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
【摘要】中华民族具备“共生”特质,从“民族大众自觉”的角度看,清晚期以前中华各民族以“自在共生”为主,而从辛亥革命起,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胜利,基本实现了“自觉共生”的转变;新中国成立、民族识别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以及改革开放成果共享等,进一步升华了中华民族的“共生”特质。
【关键词】中华民族 共生特质 自在共生 自觉共生 嬗变
【中图分类号】C955 【文献标识码】A
“共生”一词来自于生物学科。关于民族“共生”的研究目前已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围绕许宪隆教授提出的“共生互补”理念,一系列研究成果先后在学术刊物上密集发表,并已汇集成具有一定体系性的《“共生互补”论集》。但是,其中关于中华民族“共生”特征的历史嬗变并未作深入研究。据此,本着进一步丰富“共生互补”理念的理论库想法,笔者试图做一些初探,以抛砖引玉。
“自在共生”为主:清末以前
关于中华民族的起源,学界并没达成完全一致的意见,但大多承认中华民族的“总体性事实存在”①是伴随中国文明史一路发展而来的。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形成于虞帝舜时代,或者说是在有虞氏朝,这个人们共同体的名称“华”源出于帝舜名字。也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是由“华夏族”慢慢发展壮大融合其他民族而来,“夏商周时期是华夏族的形成时期……”我们姑且不论以上观点孰是孰非,但以上例举可以说明的是,中华民族的渊源由来已久,我们无法否定民族过程中的中华民族形成初期或者说“华夏族”时代的存在意义。
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明确意义上的汉民族逐渐形成,而周边相伴而生的夷、蛮、戎、狄等四方少数民族开始在华夏民族区域边界发生接触、交往和碰撞。尽管秦朝对待周边“匈奴”群体的方式是采取战争和修筑长城预防侵犯等手段,但实际上表明当时的少数民族和“中原民族”已经发生关系。而汉朝则在战争之外,积极采取“和亲政策”,开启了各民族“亲如一家”关系的历史。魏蜀吴对周边的氐羌、鲜卑、匈奴、“川滇边民”、山越等少数民族采取了一定安抚政策,促进了民族交往。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趁着西晋“八王之乱”,匈奴南下制造了“永嘉之乱”,西晋灭亡,期间有著名的“五胡乱华”事件,北方进入了“五胡十六国”时期,而后的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著名的历史事件“孝文帝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发展起了积极作用。隋朝结束“南北朝”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这一时期在统一的国家版图内,民族交往融合现象明显。匈奴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在隋后就融入到“华夏族”的历史洪流中。
唐朝是历史上典型的民族和睦时期,其统辖有多个民族,其中回纥就十分活跃。唐朝对这些民族采取了开明的民族政策,实施了羁縻府州制度,促使唐朝成为中国古代史上极为灿烂的时期。隋唐也采取“和亲政策”,唐朝文成公主入藏故事至今传颂。五代十国时期,沙陀人、契丹、回鹊、吐谷浑、奚等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建立起一些民族政权,有的完全采用了中原王朝的官制及礼乐制度,并通过通婚等社会互动形式不断融入到汉民族中去。宋朝结束五代十国的混乱时期,但与之并存的还有契丹和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继而进入了宋(北宋)辽(契丹)战争时期,直到1005年宋辽订立澶渊之盟后,双方维持了百余年的和好关系。靖康之变后,北宋亡而建立南宋与金(女真政权)对峙。随后蒙古崛起,先后灭西夏、金和南宋,依据中原王朝体制,称帝建年号,开辟行省制度,加强对边疆管理,客观上起到了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明朝积极采取羁縻与因俗施化的少数民族政策。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明朝继而覆灭,开启了满族统治全国的历史。清朝建立不久就尊崇汉文化制度和传统,提出“满汉一家”口号,构建“满汉全席”画卷,并对边疆西藏、新疆等地加强管理,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从以上中华民族古代历史线索可看出,清以前的古代中国各民族是一个“自在共生”或者说“事实共生”的阶段。尽管存在民族纷争导致朝代更迭的事实,但无论哪一个民族登上政治舞台,都试图以“天下一统”为己任,对待基本的政治统治疆域的原则和“中国”认同都是大同小异的。中华民族构成是多元的,族际矛盾不可避免,而且古代统治阶级主要代表剥削阶级,必然存在民族压迫。从古代史或者说中华民族史看,各民族有统一也有分裂,但统一始终是主流趋势和结果。同时,任何一个民族统治时期,尽管存在统治集团的压迫现象,但都未完全排除其他民族存在的现象,各民族始终在伴随朝代更迭中共同生活,而且每次动乱导致的大量人口迁徙更加深各民族之间的互动,在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涵化和融合,构成了中华各民族间“事实共生”(自在共生)的现象。
当然,这种“自在共生”的事实并不是绝对的,各朝各代主动推进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行为均已属于“自觉共生”的范畴,同时明朝“抗倭”、明清之际郑成功领导台湾人民“收复台湾”、清初黑龙江人民抗击沙俄入侵等各族人民反对外来侵略斗争也是一种中华民族“自觉”行为,但就“民间社会”或者说“民族大众”总趋势而言,主流依然是“自在共生”的状态。而他们的“自觉”行为更多是一种潜在行为或者说是一种“有限自觉”行为,因为在传统社会里,除了民族完全同化外,他们一般都仅有一个自己的“族属”,而基于“共生”意识或认同所升华的共同制高点是“国家”,各族人民有统一“族属”特征事实却无统一族性符号。因此这一阶段的“自觉共生”行为并不能构成“中华民族自觉共生”的行为,只能看作是一种基于民族共生的“国家意识自觉行为”。
