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卓然
做了十多年的童书编辑,因为对儿童文学的喜爱,近十年都在编辑儿童文学类的图书。近年来,少儿类图书成为出版业中品种和数量增长最快的图书门类,也是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出版领域。童书市场的竞争也十分惨烈。编辑大军亦被驱赶进入“重工业时代”,面临多重挑战。现在,对一名童书编辑的要求远不止十年前的爱读书、有童心和文笔好。逻辑架构能力如何,学习理解能力怎样,是否善交往,有没有超强的心理素质,具不具备抗压能力等等,都已经成为当下能否成为一名编辑的基本考量。编辑确实越来越不好做了,可是因为喜爱,大多数编辑还是像米切尔·恩德笔下的“犟龟”一样笃定:上了路,就一直走,总会遇到隆重的庆典。
围绕“儿童文学”这个主题谈,不免会将十多年前的情景与当下相比。编辑大家亦鼓励后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怎样才能做到更好?借此机会做一阶段性的梳理和思考与大家交流。
儿童文学市场十五年的变化
2000年之前,整个少儿图书市场是功能性阅读占主流,少儿图书市场绝对的第一大细分市场是科普百科。少儿科普是少儿类畅销书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与《十万个为什么》是当时少儿类畅销书的代表。少儿科普类图书是上世纪末少儿类畅销书中最主要的部分。《唐诗三百首》是1998和1999年连续两年排名第一的少儿畅销书。当时畅销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仅有《皮皮鲁传》《男生贾里全传》《女生贾梅全传》等少数几种。2000年之后,市场从简单的功能型阅读向知识型阅读、愉悦型阅读逐渐转变。应该说是《哈利?波特》的引进促使市场发生了这种转变,上市仅四个月就脱颖而出,排到了年度少儿畅销榜的前五名。此后,少儿文学类图书开始成为畅销书的热点,少儿类图书市场的畅销书时代也随之到来。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儿童文学市场,儿童文学市场上升为第一大细分市场,儿童文学类图书成为童书最具影响力的板块。
到了2002年,少儿类畅销书的格局又发生了变化,《鸡皮疙瘩》系列、《冒险小虎队》系列等图书纷纷进入畅销书的行列。引进版童书在少儿类图书市场中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在畅销书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本土作家也在不断成长中,有更多的本土少儿文学作品开始变得畅销,尤其是贴近孩子们生活的校园文学作品更受孩子们的喜爱。其中的代表作包括2000年前后秦文君的“贾里”“贾梅”系列,以及杨红樱的《女生日记》《男生日记》等。
到了2004年,我国本土畅销童书作家变得成熟,少儿类畅销书榜的格局也发生了变化。虽然《哈利·波特》和《冒险小虎队》等引进版少儿图书持续热销,但本土的少儿类畅销书已经迎头赶上了。这一年,最具代表性的原创少儿图书就是《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从杨红樱开始,我国本土作家开始在少儿畅销书榜单上和引进版作者抗衡。
2006年,《笑猫日记》出版并畅销。2007年,进入少儿文学排行榜前十的作家只有四位,除了本土作家杨红樱以外,还有J.K.罗琳、托马斯·布热齐纳和黑柳彻子。2008年以后,曹文轩的《草房子》、美国作家E.B.怀特的《夏洛的网》和伍美珍的《阳光姐姐小书房》也开始进入少儿文学类畅销书的前十名。
这之后,我们看到《墨多多谜境冒险》《怪物大师》《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品藏书系》开始长踞畅销书榜,至今热度不减。畅销书作者多元化的趋势日渐明显,这也是少儿类图书创作日趋成熟的一个标志。
儿童文学快速增长下的隐忧
开卷自1999年起开始提供全国图书零售市场终端数据,数据显示,1999年少儿类图书占整体图书零售市场的比重是8.60%,到2014年所占比重达到16.5%。1999年,儿童文学在少儿图书中所占比重为21.89%,如今,儿童文学在少儿图书中的占比已达43%,几近半壁江山。少儿图书已然成为拉动整体图书市场上升的主要力量,儿童文学的发展势头更不可小觑。但快速发展的背后有无隐忧?有同仁曾提出自己的看法:黄金时代是少儿图书出版和发行的黄金时代,但未必是儿童文学的成功。
一些问题确实暴露出来。比如跟风写作、跟风出版。《哈利·波特》火了,于是各种魔幻题材的作品风行市场;校园小说畅销,各种各样的班级故事和“捣蛋鬼”“调皮蛋”也因此被制造出来。近年来市场表现出色的《墨多多谜境冒险》和《怪物大师》也在被追捧效仿中。这种局面的出现,更多的责任是在出版人的身上。出版社被经济利益驱使,放松了对社会责任的坚守,急功近利,眼睛只盯市场,什么好销就跟风出版什么,缺乏对自身的规划和思考。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编辑没有时间去阅读、品鉴和创新,只能在利润和业绩的路上疲于奔命。这就助长了有跟风心理的作者选择投机,对有自己想法和创作理念的作者是一种打击,他们由此丧失开拓、创新和自我成熟的机会,最终戕害的是儿童文学的创作。
