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金灿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王安石《明妃曲》其一
王安石的《明妃曲》,可以说是王昭君题材里最好的诗作。王安石写了两首,此为其一,作于宋仁宗嘉祐四年。明妃就是王昭君,晋代为避司马昭的讳,人们改称她为明君,又称明妃。这首诗没有什么生僻深奥的典故,可以说是一读就懂,但诗意曲折幽微,百读不厌。
辽、西夏这些虎狼之国环伺北宋,在宋仁宗一朝,发生了宋人张元投靠西夏等事,张元后来成为夏主李元昊的得力谋臣,对宋作战。张元之所以投靠西夏,最直接的因素是他在宋朝屡试不第,无法施展才干。
《明妃曲》就在这个背景中诞生。此诗开头写王昭君将要离别中原时,汉元帝才认识到她的美,然而为时已晚,只能责怪画工毛延寿。此前的人写王昭君,大多是哀叹王昭君的身世,或将批评的矛头指向毛延寿,因为王昭君没有向毛延寿行贿,毛延寿才将她画丑;汉室不想把美女给匈奴,就挑了“丑”的王昭君去和亲。然而王安石责备的却是最高统治者汉元帝,“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意思是说,人的意态美是画不出来的,即使王昭君向毛延寿行贿,毛也无法把她真正的美画出来。这里隐隐指向的是:国家的主事者没有识人之明,导致能人外流。
接着写王昭君在胡地的境况,到了“家人万里传消息”,笔锋开始剧烈转动,“好在毡城莫相忆”,写王昭君向家人答复:我在匈奴这边很好,不要挂念。这个描写,纯系出自王安石自己的想象。“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意思是说,你看陈阿娇虽然离汉皇这么近,却被深锁冷宫之内,失意的人生,并不因为她在汉地而改变啊。
最后两句度越夷夏藩篱,直探生命问题,发前人所未发,使得此诗可以抽离王昭君本事,直接指向普遍人生,可谓神来之笔。大凡思想深刻之人,往往冷峻;心怀悲悯之人,容易浮浅。王安石却兼具了深刻与悲悯,这极其难得。直至今日,王昭君之事距离人们更远了,但《明妃曲》仍然使人震撼。
此诗节奏极快,不事装点,瘦劲而有深趣。黄庭坚赞扬它“词意深尽,无遗恨矣”,又说,“荆公作此篇,可与李翰林、王右丞并驱争先矣。”实际上,黄庭坚是抬举了李白等人了。李白那两首《王昭君》,核心是“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只是哀怜昭君身世,完全不及“人生失意无南北”用意深邃。即便是杜甫的“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其旨也只是哀怜而已,难如《明妃曲》那般激荡人心。《明妃曲》问世之后,震动了整个北宋士林,像梅尧臣、欧阳修、司马光、刘敞等当世巨公兼王安石的前辈,纷纷作诗唱和,这个盛景在宋代是独一无二的。
《明妃曲》在获得极大声誉的同时,也为一些人所诟病。例如第二首还有“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这样的句子,这在强调夷夏之辨的时代,可谓是大逆不道的言论。宋人已经为此深责王安石,即使到了近世,高步瀛先生选注《唐宋诗举要》,也说王安石“持论乖戾”。其实,“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只是铺垫之笔,接下来的诗句是“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是说王昭君即使在匈奴过得好,但思汉之情始终未曾改变。在第一首里,也说王昭君“着尽汉宫衣”,写昭君坚贞如此,何曾乖戾呢?
如果说《明妃曲》有所指的话,它可能是责备大宋埋没人才,同时以曲笔表彰王昭君坚心向汉的大节,映照叛宋之人的卑琐。当然,这些所指都是次要的,因为即使将其抹去,仍然不妨碍《明妃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流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