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情的导演

2015-09-10 07:22孟静
新民周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高仓健榕树哥们

孟静

张艺谋的文学策划周晓枫写了本他的传记,除了无处不在的“我”之外,读完这本书的最大感受是——爱张艺谋的人太多,而对于这些爱,他无知无觉,无从回报,于是有的爱变成大爱,有的爱化为怨恨。前者有高仓健,后者有张伟平,就连周晓枫自己,言语间也尽是对张充溢着母性的怜惜。

漫天大雪里,高仓健驱车数小时,只为去寺庙为张艺谋祈福,这真实事件比电影剧情还深情还动人,他托最好的工匠铸剑送给张,他购下捷豹车,车内全部用爱马仕的内饰装饰好,也准备送给张艺谋。另一个自认为对张艺谋好的人——张伟平吃醋了,他不许张艺谋接受这台车,他说:“我买给你。”霸道总裁和冷峻杜丘为了一个满脸沟壑的老男人赌气,伤心,反目。画面清奇又古怪,得享深宠溺爱的张艺谋又是何种反应呢?

有趣的是,我们看不到他的反应。他在多年后和影评人聊天讲到了高仓健为他做的事,但又像是顺嘴一提。这本传记里,似乎没有谁能激起他感情的波涛,除了事业,他所有的兴奋、不安、用情,全给了工作。工作才是他的命。

南方生活的同学一定见识过榕树的树根,绵延之长,占地之广令人惊异,榕树周边不会生长别的植物,因为榕树吃掉了周围所有的水分和阳光,它贪婪地向外攫取,壮大自己,并不反哺。电影导演就是人中榕树,职业特性决定了他们要吸取周遭所有人的精华,从思想、智慧、精力、时间到金钱,统统要献出来,一切都在围着他转,荣是他,毁也是他,别人休想拿走,只能为他奉献。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痴狂般要做导演,理智上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团队的工作,但最后却只能属于一个人,一群人的能量成全一个人的名声,这么有掠夺性的工作谁不喜爱呢?

当然,能成为导演的人通常在生活中颇有魅力,不然怎么能让他人心甘情愿地牺牲呢?诗人也有个人魅力,摇滚歌手更有个人魅力,这两个职业和导演近似,生活中的低能儿,工作上的自私鬼,摇滚歌手中的某些人更有“噬父”惯例,谁对他有恩,他辜负谁。可是人类对有趣、才华、孩子气和复杂人格的向往和追求是命定的,必然有些不知死的要给导演、诗人、摇滚歌手甘做垫脚石,如果做好了被遗忘被背叛的准备也就罢了,大多数人还是要经历一个“迷恋-失望-要回报-愤怒-仇恨”的周期,比如窦唯的前妻前女友,比如谢烨,比如张伟平。

在周晓枫的眼中,张伟平没有为张艺谋做过什么,相反,他欠了张艺谋很多钱、房子、导演费。但是张伟平自己很委屈,他觉得他的付出和回报远不成正比。我们都知道投资电影如果不是为了洗钱,肯定不是个发财的行业,有这钱在北京三环以内买几套房子会更划算。张伟平这个公司只为张艺谋一人而开,张艺谋做奥运会总导演时公司就歇业,是因为他爱电影吗?不得而知,也许是他爱过张艺谋,哥们式的爱,张艺谋也给了他成就感,作为国际名导的合伙人,出入高端场合,接受众人瞩目,太能满足虚荣心。

这种哥们式合伙人的关系就像情侣,时间久了,总要计较得失,除非有一方不知悔改地牺牲到底,张伟平终归是个商人,不会像高仓健那么沉迷,情侣撕破脸那也是姿态难看的。我觉得如果不是自己想做导演,需要跟着名导偷学技术的人,就不要再跟导演这类职业混了,尤其不要和他们谈情说爱,他们给不了你很多爱,本来无一物,实在贪恋有趣有才,就努力把自己变成有趣有才的人,让他人追逐你,迷恋你,那不是更幸福吗?

猜你喜欢
高仓健榕树哥们
榕树街121号
榕树
知足吧
哥们,让人煮了?
榕树
高仓健的三顿饭
高仓健的等待
日媒称高仓健有50岁养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