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经纬
【摘要】在近代中日关系的发展历程中,甲午战争是日本扩张战略的质变点,也是中日两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界碑,它对两国近代历史发展及现代化进程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甲午之胜标志着日本已经实现明治之后第一波富与强的循环,并开始向第二波的强与富的循环转换;同时甲午之败使中国在贫与弱的循环中越陷越深。
【关键词】甲午战争 明治维新 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73/77 【文献标识码】A
明治之初,日本继承了前近代时期业已存在的扩张思想,这种扩张思想与来自西方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相融合,奠定了近代日本对外战略的思想基础,于是“扬国威于海外”的对外扩张便成为近代日本的对外战略目标。然而,在甲午战争之前,日本为实现这一对外战略目标,在操作层面总体上还处于改正条约争取独立、积蓄力量小试牛刀的准备阶段,先“治国”而后“平天下”,这是由当时日本坚持“内治优先”发展经济的总体思路所决定的。后日本经过殖产兴业的积累,完成了早期的工业化。财大而气粗,有预谋、有计划地进行对外扩张自然就提上了日程。甲午战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它成为日本对外战略发展的质变点。
日本把朝鲜看作侵略亚洲大陆的第一个立脚点
日本一直把朝鲜看作侵略亚洲大陆的第一个立脚点,只有占据了这个立脚点,才能以此为根据地向西推进。东北亚是进入近代之后形成的一个地缘政治中心,日本的扩张路径所遇到的第一大障碍便是庞大而虚弱的清政府,其战略步骤是先“礼”后兵,先策划事端逼签条约,再挑起事端武力介入,待时机成熟便公开发动战争。
甲午战争之前的朝鲜还是中国的藩属国,这种关系包括历史渊源和国土防卫两个方面。日本要实现向亚洲大陆扩张的野心,就必须首先占领朝鲜,在大陆东部边沿建立一个根据地。由于中朝两国在朝贡体系中所处的既定位置,因此实现这一步的关键就是要割断朝鲜与中国的藩属关系。1876年,日本靠武力胁迫与朝鲜签订了《江华条约》,条约第一条规定:“朝鲜国是自主的国家,和日本国保有平等的权利”,这种在日本军舰和大炮胁迫下的“自主”和“平等”显然没有真实的意义,而真实的意义在于日本借此否定了朝鲜与中国的藩属关系,否定了中国对朝鲜的宗主权。东北亚地区局势的这些微妙变动,进一步加深了中国政界有识之士的危机感,恭亲王奕就对日本强盛之后在台湾、琉球和朝鲜问题上的态度深感忧虑,对中国的处境和东北亚地区局势的变动更加担心。他预感日本强盛之后向朝鲜乃至亚洲大陆扩张势所必然,中国有援助朝鲜之意但力不从心,而又不能坐视局势的演化,处于一个极为不利的地位。
中日之间在朝鲜问题上的矛盾与朝鲜国内的政治矛盾纠缠在一起更显错综复杂,亲中和亲日两股势力斗争激烈。1884年在日本的策划下,酿成了亲日派诛杀“心服中国者”的“甲申政变”,事后中日两国签订了《中日天津会议专条》。由于慈禧太后谕称“撤兵可允,永不派兵不可允,万不得已,……添叙两国遇有朝鲜重大事变,可各派兵,互相知照”,中国在对日策略上的调整和让步,使日本通过专条获得了与中国对等的派兵权,更成为日本之后策动甲午战争的根据。从此,中日两国由外交对抗转变为武装对峙。 “甲申政变”十年之后,爆发了对中日两国影响深远的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养肥了日本,削弱了中国
甲午战争的结果使一向虚骄的清政府一败涂地,苦心经营十几年、耗费巨资建成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几十万湘、淮军在日军的进攻下节节败退,清政府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别的选择,只有屈辱求和。1895年4月17日,中日两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是日本政府凭借武力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割地是明治以来既定的侵略目标,赔款则养肥了日本,削弱了中国,这对于此后两国近代化进程以及东亚国际局势的变动,都产生了极为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甲午战争及《马关条约》给此后对日本已形成的富与强的循环的刺激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通过这一条约,日本从中国攫取二亿三千万两白银(二亿两赔款加上三千万两“赎辽费”),这相当于当时3.65亿日元,约等于日本1895年国家财政收入的4倍以上。 战争赔款大大加速了日本的资本积累,使其已经起飞的近代工业如虎添翼,从而也就加快了向帝国主义过渡及向外扩张的步伐。战争刺激了日本的经济发展,甲午之后兴起了兴办工厂企业的热潮,至1900年,新创办企业约占企业总数的50%。这笔巨额赔款使日本建立起金本位货币制度,为其加入国际金融货币体系创造了条件。日本通过对朝鲜和台湾实行殖民统治,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和资源,已经尝到了侵略扩张的甜头,甲午战争的结局使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野心更加膨胀。
