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时代意识形态安全“云层”构建

2015-09-10 07:22杨美丽
人民论坛 2015年26期
关键词:安全建设云层微博

杨美丽

【摘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面临着全新的挑战,特别是在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快速发展,舆论泛滥的情况下。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微博客户端的广泛应用,微博表现出爆发式的增长,进而冲击着我国意识形态体系。文章通过对微博冲击的分析,阐述意识形态安全“云层”建设的基础,完善其不足。

【关键词】意识形态 安全建设 微博 云层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近期,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高度强调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并发表讲话,“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面对快速发展的网络媒体、自媒体,特别是智能手机快速发展引起的微博用户数激增,冲击着传统媒体,并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一定的威胁。因此,本文探讨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快速发展情境下,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依据和措施。

微博呈现爆发态势及特点

微博随着手机客户端的广泛应用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到2015年初中国手机上网用户超过五亿,微博用户已经超过三亿。相较于2012年微博一亿的用户量增加了两倍。如此迅猛的发展态势,呈现了爆发式的增长,这与智能手机快速发展、无线网络提速是分不开的。在微博爆发式的发展过程中,其自身特点也日益显露出来。

第一,便捷性。便捷性主要表现在发布信息及时性、参与功能性。只要拥有一部智能手机,随时随地都可以发微博,无论周边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辽阔的草原,皑皑白雪的昆仑山,还是大漠戈壁,只要有手机信号,用户随时都能将自己的感受、周围环境图片、视频语音信息发到微博上。这种不受地点、时间限制,及时性强的特点,深深吸引了用户,一旦应用就欲罢不能。

第二,用户参与性很强。拿出手机,随时随地接收最新的文字、图片、视频消息,关注各种突发事件的报道,140字左右的文字,可以让参与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见,更新快,能快速看到他人对自己评价的回应,交流性强,这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的生活必需。微博的特殊性让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使用者无需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研究,便能轻松应用,也无需刻意组织语言词汇描述事实,只需要平常的语言甚至俗语表达自己的观点,非常符合现代人快捷、高效的生活节奏。

第三,圈子效应。微博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划分领域,组建小圈子,发布、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同时,可以关注朋友、同学、同事等群体,组建交流圈,探讨一些共同话题、个人动态、个人观点等。

微博冲击我国意识形态所产生的影响

微博快速发展冲击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既产生有利方面,如宣传方式、手段的变化;同时,又呈现出不利方面,如出现西方化思潮、历史虚无主义、“颜色革命”、低级趣味等。本文具体分析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有利于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方面。第一,微博传播效果显著,更快速、便捷、有效。微博这个媒介透明度高、准入条件简单、受众多,并且字数被限制在140字之内,多采用一句话的模式,并设立了转发、评价、私信等功能;所以,信息沟通、传播极其快速和便利。戳中受众兴趣点的一段话抑或词语能够在几秒内或几分钟内被评论、转发千次甚至万次,其快速性不言而喻。

以大众的心理来说,在微博中大众是一个集体,在微博中的自觉思想减少,从众心理加强。政务微博的产生就是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运用微博受众的这个心理以及微博的方便性,进行有意识的灌输。这时,主流意识形态的宣讲不用再从外部灌输,只要简单的一句话就能在受众中广泛传播。

从特定的视角来看,这类传播渠道拓宽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涵盖面。与此同时,大众能够通过手机、互联网、客户端等多类模式登陆微博,微博媒介也渐渐增加;除新浪、腾讯等为大众所知外,其他的互联网站也陆续推出微博服务,例如:人民微博、网易微博、南海网微博等。微博开始将触角伸向政府机关、电视栏目、报刊书籍领域等等。科技名家、娱乐明星、媒体评论等也逐渐加入,每个个体都有发话的权利,其中,名人、著名报刊、著名电视栏目等拥有大量粉丝,所以具备极大的潜力。

第二,交流互动性强,方便大众对话题进行深入的交流、探讨。微博这个交互平台相较于以往流行的互联网沟通模式来说,交互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交流模式都是单向的,抑或采用一对一、一对若干的模式,抑或限制交流内容,有着一定的局限性。

而微博的发展促成了政府与大众的积极互动。因为遭受本位主义以及利益体制的影响,一部分人在履行公共策略时,往往将自身的利益置于集体的利益之上,形成“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的非常规情况,也产生中间履行环节不到位的状况。所以,无法全面落实党和政府的战略决策,甚至造就基层干群关系僵化,使大众无法接受主流意识形态,而政务博客恰恰弥补了这种不足。

