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民间的救赎

2015-09-10 07:22:44
方圆 2015年16期
关键词:狗屎农夫人性

我们总是要根植太多的生命资本供奉于赖以生存的现实世界,除了虚无的圣殿之神,许多时候它都来自民间这块文化与历史沉积的肥沃土壤。其中就有这样一些在小时候就常常会听到的离奇故事,有一个说的是一位农夫推着车子下地干活,忽然从田间地头跑来一只黄鼠狼,在农夫面前立起身子跳起灵异的舞蹈来,一边跳一边问农夫:我跳得美不美呀,到底美不美呀?这应该是一个美好的清晨,老农夫心情自然爽朗,就随口夸赞它跳得不孬。接着这小东西就像一根彩带一样轻轻地随风飘走了,修道成仙后回报给农夫一块肥沃的土地与整个区域连年的丰收。这些民间灵异的传说使我从小就确信,一些善意有时真的会在闪念之间促成一桩好事,就连其发展的趋势也彰显着人性之美。当然这个故事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就是小东西跳舞时农夫正被连日的农活累得烦乱不堪,听见问话便没好气地说:你跳得跟一堆臭狗屎一样,简直是难看死了,有多远给我滚多远!接着就听见一阵悲戚的哭声匆匆地向远处遁去了,懊恼的农夫不仅自己踩了一脚臭狗屎,就连整个村子的人都一起遭受了三年的饥荒,饿死了很多人。这些个说法虽说有点神道与玄幻,但这种关于善恶的因果却成为人类心灵的一种反射。《论语·颜渊》里讲“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授人玫瑰,手留余香,说的也是这样一个道理,正是这些生动的民间说法反射着人类淳朴的心灵律动,勾起了文化的记忆并渐渐被当成一种约定成俗的道德传统与人性观照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肖申克的救赎》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主人公安迪与“已改过自新”的老犯人瑞德在自我救赎途中施展着各自的机智与勇气,他们都相信“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闪着自由的光辉”。最终整个世界似乎都在为他们的信仰与争取到的自由生活感到欣慰并暗自叫好。来自民间的救赎多得像是生活的全部,我们或自我救赎,或被来自世界的外力救赎。从表面上看,这似乎就是维系人类和谐最有力的证据,并不关乎心灵的悸动。然而就是这一念之间的决定,竟成为文明与野蛮的巨大差别。当我们乘坐着高速运转的机车度过自己的时代,是否为一种善恶标准做出过评判呢!事实是,我们谨慎的行为与冷漠的表情覆盖了自己温热的心灵。为富不仁,见死不救,诸多温良行为受到的是诽谤与讥讽,善意的帮助却无辜地遭到陷害与出卖,令人发指的事件屡屡撞破人类的道德底线而随时随地地发生。有人都戴着花哨的面具游荡于生活的大舞台上,像一片恶毒的花朵怒放在诗人波德莱尔的笔下,真爱的丧失与错乱的生死定义促使着一种救赎的意志去反抗恶俗世界和人性暗淡的荒原。诗人不再去相信给人以虚假承诺的上帝,试图通过自我消焚的方式与这个阴暗的世界彻底决裂。

哲学家黑格尔说“一个没有形而上学的民族就像一座没有祭坛的神庙。”一种不朽的声音来自深刻的批判,说的是英国大作家狄更斯先生,当大英帝国的非凡成就深刻影响着这个星球的时候,他的文化视角却避开灿烂与辉煌而转向民间疾苦,他全部的心思用于思考人性的阴暗面与社会的不公,他不朽的文字不是坠入深渊而是促进了本民族文明历史的进步。也许正是这些善意的声音,使得所有深陷于生活沼泽的心灵找到一条充满信心的救赎之路,同时找到人类诗意栖居的所有人性密码。民间是民众的生活空间,是独立的精神系统,是文化意义上的公共领域,有时我们每个人都像开篇的那个独自舞蹈的小生灵一样,期望着一句生命的喝彩而赢得生命的彩虹,而不是因为一句诅咒而使全部梦想瞬间化为乌有。

猜你喜欢
狗屎农夫人性
法国人绞尽脑汁与狗屎作战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杂文月刊(2021年11期)2021-01-07 02:48:01
躺在树下的农夫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文苑(2019年24期)2020-01-06 12:06:58
农夫和蛇
农夫和蛇
儿童绘本(2019年21期)2019-12-06 07:38:12
马德里遭遇“顺手牵羊”,狗屎袋被哄抢
环球时报(2016-08-16)2016-08-16 06:37:58
功能与人性
工业设计(2016年10期)2016-04-16 02:44:06
憨狗屎教子
唐山文学(2015年1期)2015-11-17 23: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