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瑜婷
“我想拍一部电影,用90后的视角来讲青春的故事。我有我的想法,我觉得我很成熟,但其实很幼稚。这才是青春”
酒店房门开了,一屋子人挤在电脑前看图。在几乎没有光的角落里躺着一个男孩。他右手撑着脸、裤脚挽起,满地衣服散乱。他朝我笑,嘴角成了一条线。这个21岁的男演员有点疲惫。
接下来他换上海岛度假风的白衣,站在一棵假树前,手里捧着薯条,假装吃得开心。“给我来根吸管吧。”他提议。
他是董子健。有年轻人的活泛,以及年轻人少有的耐心。
两小时后,我们坐在酒店大堂采访。他没有再客套地笑了,而是严肃了一些。他的表情安静得甚至有些孤独。他思路敏捷,但说话持重。
他说自己以前并不笑。小时候无论谁逗他,“我就这么看着他,怎么也不笑。”他眼睛干瞪着。大家都说,这孩子见谁都不笑,生气了就把东西“啪”砸到地上。他在家才会笑。
他也说人生的艰难,人活着得慢慢走,以及他比从前活得更简单了——这是出生于1993年的男孩说的话吗?
由他主演的电影《少年巴比伦》原著作者路内说,第一次见董子健照片,“17岁,担心太小了”,后来见到真人,“不温不火,有些闷,没有兴奋也不会不感兴趣。”在片场再见到他,“非常敬业,有职业演员的状态。”
很多人知道董子健是著名经纪人王京花的儿子,称他“星二代”。但路内觉得董子健“没有少爷气”。导演徐杰称,董子健非常能吃苦。他们合作第二部戏《德兰》,在云南,董子健不怎么吃东西,扛着锄头跟藏族人刨地、挖虫草,一个月轻了24斤。
路内知道董子健的企图心——这孩子不想只当一名演员,他想做创作者。无论在哪个片场,董子健总是神出鬼没,一会儿跟美术聊天,一会儿研究机位。合作过的创作者,包括路内、刘杰、贾樟柯,都说董子健有演戏的天分,“有灵气”。路内说,“他很有潜力,所有艺术行业拼到后面就拼天分。”
看完《少年巴比伦》,路内觉得董子健给主角路小路添了“清贵气”。董子健和演员李梦的对手戏尤其打动他。“你会觉得这两个人值得爱。值得观众爱,值得导演爱,值得两个角色互相去爱。”“有凌驾于这个世界、纯粹是两个人之间的美。”那一刻,他觉得故事反而没那么重要了,“你关在一个很黑的房间里,什么东西都没有,你仍然能感受到它存在的美。”
董子健知道自己究竟走到哪一步了。演《青春派》(他凭着这部处女作拿了第50届金马奖最佳新人提名),他以为自己演出“自然”了,到了《德兰》他才知道“什么叫自然”。拍《山河故人》(他凭这部戏获第68届戛纳影帝提名),他从贾樟柯身上学做人。“他把合作了20年的团队请到了戛纳。合作20年,今天这个年代,谁能合作20年。”
这几天他去学校宣传《少年班》,明显感到别的明星收获了更多尖叫声。他一直笑着,嘴抿成一条线。“我能做到的就是把戏演好,可以扮丑,我不在乎。”
我想起路内的提醒,你别把他想得太老成了,孩子有的他都有。董子健听到路内的说法,笑了一下:我就是个孩子呀。
人物周刊:《少年巴比伦》的原著者路内说,你把角色演出了流氓感,但没那么市井气,多了清贵气。《少年班》里的吴未也是普通人。你喜欢演普通人?
董子健:《少年巴比伦》我之前就想演得跟原著不一样,所以很担心路老师的意见。他看完片子说好,我心里就乐了。他说的市井气是混混气质,但我把这种气质减弱了,更像一个普通人,更贴近我的生活。《少年班》我读完剧本觉得吴未挺好,公司跟我说应该演麦克,麦克帅,你天天演loser,该演一个帅哥了。但我真的就想演吴未,打动我的是他那种普通。很多人看剧本前半段说吴未被淹在剧本里了。我觉得我把这个演出来,就什么都能演了。演普通人是很难的,因为现在所有剧本类型片都是演戏剧化的人。
人物周刊:吴未怎么打动你?
