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来,中国股市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行情,先是从历时7年的慢熊转为直线向上的疯牛,接着是迅速陨落的快熊。此次股市异常波动,不仅使得广大投资者损失惨重,也严重损害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痛定思痛之后,决策层和公众都在反思:股市如何才能出现真正的慢牛?
激活股市对于增加直接融资比重、反哺实体经济、增加居民财富都有重大意义。提振股市本来是一个正确的决策,但由于种种原因,牛市的进程突然中断。利用股市来搞活经济本是一手好牌,但牌不仅没有打好,而且屡屡出错。
一方面,杠杆融资加剧了股市的风险。包括场外配资、伞形信托、分级基金两融等在内的杠杆资金高达几万亿的规模。巨量的杠杆资金追涨杀跌,对股市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决策的不果断,贻误了最佳救市时机。在股市调整刚发生不久时,有观点认为政府的人为救市不可取,应对股市下跌采取放任态度。受这一观点的误导,决策层没有在第一时间出手救市,但随后的大幅下跌让决策层预感到了风险,并最终决定救市。
虽然股市的异常波动刚刚过去,但牛市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4000点的股市远比2000点的股市更加合理。重振股市应该成为决策层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其一,分拆四大银行股,改变“大恐龙”和“小跳蚤”两极分化的格局。所谓“大恐龙”就是当年四大行等大盘蓝筹股整体上市,在资本市场上长期股价低迷,市盈率在10倍以下。大盘蓝筹的盘子太大,交易不活跃,在市场上少有人问津。反观中小板、创业板的小盘股,却成为了股民追捧的对象,股票的市盈率动辄上百倍。一边是“小跳蚤”的爆炒,一边是大盘蓝筹被弃若敝屣,未来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分拆四大银行等大盘蓝筹股,增加其交易活跃度。
其二,改变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中国的上市公司股权过于集中,大股东一股独大问题严重。特别是民营的家族企业,基于一股独大所产生的公司治理问题也很严重。今年上半年,占整个市场股本85%以上的主板上市公司大股东和高管减持股份1000亿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创业板大股东减持了1271亿元,流入实体的资金却只有950亿元。建议将大股东持股比例压缩到30%以内,对上市公司持股超过30%的大股东与高管的高价变现,应加以严格的限制。
其三,在监管理念上,当务之急不是要开展投资者教育,最应该接受教育的是发行者和监管者甚至包括决策者。决策者的问题也在这次股市异常波动中暴露出来了。无论是救市的时机还是救市的策略,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要把熟稔市场的金融专家和有识之士聚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