“自觉共生”形成:清末民初~解放战争胜利
1840年鸦片战争,列强叩开中国封闭的大门,整个清朝晚期进入了列强侵略的苦难岁月,从1842年至1901年,清政府轮番战败,先后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多个不平等条约,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客观上也促使各族人民对国家形势的思考,逐渐强化民族社会自觉意识。其间,历史上著名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尽管都是清朝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但同时也是思想启蒙运动,严复、康有为等有识之士开始探索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之道路。
在当时救亡图存的社会浪潮中,人们开始思考“保国”、“保种”的问题,严复把西方族群理念带到中国,使国人意识到“合群”的重要性。一般认为,梁启超从严复的族群视野上开始探寻民族主义领域,并在其著述中使用具有现代意义内涵的“民族”一词。1901年,梁启超在他的《中国史叙论》中首次提出“中国民族”的概念,而于1902年正式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从理论系统性上构建中华民族的发展道路。孙中山等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先驱也受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影响,相继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思想。1911年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在“三民主义”思想指导下,引起了社会巨大反响,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随后,孙中山的“五族共和”和“国族思想”逐渐对民族社会产生深刻影响,引起社会“精英自觉”和一定程度上的“民族大众自觉”。因此,可以说,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华民族自觉的大门。
1919年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爆发,拉开不分民族、不分地域的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人们开始在“中华民族”的框架下思考中华民族精神的问题,并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的革命力量。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进一步号召和联合各族人民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坚持民族平等思想,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联合。1934~1936年红军长征路线集中在中国的西南、西北地区,而这里正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红军长征经过苗、瑶、侗、壮、水、布依、仡佬、土家、纳西、白、彝、藏、羌、回、东乡、裕固、蒙古等多个少数民族居住区。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坚持正确的民族观,以民族平等这一基本方针为基础,根据不同民族和不同民族地区的特点,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和实际指导意义的政策,成功地争取少数民族人民支持,为革命成功打下群众基础。这既是共产党民族政策思想的成功,也是各民族的“共生”自觉的结果。
1935年“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爆发,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心,大大地促使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中日民族矛盾逐渐升级。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华民族进入全面抗战时期。随着日军侵华的深入,全国各族人民都不同程度地卷入战争。朝鲜族、满族、回族、维吾尔族以及中南、西南少数民族同汉族同胞一道扛起救亡图存的大旗,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中华民族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上述十年间,怀抱家仇国恨,在亡国灭种的巨大危机中,各族人民没有小民族之分,只有“中华民族”的大民族之别,实现了“伟大觉醒”,各族人民一致抗日,逐渐铸就了各民族的血肉联系,民族空前团结,中华民族自觉实体极大彰显,中华民族“共生”特质经受了生死考验。
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尽管这是一次中国人的战争,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内战,对于国民党而言是主动发起内战,而对于共产党而言,是人民解放战争,是为了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摧毁了国民党各级反动政权,从根本上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没有破坏中华民族精神和凝聚力,相反民族团结的愿望促进各民族人民积极支持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从近代中国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一时期可以归纳为中华民族“自觉共生”形成阶段。从列强侵华引起民族精英反思中国社会问题,并开始萌生民族主义思想到“中华民族”的提出,完成了理论的自觉。继而孙中山等民族民主革命人士进一步推动“中华民族”的革命实践,将“中华民族”思想逐渐引入中国民族社会,使各族人民逐渐实现思想的自觉。随着新文化运动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引入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国各族人民开始接受新思想,加之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推行,以及共同抗日等,“中华民族”意识渐而深入人心,成为各族人民的一个重要精神归宿,各民族团结“共生”的中华民族自觉形成。