董子健:我跟肖洋导演(吴未一角的原型)哪儿都挺像的,我们觉得成功不是你有多少钱,或者你破解了这道题。我们对成功的理解就是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简单地奋斗着。
人物周刊:你觉得自己像《少年巴比伦》的路小路吗?
董子健:我最早是被路内的文字打动,“青春就像糖精场一样,香甜而腐烂”,写得好美啊。还有白兰写给路小路的明信片,“走了几千里路都忘不了你,给我的小路”,白兰从没有对小路说过任何情话,这句真动人啊。小路有时跟我挺像的,他是那种雅痞的人,我喜欢这种人。这是一种特别青涩的雅痞,很多英伦的老雅痞就是叼个雪茄,路小路有点那种范儿。
人物周刊:演戏才三年,就获得很多业内大咖的肯定。有没有意外?
董子健:最早我觉得我演电影肯定很差,都不想让大家知道我演电影了。自己看自己总是怪怪的。因为你在演别人,我觉得那不是我,一点都不生活,后来没想到(演得)还挺生活。
人物周刊:你很看重生活感?
董子健:我觉得自由自在很重要,演员不是在镜头里演戏,而是活在镜头里。
人物周刊:一下演这么多戏,有过顿悟吗?
董子健:梁朝伟说,不管演什么角色、不管我在镜头前出现多少分钟,我就是要让你记住我。不管是演小三还是什么,你要找自己的心理依据,找到这个依据了,观众自然会懂你。不能让观众只记得你是小三,而不记得你是什么样的小三。
人物周刊:之前准备去美国读书,为什么想读政治哲学?
董子健:我喜欢政治,初中就看新闻联播,看中央四台,从小对这些有兴趣。我算了4次命,每个人都说小伙子你应该去读军校,36年之后是将相之才。哲学也是我喜欢的。这俩搁一块儿挺有意思的。
人物周刊:别人都说你闷。
董子健:说我无聊。同学听流行音乐,我就在听窦唯、崔健、郑钧,喜欢复古的东西。最早我不理解,为什么说我闷?我在美国留学,拿个大音箱在楼道里放崔健、放昆曲,大家都好喜欢,黑人、欧洲人、美国人都喜欢,说太美了。为什么我们自己不喜欢?
人物周刊:为啥说自己像《这个杀手不太冷》里的里昂?
董子健:他有自己的世界,很能与自己生活、与自己交流。他很享受孤独。“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人物周刊:你演的角色,吴未、路小路,《山河故人》里的澳大利亚移民,都有点孤独。
董子健:是,我喜欢这种感觉。《山河故人》一听名字就孤独,我就想演了。其实,人物不觉得自己孤独,但观众觉得自己孤独,所以观众会感动。我最近看《鸟,看见我了》,一个故事主人公特相信自己的朋友,但朋友一直在出卖他,到结尾了他还说你怎么还不回来呀。他不了解自己的无助,但观众看他很无助。人物周刊:你看上去也有点孤独。
董子健:我也不是不交朋友,但我不爱交朋友,我就很怪的一个人。读国际学校让我开朗了很多,包容心更强。人封闭是因为他心胸不开阔,比较小心眼儿。我现在心宽了,活得简单了。
人物周刊:但你好像并不脆弱。你曾说过,你做什么事情都不会不开心?
董子健:我比较没心没肺,知道走路要慢一点,一些事情要冷静一点。我是一个挺理智的人。我感性,但理智。现在像文艺青年就喜欢叫哎呀生活好难啊,为什么大家这样,为什么社会这样。这是你自己按捺不住自己。
人物周刊:妈妈老带你出去跟艺人谈事情,会让你变得持重吗?
董子健:反而是她太感性了,所以我在她身边会变得比较理性。
人物周刊:反过来你希望不要像妈妈那样?