甲午战争及《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就是对中国业已存在的贫与弱的循环的助推作用同样是巨大的。首先是直接引起了列强的瓜分狂潮,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过程,使中国陷入空前的民族危机。1898年3月,德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规定将胶州湾租借给德国,同时德国还攫取了山东境内两条铁路的修筑权及铁路沿线30里以内地区的开矿权,把山东变为自己的势力范围。稍后俄国通过与清政府签订《旅大租地条约》和《续立旅大租地条约》,强行租借了旅顺和大连湾及其附近海面,同时还获得中东铁路支线的修筑权,并逐步把势力范围扩大到东北全境。法国在干涉还辽之后立即与清政府签约,增开云南的河口、思茅为商埠,并取得在广东、广西和云南开矿的优先权。1899年11月与清政府签订《广州湾租借条约》,租借广州湾及其附近海面,同时取得广州湾赤坎至安铺的铁路修筑权,两广和云南遂成为法国的势力范围。1898年2月,英国又迫使清政府承诺不将长江沿岸各省让与或租给他国,使长江流域成为英国的势力范围。美国在结束美西战争后,迅速奔赴中国这场瓜分盛宴。它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企图打着“机会均等”的幌子,以保持整个中国市场对美国商品的自由开放,从而使美国利用其经济优势与其它列强竞争处于优势地位。
其次是与上述问题相联系,瓜分狂潮使中国的社会经济雪上加霜。甲午之后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特点是资本输出,《马关条约》规定赔偿日本2亿3千万两白银,当时清政府的年财政收入才8千余万两,赔偿额相当于年财政收入的三倍,清政府无论如何是无法在三年内还清的,只有忍气吞声接受西方列强带有政治附加条件的高息借款。从1895年到1900年,清政府共向列强借款4.51亿余两白银,约为当时年财政收入的5倍半。这些借款不仅利息高而且附加政治条件,债权国借此控制了中国的海关税收和部分内地的盐税、厘金,使中国经济进一步半殖民地化。
甲午战争这一“千古未有的大变局”不可能不引起中国人的警醒和反思:为中国寻找一条摆脱危机、从贫弱循环中走出来的道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日本史专家武寅先生在《甲午战争是日本国策第一仗》一文中指出,日本通过甲午战争“转了身”。这场战争使日本实现了历史性的角色转换。从背负不平等条约的被压迫被掠夺者,变成了压迫者和掠夺者;一边是终于完成了修改不平等条约,一边又把不平等条约强行转嫁给中国,取得了跻身帝国主义列强一员的“身份证”。
甲午战争也是世界历史、东北亚历史、中日历史的一个转折点。从世界历史看,它结束了白种人在东方瓜分豆剖的盛宴,后起的日本这个模仿秀也加入进来推杯换盏;从东北亚历史看,它摧毁了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日本得寸进尺步步紧逼,大有取而代之之势;从中日历史看,甲午之胜标志着日本已经实现了明治之后第一波富与强的循环,并开始向第二波的强与富的循环转换;同时甲午之败使中国在贫与弱的循环中越陷越深,外部四面楚歌内部危机四伏,已经被推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因此,甲午战争被人称为“千古未有的大变局”,这样的大变局不可能不引起中国人的警醒和反思。反思是多层面、多角度的:既然甲午战争是败在日本人手里,那就离不开与日本的比较,既然战败发生在洋务运动之后,那就不可能不对洋务运动进行反思。另外,包括战争失败的直接原因和深层社会政治原因也被纳入精英们的视野。反思的最终目的是为中国寻找一条摆脱危机、从贫弱循环中走出来的道路。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参考文献】
①武寅:《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国策第一仗》,《参考消息》,2014年6月29日。
责编/高骊 申唯佳(见习) 美编/李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