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寿仙
【摘要】 隆万大改革始于明穆宗继位,终于张居正去世。隆庆大阅的发起者,正是锐意改革的一代名臣张居正。他建议皇帝“饬武备”、“申严军政,设法训练”,而大阅是“饬武备”的重要措施之一。万历九年大阅场面亦很壮观,像是奏响了改革的凯歌。不料大阅次年,张居正溘然长逝,改革戛然而止,明朝开始走上衰亡之路,这次大阅竟成绝响。
【关键词】 隆万阅兵 改革 军事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渊源:明朝以前的大阅
在中国古代,祭祀与军事被视为国家头等重要的大事,故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之说。而旨在检阅军队、宣扬武威的“大阅”,则是国家对军事高度重视的表现和象征。
目前见于文字的最早一次“大阅”,是《竹书纪年》所记殷纣王“四十三年春,大阅”,不过对于《竹书纪年》之真伪,学术界还存在争议。《周礼》中有“仲冬教大阅,遂以狩田”的记载,即在仲冬时节检阅车马,借狩猎以训练军队。此外周代还有“讲武”活动,《礼记》谓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射箭、驾车和徒手搏斗是当时最重要的作战技能,所以进入农闲时节,天子要命令将帅对部队进行集中训练和检阅。
唐朝时期,多次举行过大阅之礼,规模大小不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先天二年(713年)十月十三日,唐玄宗讲武于骊山之下,“征兵二十万,旌旗连亘五十余里”。因军容不整,兵部尚书郭元振差点被斩于纛下,幸赖宰相刘幽求等跪在马前苦谏,才得以免死流放。而给事中、知礼仪事唐绍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被以“制军礼不肃”的罪名处斩。宋朝建立后,太祖、太宗“征伐四方,亲讲武事”,但仪规和地点都不固定。宋真宗时,在含辉门外东武村建了一个广场,以作为大阅的固定场所,并规定了大阅的仪规程式。此后宋朝诸帝大阅,基本都遵循这一程式而稍加变通。元朝没有固定化的大阅礼,至元五年(1268年)海都叛乱,元世祖在出兵征讨之前,曾“大阅兵”以震慑之。
背景:隆万大阅的缘起
明太祖以一介贫民,凭借武力夺取天下,深知武力之重要,经常派人检阅兵士,自己也数次在校场或午门外“阅武”。明成祖崇尚武功,曾多次“大阅”,但都是出征前或出征途中“随地阅武”。宣德四年(1429年)十月,明宣宗“阅武”于近郊,此乃明代大阅礼之肇端。此次阅武规模较大,“命各都督府整兵从卫,文武衙门各以堂上官一员、属官一员扈从”。明英宗正统年间,曾“亲幸近郊以大阅师旅”;天顺年间,数次“阅射于西苑”。明宪宗成化九年(1473年),因“武备懈弛”,“亲阅骑射于西苑”;十四年端午,“阅武于万岁山之阳”。自此以后,就连这种形式化的阅武仪式也不再举行了。
时隔九十余年,到明穆宗隆庆三年(1569年),忽然在京城北郊举行了一次规模盛大的阅兵仪式。这次大阅得以举行,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可以说是当时方兴未艾的改革运动的产物。明朝初期,国力强盛,《明史》描述其情形云:“百姓充实,府藏衍溢”,“上下交足,军民胥裕”。但从正统开始,以“土木之变”为标志,明朝走上衰落的道路。期间有过数次短暂改革,不久便故态复萌。明武宗在位期间,行事尤其怪诞,朝政荒殆不堪。明世宗以外藩入继大统,锐意革新,时人霍与瑕赞誉:“嘉靖初政,自洪武、永乐以后,百年仅见。”可惜没过几年,明世宗便日趋怪戾懈怠,其后沉溺斋醮,大兴土木,致使国家陷入深重危机。直到他漫长的统治结束,明朝才再次迎来改革的契机。