“自觉共生”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后
1949年中华民族共和国成立,中华各族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1952年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彻底废除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其间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宪法中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1956年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至此,我国基本消除了民族剥削、压迫和不平等的因素。同时,新中国成立后随即开始了大规模的民族调查和民族识别工作,陆续确定了各民族的民族身份。于是,中华各族人民都有了归宿,都成为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都能平等共享社会劳动成果。
1957年反右斗争开始,随后反右斗争扩大化,196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开始,一直到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这段时期,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没有得到有效贯彻,很多民族工作机构废止,民族关系的良好局面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认同并未动摇,各种“文斗武斗”只是政治性运动,并未引起民族运动,中华民族在这样的艰难时刻依然通过艰苦奋斗,创造了“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等奇迹般的成就。在社会动乱的年代,中华民族保持冷静,始终想方设法克服困难,这是经历数千年历史洗礼的民族才能办到的。
1978年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民族工作机构恢复,民族政策得到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实施,民族关系全面走向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历史新阶段,各族人民“谁也离不开”的自觉日益彰显。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政策的实施,以及西部大开发等战略的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东南沿海城市与西部民族地区对口支援等,进一步促进了民族的交融和谐关系,各民族越来越能感受到“共生”发展的意义。如今,除了一些海外华人华侨和非中国籍的华人外,中华民族处在一个共同的发展舞台上,能够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地区互补、优势互补和成果共享,各民族的共同性因素越来越多。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有机结合,一个开放的包容的“共生”的社会生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难以分割性。当前,尽管存在个别民族宗教极端分子造成社会不和谐现象,但中华民族经过数千年历史熏陶洗礼,已实现思想意识的全面自觉,中华民族的“共生”特质已深入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之中。
总之,中华民族是一个不断演变、发展形成起来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波澜壮阔的发展长河中,用一个个史实告以世人,在中国的土地上,尽管民族众多,但他们同呼吸共命运,有着共同历史、文化和不可分割的相互依存的整体利益,从古至今,一路“共生”发展。在漫长的交往交流、战争冲突、融合,以及共同抵御外敌侵略的过程中,中华民族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不断升华中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历经民族间“自在共生”到“自觉共生”的历史过程,在中国梦的引领下,不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前进。
(作者为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贵州民族大学讲师;本文系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西部少数民族宗教信仰与和谐稳定对策研究”的基础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JZD027)
【注释】
①许宪隆等:《散杂居民族概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3页。
责编/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