董子健:感性很容易受伤,所以我常说,“妈咱们慢点儿。”她容易说话急,我就故意说话特别慢。我希望她缓下来,她节奏太快了,反而我想不急不躁,随遇而安。
人物周刊:适应演员这个角色,需要“不急”。
董子健:说实话,接受很多采访很烦。有些采访你永远在重复回答一些问题。但我没有去排斥它,因为这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可能你要做一些你不喜欢的事情。
人物周刊:听起来不太像21岁的男孩会说的话。
董子健:可能是我妈对我的影响,我也说服自己。比如拍《少年巴比伦》,在工厂里,我问一老阿姨在工厂无不无聊,她说有什么无聊的,我五十多年每年就出去一次。我觉得这好压抑啊。前段时间看一个老兵的采访,老兵是九几年才回的大陆,他大陆老婆为他守活寡守了10年。不知道你有没感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像这种人,这么苦他都等了,你有什么不能等的,有什么着急的?我去眷村拍戏,一听老兵口音很熟悉,我说你是大陆来的吧,他说我是安徽人,我说你回去过吗,他说回去过,我说怎么样变了吧,他就满眼泪光,停顿了一下,说,感慨万千啊。就走了。我就觉得,每个人都是很普普通通的。
人物周刊:你一出道就被夸演技好,老被拿去跟“小鲜肉”做比较。
董子健:别人说小鲜肉,我就说我是“非典型小鲜肉”,我是一个长得没你们帅、没你们高、没你们有才华的小鲜肉。很多小鲜肉就又能唱又能跳,帅啊高啊,我有自己的路子吧。
人物周刊:也有人会说你一出道就这么顺跟母亲是王京花有关。你觉得有影响吗?你会介意外界这么说吗?
董子健:影响肯定有。我不介意他们这么说。
人物周刊:会因此更想证明自己吗?
董子健:每个人都希望能证明自己,但不要着急。
人物周刊:你最喜欢的导演是库斯图里卡和侯麦,为什么喜欢他俩?
董子健:库斯图里卡戏剧性很强,侯麦更生活一些。两个人都是真诚吧。我现在特喜欢北野武,他很搞怪,但又是严肃电影的代表者。我觉得只有幽默的人才能拍出好的严肃电影。
人物周刊:演戏像做梦吗?容易被打破。
董子健:演员其实像水,你放到杯子里它是杯子的形状、放到地上它是一摊、放到模子里是模子。
人物周刊:人要像水一样很难。
董子健:是很难。没有什么是不难的。
人物周刊:第一次觉得人生艰难是什么时候?
董子健:小时候家里的事情会让人觉得挺难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很不公平。后来在国际学校,刚去的时候英语就考7分,分不清是24个字母还是26个字母,觉得所有人都在骂我。后来是一个美国老师带我看美国大选,让我加入一些俱乐部。最近演《山河故人》(几乎全英文的对白)我也觉得挺奇妙。
人物周刊:你说话是有些“老”,大家通常对少年的想象是轻狂。
董子健:这是一个误区。我想拍一部电影,用90后的视角来讲青春的故事,而不是大家觉得你年轻、你疯狂。对年轻人来说,我不疯狂啊,我有我的想法,我觉得我很成熟,但其实很幼稚。这才是青春。青春不是说就是你以为的疯狂、荷尔蒙,不是这样。
人物周刊:你觉得要“成为自己”,也是妈妈对你的影响吗?
董子健:她不管我。她曾经非常想让我去美国上好大学,因为她没有真正念过大学。
人物周刊:21岁就上了这样一趟快车,有迷茫吗?
董子健:看你怎么理解快慢了。首先看这趟快车是通往哪儿的车。如果是对于我的人生的帮助、演戏的帮助,这是快车。但对于出名,这不是一趟快车。我确定自己有一天会去国外深造,接着读书。我妈也跟我说当你跑起来,你不要忘记看后面的风景。
人物周刊:看来你妈妈还是会给你喝点心灵鸡汤。
董子健:她就像我的人生导师。我也会给她鸡汤,我俩“互相鸡汤”。(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