隆庆大阅的发起者,正是锐意改革的一代名臣张居正。他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面对国事日非的时局,思考振弊起衰的对策,逐渐形成了一套改革思路。隆庆元年,张居正进入内阁,次年八月奏呈《陈六事疏》,从省议论、振纪纲、重诏令、核名实、固邦本、饬武备六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改革方案,而大阅是“饬武备”的重要措施之一。他建议皇帝敕令戎政大臣“申严军政,设法训练”,而每年或隔年,皇帝于季冬农隙之时“亲临校阅”。兵部认为“当戎务废弛之秋,正四方改观易听之会”,大力支持张居正的建议。给事中骆问礼则表示反对,认为“大阅古礼,非今时所急”。大学士赵贞吉也不赞同,试图联合其他内阁大臣阻止。明穆宗排除异议,断然决定举行大阅。
在张居正看来,大阅并非无裨实用的礼仪活动,可以在以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其一,整顿京营。京营是明朝主要的军事力量之一,盛时士兵多达数十万,除肩负保卫首都的重大责任外,必要时还要出外作战。明朝中叶以降,京营兵力日趋衰弱。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率军直逼北京,时“禁军仅四五万,老弱半之”,“驱出城门,皆流涕不敢前”。经历这次惨痛教训,朝廷曾下大力气整顿京营。但时过未久,故态复萌,到隆庆初年,京营虽有八九万人,但“春秋操练徒虚文耳”。张居正认为,“今人心懈惰如此,若非假借天威,亲临阅视,不足以振积弱之气,而励将士之心”。
其二,威慑外敌。元朝灭亡后,蒙古贵族虽然陆续接受明朝封授的爵位和官职,但时常率兵南下侵扰,对明朝构成很大威胁。嘉靖二十九年俺答军逼近北京后,“大掠村落居民,焚烧庐舍”,明朝政府和百姓都遭受惨重损失。此后蒙古军队连年入塞,隆庆元年(1567年)土蛮部入犯蓟镇、昌黎等地,游骑抵达滦河,“京师震动”。张居正认为,如果举行大阅,“不惟使辇毂之下,常有数万精兵,得居重驭轻之道,且此一举动传之远近,皆知皇上加意武备,整饬戎事,亦足以伐狂虏之谋,销未萌之患,诚转弱为强之一机也”。
大阅的结果,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预期目的。经过一年整顿,京营汰弱补强,实力大增。而且“不惟京营生气,而边海之区,咸知朝廷锐意武事,喁喁然亦思所以自效”,可见大阅还起到振奋全国人心的作用。边境方面,由于任用了一批通晓军事的官员,有效抵御了蒙古军入侵,“边境得无事”。而且明朝积极与俺答进行谈判,以大阅为例宣扬明朝军事的振兴,最终在隆庆五年实现了“俺答封贡”,自此“三陲晏然,一尘不扰,边氓释戈而荷锄,关城熄烽而安枕”。这是明朝北部边境二百年来未曾有过的安定局面。
按照张居正和兵部的建议,大阅应当隔年一举。可能是因为皇帝身体欠佳,政务渐怠,隆庆五年并未大阅。次年四月,明穆宗去世,年方十岁的明神宗继位。张居正得到首辅职位,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明朝国力大为增强。在这种情况下,明神宗于万历九年(1581年)三月举行了大阅。大阅后四日,张居正向皇帝进献《大阅图》以及诗、颂各一首。在进呈疏中,张居正称赞大阅“诚修内攘外之鸿猷,致治保邦之长策也”。或许在张居正心目中,站在台上检阅的虽然是皇帝,但这场仪式本身,其实是其丰功伟业的一次盛大展示。
