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2015-09-10 07:19丁祥艳
人民论坛 2015年21期
关键词:社会思潮意识形态

丁祥艳

【摘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要正确处理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原则与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党性不动摇之间的关系。同样,要使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活动具有实效性,还需要处理好引领活动中先进性与层次性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合性与开放性之间的关系、“势”与“度”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思潮 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持续深入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思潮,达到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的目的。要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教育实践活动做到“以理服人”,收到实效,还需要解决几个关键问题。

处理好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与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党性之间的关系

对于社会思潮的引领原则,党的十七大要求“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①这句话深刻地说明,要正确有效引领当今的多元化社会思潮,我们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党性不动摇,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

关于意识形态的党性,马克思作了深刻阐释:“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②;社会主导意识形态是具有“普遍性的形式”和“普遍意义的思想”③,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我们必须从阶级性来理解意识形态的党性。主导意识形态的功能就在于论证现存制度的合法性,让社会各阶级、阶层和普通百姓都认同现存的社会制度并付诸实际行动维护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党性必然是为维护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的,必然要努力维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然担负着“意识到的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④的功能,其中包括正确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维护、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巨大功能。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的主导意识形态,是党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是为维护社会主义制度服务的。就引领的目的来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就是要把各阶级阶层、各社会群体的民众引导到广泛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上来,就是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最大限度地形成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共识。在实践中,引领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思潮,我们要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党性,在各种思潮激烈碰撞的今天,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面旗帜非但不能丢,反而更要高高举起。要认真辨别社会思潮中的精华与糟粕,不能让错误思潮泛滥成灾而动摇我们的主导意识形态,从而消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法性基础。对于那些错误的社会思潮,尤其是那些反马克思主义、动摇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危害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社会思潮,要敢于批评、敢于批判,进行有力的抵制。当然这种批评或批判主要是以辩论、说理的方式进行。

我们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转型,人们的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多样,社会群体不同,他们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也不同。因此,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要求我们具有包容的心态和宽宏的气度,从而实现在差异中求和谐,在多样中求统一的目标。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原则应遵循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要始终唱响主旋律。要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面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这是正确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基础和前提。

二不要混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党中央要求“注意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不要把学术探讨中出现的问题当作政治问题,也不要把政治倾向性问题当作一般学术问题。学术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没有禁区,理论宣传和教学要有纪律。在事关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问题上,要旗帜鲜明。”⑤对于学术问题的解决,应继续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创造民主讨论、自由争鸣、和谐活泼的学术环境。对于那些关系到社会发展的政治方向和我国社会制度建设根本原则的问题,我们必须态度明确,旗帜鲜明,决不含糊。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的教育方式对错误的思想政治观点进行批评和斗争。

三要求划清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界限。对于不同的社会思潮要做具体的分析,具体分析其产生背景、阶级性质、历史作用及其对人们的思想认识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等。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一般属于思想认识问题或学术理论问题。对于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一些与主流价值观不一致的方面,要予以一定的理解和包容,要倡导和谐理念,不要“见异思斗”。对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要用前面的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学术问题的办法来处理,引领它们向着积极的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则要理直气壮地进行揭露,坚决抵制,要进行必要的积极的批评、批判和斗争,绝不能姑息纵容,听之任之,任其泛滥。

处理好先进性与层次性之间的关系

必须坚持先进性和层次性的统一。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同时要毫不动摇地支持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的经济成分日趋多样化。在分配领域,我们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相结合的分配制度。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使得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利益关系发生了多样而深刻变化。因而,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和层次化特征。这种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和层次化蕴含在不同的社会思潮中。

另一方面,社会转型尤其是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型使得社会生活各方面发生了深刻变革,伴随着利益格局的深刻变革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大量新兴阶层产生了。由此,代表不同阶层、社会群体主体的利益和要求的社会思潮大量出现,并且它们凝结着不同阶层、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念。社会阶层结构的多层次化,决定了人民群众信仰、理想信念、精神品质、道德情操的层次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尤其是新兴阶层的积极性。因此,新世纪新阶段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要反映、体现不同阶层、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在引领社会思潮的过程中,要善于把反映党和人民根本利益的价值观念与反映人民内部不同阶层、不同社会群体的合理利益和要求的价值观念有机地统一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亲和力、感召力、凝聚力得以充分体现。