首先,政务微博的超强互动性为维持社会秩序以及政治民主提供了媒介。从微博新政的实施情况来讲,官方政务微博的发布,将成为获取信息的源头。显而易见,政务微博的政务隶属以及职能定位功能,能够借传播力、影响力以及问政效能形成“集群效应”以及“联动效应”;此外,只要有证据证明,官方微博的可靠性将遭受质疑,舆论将立刻形成“空洞”和反噬,让官方的权威性在极为短暂的时间内分崩离析。

所以,面临上述局面,政府逐步提升了自身的敏感性,摸索到微博的运用逻辑以及传播定律,增大大众参政议政的权限,例如:提供给大众对社会管理的参加权利、对政府策略的知情权、发言权,全方位塑造表现民意、顺从民意的政府新形象。因为微博友的出现,博友的参政牵涉领域太多,一部分政府官員的腐败情况,在当今互联网时代,能够被群众所知悉,并构成巨大的舆论压力,进而促使国家反腐倡廉力度得以加强,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微博使政府政务公开、公正、公平,让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获得了大众的认同。

其次,微博受众的互动,是维护正义、惩治邪恶的有效手段。使用微博的大众唯有在直接的交流中,通过对一部分社会事件的有力反映,并获得博友的支持,才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在微博受众中,除了个体的参加,还有报刊、杂志等各种媒体的互动。通过范围极广的交互传递,微博正在凝聚大众,方式尽管简易,但已经转变成大众社会生活交往的首选平台。

不利于稳定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方面。第一,微博被西方价值体系所利用,成为思想渗透工具。渗透西方价值观念、自由化思潮,推崇个人主义、超前消费等腐败堕落的思想,妄图重塑中国人的意识形态。同时,通过扭曲历史、歪曲现实等宣扬虚假价值观,对社会意识形态构成威胁。

其一,修改虚构历史,利用所谓的“历史真相”蒙蔽大众。通过所谓的党史逸闻趣事,篡改历史,虚构情节,丑化革命群众,质疑国家发展方向正确性。少部分有所企图的人通过微博发布诋毁国家的言辞或通过一部分突发事件来肆意扩大政府过错,特别是西方的一部分言论通过微博实现了西方意识形态的渗入。这导致一部分不知道内情的博友在网络上肆意转载、跟帖,并对政府产生抵触甚至厌恶情绪—特别是对青年的思想腐蚀更为明显,它的政治意识具备肤浅性、边缘性、动摇性,这就导致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降低。

其二,扭曲现有国家道德、法律意志,贬低国家价值体系,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抓住当前社会发展中的个别问题肆意夸大宣传,歪曲真实原因,而宣扬片面、过激的言论,误导人们采取不当方式处理问题和矛盾。部分操纵网络舆论的互联网推手,他们往往伺机在幕后操控,通过人为制造互联网热点事件,曲解互联网舆论,让大众在无形中成为了其炒作的“托儿”或“刽子手”,耍弄大众的同情心和锄强扶弱的情绪,为了达成“吸引注意”、“炒作上位”等目标,一部分人通过采取反社会、反政府等操纵舆论的形式来制造或传播有害信息,有企图地降低大众甄别互联网信息真假的能力,肆意打破社会诚信以及政府公信力,进而诱导大众的价值判别以及审美趣味发生扭曲,降低了大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甄别能力。

其三,宣扬低级趣味、血腥暴力等内容的新闻、话题,冲淡思想舆论宣传的总方针,妨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对当前社会热点事件进行扭曲,涂抹“权力斗争”“内部腐败”色彩。抹黑党和国家的基本原则,对敢于坚持原则和真理的社会名人进行恶意炒作,使社会意识形态安全阵营受到削弱。

第二,微博“暴力”现象出现,不良情绪失控。一部分情绪化事件利用微博速度快、交互性强等特征,将民众对社会的不满刻意扩大化;更为关键的是少数传统媒体居然出现迎合微博、跟风微博、依赖微博的乱象,进而丧失了传统媒体应该具备的思想性、严谨性以及权威性。如此一来,很容易造成被蒙蔽的人群爆发舆论“暴力”事件,出现过激语言和行为。

