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挑战及应对

2015-09-10 07:22张晖秦世成
人民论坛 2015年21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张晖 秦世成

【摘要】全媒体环境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提升,工作量增加,组织领导工作变得更加复杂,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传统育人功能受到冲击,媒介素养有待提升等方面。基于此,文章从尊重和借鉴互联网思维,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机制;大力加强媒体素养教育,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权等方面,探讨了全媒体环境下如何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创新。

【关键词】全媒体环境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必然要在一定的现实环境中实施开展,客观上必然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别,自然也不例外。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以互联网、电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层出不穷,与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交叉融合发展,共同构成了当前的媒介形态,标示着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并且成为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发展方向。在全媒体环境下,新旧媒体的融合尤其是新媒体不但冲击着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方式等,还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及其效果形成冲击,从而使得当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诸多困难。

全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提升,工作量相比传统传播环境下明显增加。全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迅速便捷、信息内容的碎片化、观点的多元化以及信息传播呈现出高度自由和随意等特点,对信息分辨和判断能力尚不够健全的高校大学生形成了极大冲击,对他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塑造带来了深刻影响。我国当前正处于向信息社会过渡的加速转型期,各种社会思潮通过新媒体技术广泛传播,网络空间里各种信息纷繁芜杂、良莠不齐,思想观点多种多样、激烈交锋,无形中消解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引导的功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随着全媒体环境的形成不断增加。

当然,全媒体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挑战与机遇并存。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更加多元化,较好地克服传统媒体传播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相对单调、单向、平面化等问题,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更加地深入、丰富、细化,相对更为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学习、思想和心理问题。但是,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在达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这一目的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关注的内容越来越庞杂,而且对信息的价值取向呈现明显的发散性,诸如学生放在人人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上的午休时间、食堂饭菜质量、洗澡堂的设施、宿舍空调安装等校园事件,都有可能在各说各话的环境下持续发酵,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影响,从而使得引导教育的工作量就会相应地不断增加。而且,在新媒体不断出现的情况下,学生使用的网络平台并不十分集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所使用的工具层面很难聚焦,需要从多种媒体去关注学生都在干什么,在全面掌握同学们的思想行为动态中工作量相应地会增大。换句话说,根据不同的媒体的使用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地形成方案,集中施力,较为费时费力。

思想政治传统育人功能受到冲击,思政工作者的媒介素养亟待提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取决于教育主体综合素质的高低。全媒体传播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教育主体的角色定位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但其主导地位有所动摇的情况却不容忽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居于绝对的权威和主导地位,其所拥有的知识、技能等方面的优势显著,学生们多为单向被动地接受。但是,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话语权空前地增强,他们不但积极地搜索、推送信息,还主动参与到信息的创造、传播和扩散之中,这种参与形式和过程激发了大学生的主体价值意识和自我教育意识,大学生对权威不再盲从,而是趋向于服从于自己的感觉、认知和观念,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积极活跃的一部分。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在新媒体出现之后呈现泛化趋势,网络大V等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明显,各种言论或思潮提供给大学生前所未有的多元化信息和多样化视角,也给大学生的思想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这些因素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高校教育中的主导性话语权逐渐被削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在无形中消解。

全媒体环境的到来,意味着一个媒介化生存时代的生成,身处其中的人和工作都不可能摆脱其带来的影响,乃至于“人与媒”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这个时代作为一个人的社会属性的组成部分。新媒体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手段更加灵活多样,在客观上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和途径,但与此同时,对教育主客体尤其是教育主体的信息素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正确全面地看待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还要熟谙新媒体的功能以及新媒体在与传统媒体密切配合方面的现实应用,要加强以网络应用为主的技术教育和鉴别和批判错误信息的价值观教育,进一步提高媒介素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成效。

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不够,思想政治的组织领导工作变得更加复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具有对于教育对象的教育效果的强化功能、导向功能和感染功能,同时,又由于其与其他要素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教育者以及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也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的研究很是不足,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影响大学生思维方式的机理、外部网络等媒体的负面投射、微信及微博的舆论影响、“段子化”的情绪表达方式和实时化、移动化的传播模式等,均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深入的前瞻性的研究以及有效的应对手段及对策研究。

全媒体环境给思想政治教育增效带来了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领导工作变得更加复杂。新媒体作为一种自媒体,在网状结构的媒介平台上,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和消费者,又是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再加上新媒体具有即时性、裂变式的传播特点,信息的接收和传播过程非常迅捷,而且较为私密。这种获取和交流信息终端的难以控制性,解构了高校“围墙”的传统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更是增加了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的难度,一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如果不能够得当地处理或者被误解误读,都会在很短的时间里面传播发酵,乃至在一定范围中造成不良的影响。而就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这支队伍而言,不但人手有限,而且传统的近距离面对面的工作形式已发展到了极致,倚重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很难提升其教育效果,而对于新媒体的认识和利用还处于适应和探索阶段,面对一些突发事件,不能立即做出恰当有效的应对,同时,由于媒体终端的影响,在应对处理一些事件的过程中,组织协调工作也变得更有难度。如何强化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互动性,突破教育过程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旧有的封闭的工作模式向新生的开放的工作模式转变。

全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路经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其本质上是开放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全媒体环境是科学技术不断创新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演进的一个特定阶段。针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

