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老
我兄弟姊妹三个、妻子兄弟姊妹也是三个,从这一点上讲我们是门当户对的。我原本想把和谐简单的生活理念和夫妻关系带到两大家人的姻亲关系中,比如逢年过节相互间不发红包。但是红包的社会盛行破灭了我的幼稚梦想,红包的来来往往成了处理和维系兄弟姊妹和姻亲关系中的保留剧目。
相互的红包往来是在我们先后有了子女之后。起初,我和妻子商量,为晚辈们发红包不论身份地位,就一个标准。但是你来我往中小孩收到叔叔舅舅姑妈们发的红包大小却不一样,而且差别还挺大。我和妻子感觉我们简单他们却不简单。研究了一番,他们发红包是动了心思的。双方的兄弟姊妹感情还好,当初没有体会相互间有什么差别。随着晚辈们的成长,两家兄弟姊妹的差别日益明显。有的在机关、有的在企业,有的有了一官半职、有的还是普通职员,有的会当家理财、有的只能平淡度日。
父母间的差别决定了子女间的差别。这红包能够一样吗?因为小字辈们收到的红包来自各方面,家庭红包与社会红包的水准得遥相呼应。由此,每年春节,怎样发红包,成了我们家最大的难题,犹如学生的高考。我和妻子反反复复琢磨出三条原则,一是根据孩子上年春节收到各自红包的数额,适当增加,不能显得自己小气;二是分析各家的经济状况,有的可以多一些,有的不能多,因为条件差一点的,红包数额大了,会增加对方的压力;三是尽量把红包發在最后,以免出现人家给得多我们给得少的尴尬局面。
按照这几条原则,十来年应付下来,还算自如。问题出在今年的春节。几个同学约我们一家去外地过春节,红包不得不提前在春节前发放。春节回来后,孩子一如既往地收到回馈的红包,数额自然是大于发出去的,这是意料之中。巧的是,我们在姻亲关系中发出去6个红包中有3个原封不动地收回了。标记在于我们使用的红包与市场卖的不同,是一家公司为了打广告送的,在红包的不干胶封口处印有他们公司的名字,字体较小,不太在意不会发现,而且我和他们不在一个城市工作,一个地方公司的广告不会到处发吧?
铁证如山面前我百思不解。红包啊,你经历了怎样一番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