我们要从现实的经济关系出发,从社会阶层结构的客观变化出发,全面分析和把握人民群众中的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差异性、层次性,加强工作的灵活度和艺术性,把先进性要求和层次性要求结合起来,对于来自不同阶层、不同社会群体的人们提出不同的要求。既提倡、弘扬共产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又要尊重和肯定特定历史条件下反映部分群众具体利益的合理的价值观念;既要肯定和提倡一切有利于社会全面进步的价值观念,又要让那些虽不先进但也无害于国家和社会的价值观念继续存在,并通过正确的途径引领它们健康发展,从而做到先进性和层次性的统一。所以,在实施对于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措施时,我们一定要充分考虑到部分群众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从而倡导积极的,支持有益的,允许无害的,改造落后的,抵制腐朽的,批判敌对的,总之不搞一刀切。要针对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不同层次,构建宣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多层次平台。要坚持科学分析,区别对待,使整个引领社会思潮的工作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分层次、循序渐进地有效进行。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可以联结并引导所有阶层中不同觉悟程度的人们一起向上,成为凝聚亿万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

处理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合性与开放性之间的关系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整合是指通过建设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使社会成员间的多元价值观念有序而不乱,并尽量趋向一致,达成广泛的社会认同。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开放是指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个核心价值观念体系,不能固定不变,而要随着环境的变化和社会实践的变化,适时地吐故纳新,将自身中已失去合理性的部分革除,同时广开言路,接受积极的理论补益,使自身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而始终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强大的主导力。在实践中,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合性和开放性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实现对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没有整合,就难以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国梦的实现就失去了广大人民群众为之共同努力奋斗的思想基础;没有开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就没有比较和借鉴,就失去了养料之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有可能对意识形态环境的敏锐度降低,逐渐变成僵化的教条,逐渐失去生机与活力,最终失去其主导地位。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就是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合功能,用它来引领、统率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将有害的思想意识转化为有益的思想意识,将落后的价值观念改造为进步的价值观念。不论社会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如何多样多变,都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一人们的思想,凝聚人们的力量,鼓舞人们的斗志,鼓励、坚持、维护那些积极、进步的价值观念,最大限度地形成包括指导思想、共同理想、精神品质和道德情操在内的社会共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胜利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而广泛的思想道德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具有开放性特点。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成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必然要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要实现对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必须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身的开放性,充分吸收、广泛借鉴蕴含在各种社会思潮中的一切优秀人类文明成果,时刻充实自身,不断发展、完善自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身建设必须以开放的姿态,呼应时代的要求,直面时代的挑战,解答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时代问题。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会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强大的说服力和战斗力,才能广泛地凝聚党心民心并得到一代又一代人的真诚认同,成为统一各阶层群众思想的社会共识。

要解决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合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的问题,需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创新机制。为此,一要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过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⑥;二要直面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增强理论的现实针对性,在紧密结合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思潮之间搭建对话、交流平台。既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吸收、借鉴其他思潮的合理成分从而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又让群众畅所欲言,发扬民主,从而分清是非,形成共识。

处理好“势”与“度”之间的关系

在引领社会思潮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势”,主要是指引领的工作要“得势”,要准确把握“大势”。“大势”总与现实生活中事关广大群众的“根本利害”联系在一起,通常由带普遍性的社会事件和社会基本问题的解决体现出来。社会思潮是民众评价活动的集中体现,反映民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引领社会思潮要把握好“大势”,实际上就是要使整个引领社会思潮的工作反映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利害”,体现社会的“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当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设和谐世界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广大人民群众在以上这些“根本利害”方面的要求、愿望与呼声正是社会“大势”的体现。处于转型期的社会,民众评价活动浩如烟海,形式多样,作为其集中体现的社会思潮也是五光十色,纷繁复杂。引领这样的社会思潮更要把握“大势”。

在引领社会思潮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度”,做到引领工作“适度”。“度”是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量”的界限,它表现事物的“质”与“量”的辩证统一关系。正确引领社会思潮等民众评价活动,需要正确认识并准确把握“度”。在引领社会思潮的活动中,做到“适度”而不“失度”是一个艺术性很强的问题。

在一定时期内,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社会思潮同时并存。在引领过程中,不仅要旗帜鲜明地支持正确的社会思潮,反对错误的社会思潮,还要在批判和否定错误社会思潮时注意把握适度原则。从评价视角来分析,适度体现着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即主体需要与客体“度”的统一关系。在批判、否定、纠正错误的社会思潮时,“要考虑到作为社会思潮主体的群体的情感需要,否则就会不合情;要考虑到作为社会思潮主体的群体的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能力,否则就会不合理”⑦。因此,在引领社会思潮的过程中,要从主体需要与客体度的统一关系中来掌握纠正和批判错误思潮的适度原则,力求合情合理,避免“矫枉过正”,防止社会思潮的变动由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由一种错误思潮转变为另一种错误思潮。

(作者为玉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族地区文化安全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本文受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资助,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思潮多样化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内在关联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BKS072)

【注释】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4页。

②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8页,第10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3页。

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693页。

⑥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1页。

⑦陈新汉:《民众评价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28页。

责编/王坤娜

猜你喜欢
社会思潮意识形态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探析
直面“真问题”,廓清中国方向
多元化社会思潮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