充分尊重和借鉴互联网思维,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机制。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得互联网思维已经成为全媒体环境下影响和塑造人们思想意识的一种思维特质。90后大学生作为信息化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其在学习做事的方式方法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了互联网思维。因此,要充分借鉴和学习互联网思维的特点,并以此为切入点,创新全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机制。

互联网思维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方式有着明显的不同,其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维,强调开放透明、平等参与和去中心化,具有平等性、互动性、开放性、合作性等特点。立足于互联网思维的特点,要充分发挥教育者主导作用和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让大学生都以平等的身份真正参与到育人这项系统工作中来,推动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间“交互参与”育人机制的构建。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研究并围绕90后大学生的时代特征、行为特点、兴趣爱好、心理需求等,研究新媒体信息传播交流的内在机制,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特点及其不同需求,探索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机配合的方式,整合媒体工具的不同优势,形成工作合力。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正视和接受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要始终地把教育对象看成具有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主体价值观念和独立人格的个体,要真正把自己与学生摆在平等的位置上,与学生平等交流、协商对话,要采用启发式、体验式等教育方式,实施以大学生“自我教育”与“朋辈教育”结合为主的更为体现大学生主体性的民主、自由、平等的育人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对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及重要现象的解析和引导,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举措,激发其参与教育活动的兴趣与热情,组织和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易信等,多形式、多途径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在彼此敞开心扉充分的交流过程中了解和指导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提升教育效果。

同时,基于大学生朋辈之间相似的心理特点和思维方式等因素,将优秀朋辈大学生融入教育环境中,发挥其对周围大学生潜移默化的榜样示范、教育、激励等功能。在实际操作层面,进行朋辈教育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开办马克思主义读书会、成立“接近式”朋辈小组、拍摄朋辈辅导员成长小电影、党员朋辈结对子等,这些可以借助于党团活动、社团活动等进行。此外,要充分尊重和借鉴互联网思维的优势,进一步拓宽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思路,融育人目标于环境之中。借助于互联网等多种手段,将线下与线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享受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打造一个有主导的、多形式的、无边界的育人平台,营造自觉自发地“交互参与”的育人生态环境,以促进育人效果的提升。

大力加强媒体素养教育,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权。做好全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在坚定不移地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者媒介素养的提高,积极探索新媒体技术强大优势与传统媒体优势的有机融合,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缺乏媒介素养或者说媒体技巧尚未被掌握以及年龄代沟等,作为自媒体使用主体与学生之间的思维和知识差距,是直接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大打折扣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由于新媒体的开放性特点,网络上的海量消息良莠不齐,纷繁芜杂,有必要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培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于各种信息资讯的科学辨析能力,把握媒体传播的价值取向,掌握解读媒介信息的正确视角,善于识别网络特务的伪装,密切关注新媒体发展动向和学生媒介接触状况,帮助大学生在信息消费中树立正确的态度,建立起科学的现代思维方式,最大限度地抵御不良信息和思潮的侵袭,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理想信念。

要采取新旧融合、虚实相接、多管齐下的工作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媒介信息尤其是对其所包含的价值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意义等方面敏锐的认知、判断和解读能力,培养其较强的媒介运用和信息鉴别能力,提升其新媒体技术应用水平和操作能力,广泛利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开展工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现实世界和虚拟空间中的高度统一。一方面,要及时了解新媒体的技术发展动态,自觉提高对于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水平。不但要关注网络上各种信息和言论,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回应,传播社会主义的正能量、主流思想和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要掌握和熟练运用新媒体的各种技术,在话语体系、语言技巧、表达方式、传播手段等方面主动求新求变,用学生们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交流,对学生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满吸引力、感染力和辐射力。此外,针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媒体素养的实际情况,高校有必要要建立一个全面系统的考核体系和培训体系,可以根据工作内容和需要对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新媒体技术运用的情况进行考核,并依据考核结果分门别类地开展培训,着力提高整个队伍的新媒体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切实增强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权的能力。

有效推动校内外协同配合,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格局。全媒体环境下,高校与社会其他组成部分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更加凸显,社会全体成员以及各级党政职能部门等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而存在,社会环境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因素日益加重。在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教育主客体以及相关因素,在根本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一体化的前提下,要借助于高度发达的媒体技术,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为核心目标,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实现,明晰高校思政工作格局的新思路,强化组织领导和体制保障,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全媒体环境下,推动校内外协同配合,全社会多部门、多主体共同参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两个方面工作至关重要。其一,要推动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协同。全媒体时代,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更契合90后大学生成长的需要,要提高隐性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分量。要针对当前大学生的特点,拓宽教育内容,坚持与创新并举,利用新媒体将隐性教育方法创造性地融入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发挥二者的协同作用以提升教育效果。第二,大力推动学校、家庭及社会之间的协同。在充分利用传统沟通方式的基础上,利用新媒体建立学校与家庭对学生进行同步教育的现代化育人方式,不断探索网络家校互动、共同教育与管理的新策略,促进家庭教育工作的信息化,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合力;打破高校与社会环境之间的资源壁垒,发挥、整合和优化社会各领域的力量,构建多种形式的协同育人机制;更为重要的是,社会各级党政部门应该充分发挥积极作用,高度重视思想宣传工作,加强媒体管理,为坚持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更多的支持,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大环境,能够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

(作者分别为中国农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教授;本文系2013年度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战略课题“全媒体传播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JSZ2013ZL01)

责编/于岩(实习)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