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亚雄
法国人不否认自己生长在一个具有暴力倾向的社会中,而一向随性浪漫的他们又觉得不能刻意去遏制人的个性发展,因而对待校园暴力的态度很矛盾。在法国人看来,校园暴力要么不必大惊小怪,要么干脆交给警方处理。对于同学之间的冲突,只要不太过分,法国人不会对“施暴者”有太多的责备,认为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但是,他们会给孩子讲道理,告诉他们如果不学会控制情绪,最终会导致触犯法律而受到惩罚。
法国不少家长觉得,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太宽松,是导致校园暴力出现的重要原因。而教育部门则认为,暴力事件,超出学校的管辖范围,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自然得由警察出面处理。其实,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有警察进驻学校,以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一家名叫“中学独立民主联合会”的工会组织认为,警察跨进学校大门,无疑意味着政府教育政策的失败。用这样的方式去制止校园暴力,治标不治本。并不止一次向教育部门提出抗议,不仅未获得教育部门的认同,而且坚持让更多的警察进入学校。
看法不同,但反对校园暴力毕竟是全体法国国民的共识。因而,必要时,大家都会“同仇敌忾”。实际上,除了家长会管好自己的孩子,社会也在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流行的、有可能诱发暴力事件的电动玩具,在法国非常不受欢迎,更会严令禁止未成年人沾染血腥恐怖的电子游戏。许多人认为,接触这样的游戏,天长日久,渐渐会丧失人本身固有的善良与仁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