再比如资源的过度争夺,一流的儿童文学作家资源有限,都想拿到大家、名家的新作,争抢在所难免。作家面对这种局面也很为难。作家梅子涵在今年7月份的“全国儿童文学创作出版座谈会”上就说:“出版社经常追着作者要新书,但一个作者能写多快?质量能不能保证?安徒生一辈子也就写了那么几本,我们怎么那么高产?这是很严重的问题。”应该说这是很多作家的心声。一个作家一年能够创作出来的作品数量有限,面对多家出版社的热情约稿,有的作家会将自己的短篇作品进行不同的搭配,取不同的书名,以作品集的形式授权给不同的出版社,重复出版现象比较严重。读者当然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在一些网店的评论中,我们能够看到读者的声音:“这里面的作品在某某书中就有,大部分都读过了!”我国每年出版童书4万多种,其中有多少书是雷同的?重复出版对出版资源是一种浪费,也增加了读者的负担和选择辨识的难度,对读者是一种不尊重,对整个阅读生态亦是一种破坏。
还有一个问题是出版社一味追逐市场销量,片面追求儿童文学出版的速度和印量,从而忽略了对图书内在品质的要求,降低了选题通过的标准和制作要求,导致平庸甚至是格调不高的图书问世。有些创作者在市场大潮的涌动下迷失方向,选择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进行类型化的创作;也有的创作者盲目追求出书的速度和数量,内容注水,不能在选定的领域内精耕细作,做艺术的尝试、探索和创新。这样的创作很难有持久的生命力,终会被读者和市场所抛弃。
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整体风气的浮躁也值得关注。市场是把双刃剑,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流程安排,作家被频繁地请去进校园、搞讲座、做签售。每到春秋,作家们异常繁忙,他们在学校、书店间辗转,宣传、推广个人的作品,当然同时也把阅读与写作的知识带给了孩子们,对推动阅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在这个过程中倾听了读者的心声,但是对作家个体的创作而言,要追求创作的精进,要不断进步、超越自己,写出更好的作品,还是需要静心与时间。作家的时间和精力被各种宣传推广活动占据大半,他们一年中还能有多少时间用来写作?
今天我们怎样做编辑
编辑职责不容放松。编辑是文化产品内容的选择者、策划者、加工者和推荐者,是文化产品的把关人。编辑工作是立言、存史、资政、育人的神圣职业。童书编辑是为孩子们烹饪精神大餐的总厨和营养师。出版社固然是企业,必须按照市场的要求和规律行事,但它是文化企业,“文化”二字又提醒着我们,要多一份坚守,要时刻保持警醒,在市场大潮的冲击和激烈的竞争下,不能迷失方向,不能降低对图书品质的要求。出版人刘瑞琳女士所言:“我觉得出版人的社会责任是不要为了赚钱而制造垃圾。我希望把这个社会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保存下来,传递出去。”对童书编辑而言,我们面对的是孩子们纯净的心灵和期待的目光,我们肩负的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因此一定要加强对图书的质量管控、坚持良心出版。
倾听读者心声,坚持儿童本位策划图书。对于今天的儿童文学创作,作家徐鲁认为:“儿童文学作家的现实表达能力在下降。现在很多作者过分依赖想象、才气,不接生活的地气,文本很苍白,生命力不强。儿童文学的成功,不能只看畅销,而是要在书里让人看到崇高情怀、艺术之美,归根到底还是要扎根于中国儿童的现实生活进行表达。”作为编辑,我们策划、编辑、制作童书,亦应饱含童心和爱心,走到孩子们以及家长、老师中间,了解他们的需求,倾听他们的心声,做出符合孩子们生理、心理特点,回应他们精神需求的图书,出版真正对读者有意义和价值的图书。任何对读者需求的揣测和臆想会因根基不稳而行之不远。
拒绝浮躁,踏实迈步,慢出版。时代、市场、业绩的要求和催促,不免让人急功近利,加快脚步追求数量和速度,心浮气躁,难以静心。在出版的“快车道”上一味追逐、竞技,往往不免为了忙碌而忙碌,从而忽略了一些现象的浮出,缺乏对大势以及自身发展定位的清醒思考。出版是创意产业,尤其需要钻研和探索的精神。这在浮躁的时代需要定力、静心和时间。因此,我们需要把脚步放慢,心态放稳,给作家多一点时间创作,给绘画、装帧多一点时间将自己的创作与内容去贴合,编辑也可以让心灵、思绪兜兜风,没准儿就会闪现创意的火花。编辑有充裕的时间去思考,把能够想到的点都想到,把能够做的文章都做足,像作家丁玲倡导的“一本书主义”,编辑认真地对待每一本书,将每一本书以适合它的最佳方式呈现,做一个负责任的编辑,尊重作家,尊重读者,这也是对编辑自己付出的所有辛劳的尊重。有太多匆忙出炉或考虑不充分的产品三个月即被下架,半年后难觅踪影,情形残酷也遗憾。我们与作家一样期待我们用心血浇灌的花朵生命力持久、被读者喜爱和珍视。所以,不妨把我们奔忙的步子放慢一些。多一些对图书的思考,多一些对大势的了解和把握,多一些对市场的分析和研判,多一些呈现方式的探索和创新,多一些对自身的修炼和提高……编辑,这份崇高的工作,这种神圣的职业,只有更专、更精,才能做得更好,走得更远。
(作者为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