在一个每人都有话筒、每人都是信息传播人的微博年代,新闻自由度在明显提升时,传媒生态更是产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度运用网络技术与一部分微博使用人的“跟风”的特征,伺机宣传西方的精神以及世界观等与中国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思想意识形态,破坏了中国社会的稳定。而微博是互联网时代最为高效的信息发布媒介,有着巨大的感召力、政治影响力,深入拓宽了意识形态“战争”的时空和范畴;微博年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问题开始凸显。扼制别有用心的人发布混淆、蒙蔽大众的信息内容,防止舆论“暴力”现象的出现,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第三,丧失舆论底线,匿名言论难规范。微博是西方世界的科技成果,渗入了西方社会文化,微博中一段话的描述,不用具备文学功底,也不用使用晦涩的表达技巧,一段话能够直抒胸臆,也能够发泄情绪,没有写文章所需的思想性以及逻辑性。而微博的匿名性更是让大众对自身说过的话不负责任,大众在微博的世界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行为更是无章可循,造成行为模式失当。因此,在微博上很容易丧失舆论底线,各种言论难以规范。

第四,微博控成为社会的潜意识流。微博控是指强烈的依赖微博,自发地去关注他人他事,并实施评论或转发,强制性地记载下自己的经历或感想,并随时跟踪自己的微博关注度、评论数、转发量,这种有违常态的行为随着关注量的攀升会有所升级。大众将微博当做生活休闲的第一软件,从而迷失在微博中,并在微博中共享庞大的信息量,在失去了自我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时,也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在碎片化的信息之中,自娱自乐、自我安慰,而将主流意识形态所推崇的马列主义、社会主义理论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这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一种潜意识流,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长此以往,微博控会让人变得疯狂,而后的精神世界极度空虚,甚至崩塌,人生变得消极、堕落。

第五,碎片化信息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由于微博受字数限制,很难将一些观点、理论表达完整、系统、清晰,而更多的是碎片化的观点,发发牢骚、简单的评述,难以做到客观分析,因此,人们广泛关注微博内容最终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

加强社会意识形态安全“云层”建设

社会意识形态安全要构建在一定的规范之下,否则就是危险的。这好比是地球的云层,提供了氧气和空间,过滤掉了紫外线和宇宙射线,在这个云层之下就是安全的。那么如何构建社会意识形态的安全“云层”呢?

微博信息传播中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相对而言,微博在信息传播中,要与时代发展要求相一致,与主流意识形态保持统一,并以此为内容审核的标准、信息发布的规范。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并不是老生常谈。目前为止,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并没有超越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基本规律。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对现实社会存在偏见,进而宣扬马克思主义“无用论”“过时论”,无视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与时俱进,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此,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对了解当前国家发展方向和未来趋勢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要构建长远的具有战略高度的意识形态安全架构,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研究与宣传,要在学校建立健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从学生抓起,到社会各阶层,让社会各意识形态部门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武器,向错误的思潮、意识形态领域宣战,在大是大非面前要做到旗帜鲜明,态度不可暧昧、模糊。要把握正确的历史观,正视中国近代史、现代史,要坚信当前所走的道路,树立大意识形态工作观念,党内立法,党来管党,自我约束。

加强互联网法制建设,强化审查制度。微博已然成为大众在虚拟网络中表达真情实感的媒介。但应看到的是微博有着伪事实、伪感情,加上其发展的迅速性,微博正日渐产生煽动事件以及批判事件等负能量事件,特别是对社会底层人员等情绪容易失去控制的团体,这类负能量很快将转换成绝望甚至恐怖活动。所以,对微博中的不良信息应第一时间管控。2004年9月19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应对网络等新式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重点关注,强化网络宣传团队构建,明确网络正面舆论的权威性。所以,微博的法制化是大势所趋。

对微博管理的基础就是审查微博博友的资料,屏蔽不良网站,并对管理网络的责任人进行身份查实、信息查实等举措,特别是对言论具备一定的不良煽动性的网站给与警告处理。同时,应强化立法、执法,努力推进微博法制化过程,构建并完善法律体制。

健全政府问责体制。对微博信息中恶意传播虚假信息和内容的不法分子,以及煽动、迷惑大众的黑恶势力,进行有效打击和惩治。这要求我国采取政府问责制,让各监管部门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和功能,警戒不良信息的传播,必须让各级党委以及政府机构控制舆论风向、大众态度、微博热度以及反映灵敏度,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让微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总之,在微博类自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基于我国国情考虑,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非常重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之上,与当前国家发展实际相结合,构建良好的意识形态安全“云层”,传递正能量,消除负面价值观、人生观带来的影响,这是我国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本文系天津市2013年度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任务课题,项目编号:2013SZK36)

责编/丰家卫(实习)

猜你喜欢
安全建设云层微博
传统媒体所办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分析
乌云为什么是黑色的
乘坐飞机
高职院校公共数据平台安全建设分析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之力不微
电子政务系统软件应用安全技术
神回复
金星