场景:隆万大阅的盛况
大阅之礼虽然起源甚早,但历代仪规却很少完整保存下来。明穆宗决定举行大阅后,礼部“略参古制,兼酌时宜”,制定了一套详细仪规。而万历九年的大阅,则完全沿用了这套仪规。
大阅前一日,司礼监在将台上搭设御幄,总协戎政大臣与巡视科道官,则督率将领军兵整肃教场内外。当日一早,皇帝遣官到教场祭祀旗纛之神。京营官兵披戴鲜明盔甲,盛陈旌旗器械,各在本营摆列;并选拨将官四员,统领马兵二千名,于长安左门外伺候扈驾。文武官员身穿大红便服,悬带扈从牙牌,先赴教场伺候。
锦衣卫在皇极门下陈设卤簿和御辇,皇帝乘辇由长安左门出,扈驾官军一部分在前引导,一部分在后扈从,钲鼓响器齐鸣。因教场位于京城北郊,所以御驾从安定门出,抵达教场阅武门外,总协戎政官率领大小将佐,身着戎服跪迎,待御驾过后,起身跟随来到将台下。御驾进入阅武门内,中军鸣炮三响,各营钲鼓响器大作,扈从官们在行宫门外依序排列,迎接皇帝。御驾至行宫门外,皇帝下辇,由兵部官员引导进入行宫,此时鸣金止鼓,皇帝升座,扈从官行一拜礼,皇帝传旨赏赐酒饭,各官谢恩出,在将台下分成东西两班,依序站立。
兵部官员奏请皇帝登台大阅。在兵部、鸿胪寺官员引导下,皇帝登将台,升御幄,此时鸣炮三响。兵部尚书奏请令各营整搠人马,皇帝准许后,将台上吹响号笛,挥动黄旗,总协戎政及将佐等官,各归所部整搠人马。兵部尚书奏请阅阵,此时鸣炮三响,马步官军演练阵法。演毕,再次吹响号笛,挥动黄旗,于是将官军士各回本营。少顷,兵部尚书奏请阅射,于是总协戎政官以下军将,以及公、侯、驸马、伯、锦衣卫等官,都在台下比试射箭技术,骑马者各射三箭,徒步者各射六箭,中的者鸣鼓以报,由御史和兵部官员监视记录。下级军官和士卒也要分头较射,由府部大臣、御史和兵部官员监视记录。总协戎政官还要从各营挑选一队士兵,在皇帝面前比试枪刀、火器等技术。
演毕,兵部尚书奏大阅毕,将台下举号旗,总协戎政官及大小将领,都在台下集合,面北依序站立。鸿胪寺官奏请传达皇帝制命,各官皆跪,待宣读制命毕,各官叩头,退到阅武门外伺候。皇帝回行宫稍微休息,然后出宫登辇,此时中军鸣炮三响,各营鼓吹齐鸣,大乐亦同时奏起,所奏曲子名为《武成之曲》,歌词是:“吾皇阅武成,简戎旅,壮帝京。龙旗照耀虎豹营,六师云拥甲胄明。威灵广播,蛮夷震惊,稽首颂升平,四海澄清。”
关于这次大阅的盛况,《太师张文忠公行实》描述:“选卒十二万,戈鋋连云,旌旗耀日。天子坐武帐中,观诸将士为偃月五花之阵。已,乃阅骑射,简车从。礼毕,三军之士皆呼万岁,欢声如雷。都城远近,观者如堵。军容之盛,近代罕见。”万历九年大阅,场面亦很壮观,清初朱彝尊观看《大阅图》后,曾写诗描述其感受云:“仙仗移平乐,霓旌拥上兰。忽惊千骑并,旋讶六营团。作气陈金鼓,前驱建玉銮。轻云承翠盖,丽日表朱竿。”
隆万大改革始于明穆宗继位,终于张居正去世。期间的两次大阅,一次举行于改革初期,像是吹响了改革的号角。另一次举行于改革盛时,像是奏响了改革的凯歌。不料大阅次年,张居正溘然长逝,改革戛然而止,明朝开始走上衰亡之路,这次大阅竟成绝响。
(作者为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
【参考文献】
①(清)张廷玉等著:《明史》,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
责编/潘丽莉 美编/于珊
栏目负责人:周素丽
联系方式:zhsuli7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