声音。所幸,辩论赛没有给奖金或其他什么“好处”,总算为那时的我保留了一份足以尽兴的爱好。但是那时的心态时常给我一个警醒:相比被外在利益诱惑而偏离本心,像我这样的人也许会更容易被内心的声音束缚——我太希望自己看起来不为五斗米折腰了,那么,我很可能会为了刻意保持这样的形象反受其累。
很多人提问:为什么我对家人不如对外人好?为什么赚钱的事不想做,不赚钱的事倒是做得不亦乐乎?为什么为自己做事一拖再拖,完成别人的请求倒是不遗余力?我的回答是,这跟我们对形象的顾忌有关。一个爱惜羽毛的人,会时时害怕自己吃相难看。
“吃相难看”这种说法,流行于这个时代,说明我们还没有完全摆脱过去对“无私奉献”的推崇。其中一个原因,也许是拜网络所赐,到处都在发布不要钱的虚拟产品:书籍、音乐、视频、游戏、软件……以至于“免费”似乎成为了互联网精神之一,其地位至高无上。理所当然地,这种精神会让一切收钱的——甚至只要有自利企图的行为显得难看。有人就质疑过我:你为什么不接受转载不署名?不就是想趁机自我营销吗?
就道德意义而言,“免费”不应该占有优势。理智地看,这只是一种经营策略,跟饭店开业大酬宾没什么两样,目标仍是赚钱——具体能不能赚到姑且不论。这是正当的。一切产品,都凝聚了人的心血和劳动,天经地义就该获得回报。因此,那些收费的自利者也无须为了自己的“功利”而自惭形秽。说到底,谁做事能没有利己的动机呢?
在互联网时代,还强调“为自己而活”,看似有些荒唐,但考虑到“免费”和“分享”这样的价值观,仍是过去“无私奉献”那一套的翻版,就觉得还有必要多鼓吹一点利己主义。一个人太缺乏自信,举手投足,就会有假想的观众(perceived audience)盯着自己。这观众不看你付出多少,只看你吃相如何,一开口就是冷嘲热讽:“何苦写这么多字,不就是为了多挣几块稿费么?”多少人被这些假想出来的冷笑声,打消了做事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